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析《理想国》“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潘莹莹
《新西部》
2019年第8期105-106,共2页
本文分析了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思想及"洞穴隐喻"中所蕴含的自由思想,结合我们的教育状况,探讨了"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对待"强制"与"自由";促使学...
本文分析了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思想及"洞穴隐喻"中所蕴含的自由思想,结合我们的教育状况,探讨了"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对待"强制"与"自由";促使学生从身体到灵魂的转向;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启发";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隐喻”
自由思想
教育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理想国》中“洞穴隐喻”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2
作者
晏娟娟
《高考》
2017年第24期237-238,共2页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表达了他的教育观,其核心观点是'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真正转向'。在这一隐喻中他不仅论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还阐述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获...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表达了他的教育观,其核心观点是'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真正转向'。在这一隐喻中他不仅论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还阐述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获得'善的理念'。这一恰如其分的隐喻,不仅为反思我国教育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它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也是值得我们深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洞穴隐喻”
教育启示
原文传递
拨云见日:柏拉图“洞穴隐喻”教育的审思
3
作者
赵梦雷
赵欣冉
《教育科学探索》
2022年第6期18-25,共8页
柏拉图“洞穴隐喻”描绘了哲人怎样教育“洞穴人”的过程,唤醒了“洞穴人”追求真理与善的意识,促使洞穴里囚徒的灵魂得以积极转向。柏拉图“洞穴隐喻”蕴含着现代化教育的意蕴,对拨开人的发展所附加的遮蔽迷雾,探寻人教育规律有着深远...
柏拉图“洞穴隐喻”描绘了哲人怎样教育“洞穴人”的过程,唤醒了“洞穴人”追求真理与善的意识,促使洞穴里囚徒的灵魂得以积极转向。柏拉图“洞穴隐喻”蕴含着现代化教育的意蕴,对拨开人的发展所附加的遮蔽迷雾,探寻人教育规律有着深远的价值。现代化教育需要摒除教育发展的外在“蔽影”,坚持教育对人的灵魂与德性改造的同时,回归人对生命与精神的本真追求,使个体心灵不断得以教化,让人在自由与德性的本真教育的意蕴中体会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隐喻”
教育本质
启蒙
灵魂转向
现代化教育
原文传递
题名
浅析《理想国》“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潘莹莹
机构
扬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新西部》
2019年第8期105-106,共2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思想及"洞穴隐喻"中所蕴含的自由思想,结合我们的教育状况,探讨了"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对待"强制"与"自由";促使学生从身体到灵魂的转向;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启发";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使命感。
关键词
“洞穴隐喻”
自由思想
教育
启示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B502.23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理想国》中“洞穴隐喻”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2
作者
晏娟娟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高考》
2017年第24期237-238,共2页
文摘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表达了他的教育观,其核心观点是'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真正转向'。在这一隐喻中他不仅论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还阐述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获得'善的理念'。这一恰如其分的隐喻,不仅为反思我国教育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它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也是值得我们深究的。
关键词
柏拉图
“洞穴隐喻”
教育启示
分类号
B502.23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拨云见日:柏拉图“洞穴隐喻”教育的审思
3
作者
赵梦雷
赵欣冉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科学探索》
2022年第6期18-2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教育学思想流派研究”(编号:BDA190068)的研究成果。
文摘
柏拉图“洞穴隐喻”描绘了哲人怎样教育“洞穴人”的过程,唤醒了“洞穴人”追求真理与善的意识,促使洞穴里囚徒的灵魂得以积极转向。柏拉图“洞穴隐喻”蕴含着现代化教育的意蕴,对拨开人的发展所附加的遮蔽迷雾,探寻人教育规律有着深远的价值。现代化教育需要摒除教育发展的外在“蔽影”,坚持教育对人的灵魂与德性改造的同时,回归人对生命与精神的本真追求,使个体心灵不断得以教化,让人在自由与德性的本真教育的意蕴中体会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洞穴隐喻”
教育本质
启蒙
灵魂转向
现代化教育
Keywords
“Cave metaphor”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The soul turning
Modern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析《理想国》“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潘莹莹
《新西部》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理想国》中“洞穴隐喻”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晏娟娟
《高考》
2017
0
原文传递
3
拨云见日:柏拉图“洞穴隐喻”教育的审思
赵梦雷
赵欣冉
《教育科学探索》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