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棠”台风(2005)雨强差异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岳彩军 寿绍文 +1 位作者 曾刚 王咏青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暴雨(A1)、大暴雨(A2)及特大暴雨(A3)区中潜热(大尺度潜热加热和对流潜热加热)、改进的湿Q矢量(Q*)以及地形因子(地形抬升和地表摩擦)作用的计算及对比分析,定量探讨了"海棠"台风(2005)雨强差异成因。结果表明,潜热加... 通过对暴雨(A1)、大暴雨(A2)及特大暴雨(A3)区中潜热(大尺度潜热加热和对流潜热加热)、改进的湿Q矢量(Q*)以及地形因子(地形抬升和地表摩擦)作用的计算及对比分析,定量探讨了"海棠"台风(2005)雨强差异成因。结果表明,潜热加热在整个台风登陆过程中,基本都有助于A2与A1之间雨强差异形成,且在台风登陆后约1/3时段内对A1、A2及A3之间雨强差异形成有明显贡献。对于Q*矢量强迫作用,台风登陆前,仅有助于A2与A1之间雨强差异形成,在台风登陆后,则对A1、A2及A3之间雨强差异形成贡献明显。地形因子作用在台风登陆前,仅有助于A3与A1、A2之间雨强形成差异,但在台风登陆后,则有利于A1、A2及A3之间雨强差异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不同级别暴雨 雨强差异成因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海棠”台风(2005)暴雨及其非对称分布特征成因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岳彩军 韩志惠 +2 位作者 顾问 唐玉琪 谈建国 《暴雨灾害》 2017年第4期293-300,共8页
"海棠"台风(2005)再次登陆福建省前后24 h期间(2005年7月19日00时—20日00时(世界时,下同)),给位于台风路径右侧的福建省东北部及浙江省境内(记为R区)造成大范围暴雨,同时,位于台风路径左侧福建省中南部及广东省境内(记为L区... "海棠"台风(2005)再次登陆福建省前后24 h期间(2005年7月19日00时—20日00时(世界时,下同)),给位于台风路径右侧的福建省东北部及浙江省境内(记为R区)造成大范围暴雨,同时,位于台风路径左侧福建省中南部及广东省境内(记为L区)仅有小雨发生,台风路径左右两侧暴雨落区呈明显非对称分布。基于WRF模式模拟结果诊断分析了"海棠"台风(2005)暴雨及其非对称分布特征成因,结果表明:(1)中尺度天气系统对"海棠"台风暴雨的垂直运动场的强迫作用是主要的,大尺度天气系统所起的强迫作用基本处于次要位置。地形抬升对"海棠"台风暴雨形成一直起着稳定、持续的促进作用,地表摩擦作用主要在台风登陆以后与"海棠"台风暴雨形成密切相关。(2)Q矢量强迫产生的降水场、地形强迫产生的降水场均呈左右非对称分布特征,气象因子是"海棠"台风降水非对称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它一方面直接导致降水非对称特征形成,同时还引发地形因子强迫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界定诊断范围对比分析表明,对于R区来讲,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并将低层汇聚的充沛水汽向上层输送,导致R区强降水发生,而对于L区来讲,上述与降水发生密切相关条件均较R区弱,不利于强降水发生。最后,对未来台风降水成因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2005) 暴雨 非对称分布 成因
下载PDF
“海棠”台风远距离强降水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范学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4期30-33,共4页
对2005年"海棠"台风倒槽造成河南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涡度发展是暴雨产生和加强的重要机制之一,暴雨产生在eθ线陡立密集区内,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边界层内925hPa具有MPV1>0、MPV2<0的特征,此次... 对2005年"海棠"台风倒槽造成河南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涡度发展是暴雨产生和加强的重要机制之一,暴雨产生在eθ线陡立密集区内,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边界层内925hPa具有MPV1>0、MPV2<0的特征,此次暴雨产生在正的MPV1中心附近,有利的地形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降水 湿位涡 倾斜涡度发展 “海棠”台风
下载PDF
“海棠”台风触发的吉林省一例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4
作者 李佳奇 刘娜 马睿妍 《新农民》 2020年第28期18-18,共1页
本文利用预报数值产品对2017年10号台风“海棠”进行诊断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此次吉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地面主要受减弱台风北上形成低压带,低空850hpa有明显的西南风急流和切变线存在,同时高空500hPa配合明显冷槽,副高东撤过程中能量集... 本文利用预报数值产品对2017年10号台风“海棠”进行诊断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此次吉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地面主要受减弱台风北上形成低压带,低空850hpa有明显的西南风急流和切变线存在,同时高空500hPa配合明显冷槽,副高东撤过程中能量集中与冷空气碰撞明显,触发明显对流性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西风槽 冷空气 急流
下载PDF
“海棠”台风期间瑞安市天井片洪涝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加财 王忠明 林媛媛 《浙江水利科技》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瑞安天井片为温州境内有名的洪涝灾害区。自从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大大减轻了天井洪涝灾害。但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期间,瑞安境内暴雨如注,天井又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水位高,内涝时间长也是历史罕见。经过调查分析,与境内河... 瑞安天井片为温州境内有名的洪涝灾害区。自从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大大减轻了天井洪涝灾害。但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期间,瑞安境内暴雨如注,天井又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水位高,内涝时间长也是历史罕见。经过调查分析,与境内河道淤积,56省道妨碍排涝,飞云江仙降至宝香河段河道泄洪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洪涝 河道整治 瑞安市天井垟
下载PDF
“海棠”(Haitang)台风降水非对称分布成因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岳彩军 寿绍文 +1 位作者 曾刚 王咏青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33-1342,共10页
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登陆福建省前后所引发的降水呈明显的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逐时MT1R静止气象卫星IR1云图分析揭示,陆地上台风环流云系呈南北非对称分布。浓白色的降水云区主要位于台风北侧,而在此期间,台风南侧云系则... 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登陆福建省前后所引发的降水呈明显的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逐时MT1R静止气象卫星IR1云图分析揭示,陆地上台风环流云系呈南北非对称分布。浓白色的降水云区主要位于台风北侧,而在此期间,台风南侧云系则相对较暗。在WRF模式成功模拟的基础上,分析模拟的700 hPa高度上相对湿度和垂直上升运动场表明,垂直上升运动场呈现出与降水场相似的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而台风南北两侧空气相对湿度呈均匀分布。进一步改进的湿Q矢量(Q*)以及地形抬升和地表摩擦作用(简称地形因子)分析表明,Q*矢量散度辐合区、地形因子强迫产生的垂直上升速度区都呈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综合考虑指出,"海棠"台风降水分布的南北非对称性,主要由动力因子(Q*矢量(相当于上升运动)、地形抬升与地表摩擦以及垂直上升运动场)引起的,而热力条件(包括相对湿度)是不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台风降水 非对称分布
下载PDF
“捕”风“捉”影——“海棠”台风追踪纪事
7
作者 华风人 《气象知识》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7月19日17:10,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在福建连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近中心风速33米/秒,风力12级。为能及时捕捉到这次台风登陆时的真实画面,进行深度报道,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华风集团)派出三路人马,南下... 7月19日17:10,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在福建连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近中心风速33米/秒,风力12级。为能及时捕捉到这次台风登陆时的真实画面,进行深度报道,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华风集团)派出三路人马,南下追风。在整个的追风过程中,追风组成员克服种种困难,甚至是生命危险,与“海棠”斗智斗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我们庆祝防抗“海棠”台风胜利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在为“海棠”留下记忆的追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风速 风力 福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