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城体”“洛阳体”书风形成脉络探析——以迁都之前北魏平城石刻书法为中心
1
作者 李培根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8期78-83,共6页
公元三九八年拓跋珪迁都平城,立国号为"魏",并于四三九年统一北方。北魏采取积极汉化的措施,在刻石书法方面对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卫氏、崔氏、卢氏等汉族书学世家及四四二年控制凉州地区之后迁移的僧侣和工匠。崔卢旧法与凉... 公元三九八年拓跋珪迁都平城,立国号为"魏",并于四三九年统一北方。北魏采取积极汉化的措施,在刻石书法方面对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卫氏、崔氏、卢氏等汉族书学世家及四四二年控制凉州地区之后迁移的僧侣和工匠。崔卢旧法与凉州体墓志铭、写经和造像记等风格相融合,最终奠定了"平城体"的风格基调,初步形成了魏碑面目,并对早期"洛阳体"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体” “平城体” “洛阳体” 平城石刻书法
原文传递
论北魏南北方书风融合——以“洛阳体”墓志为例
2
作者 唐燕子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6年第7期42-44,共3页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方书法风格并没有像清代碑学书家所说的那样大相径庭,南北方书法原本所宗同源,在士族南迁之后,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南方书家进行“改体”,形成了秀美飘逸的“新体”书风,而北方依旧保持中原古体,差异逐渐明显。直到...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方书法风格并没有像清代碑学书家所说的那样大相径庭,南北方书法原本所宗同源,在士族南迁之后,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南方书家进行“改体”,形成了秀美飘逸的“新体”书风,而北方依旧保持中原古体,差异逐渐明显。直到北魏南迁洛阳,在对南方士族文化的推崇下,北方书家开始仿效南方“新体”,又将中原书法的特点融合其中,形成了“洛阳体”楷书,南北方书风开始融合。一直到隋朝统一南北方,南北书风的融合才真正完成,为唐代楷书的完备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体”墓志 、楷书 、尺牍、 南北 书风
原文传递
“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岳红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考察出土的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分析了"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分析认为,"洛阳体"只是魏碑体中的一个地域书法概念;除"洛阳体"之外,魏碑体还包括北朝关中地区的"长安书体"和甘... 通过考察出土的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分析了"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分析认为,"洛阳体"只是魏碑体中的一个地域书法概念;除"洛阳体"之外,魏碑体还包括北朝关中地区的"长安书体"和甘肃河西地区的"凉州书体"以及其他地方的造像题记书体。研究结果纠正了书法史上对魏碑体书法认识的局限性,拓宽了魏碑体书法的地域概念与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题记 “长安书体” “凉州书体” “洛阳体” 魏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