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瓜州东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磐变”中乐器图像的音乐学考察
1
作者
刘文荣
《西夏学》
2015年第1期235-244,共10页
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为西夏时期壁画,其中心柱背面有'涅磐变'一幅,'涅磐变'下部有世俗伎乐图像,对认识西夏乐舞文化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该伎乐图像共四人,一人舞蹈,三人操器而奏,所奏乐器中有横笛、毛员鼓、拍板。横笛,乃...
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为西夏时期壁画,其中心柱背面有'涅磐变'一幅,'涅磐变'下部有世俗伎乐图像,对认识西夏乐舞文化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该伎乐图像共四人,一人舞蹈,三人操器而奏,所奏乐器中有横笛、毛员鼓、拍板。横笛,乃西域传至河西,汉后本为河西旧器,并非由唐僖宗所赐鼓吹而由唐才传入宋。横笛亦非羌笛,横笛笛有七孔,笛身较长,故又称长笛,《长笛赋》所咏即为此器;横笛源自西域,又曰胡笛。胡笛、羌笛乃二笛,非为一器。尽管党项出自羌人,东千佛洞及河西诸窟西夏壁画横笛亦非羌笛,仍为留存在河西地区日久的横笛;毛员鼓,西域龟兹传入,广首纤腰,用两手两面拍击,不用杖击,唐后毛员鼓在西夏朝中保存了下来;拍板,击节之用,西夏壁画音乐图像中多板数为六的小拍板。本文从音乐学及夏与周边民族音乐文化关系的角度,对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涅磐变'中的三身乐器作了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千佛洞
西夏
“涅磐变”
横笛
毛员鼓
拍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瓜州东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磐变”中乐器图像的音乐学考察
1
作者
刘文荣
机构
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
出处
《西夏学》
2015年第1期235-244,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河西走廊石窟壁画乐器图像研究"(14YJC760037)的成果之一
文摘
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为西夏时期壁画,其中心柱背面有'涅磐变'一幅,'涅磐变'下部有世俗伎乐图像,对认识西夏乐舞文化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该伎乐图像共四人,一人舞蹈,三人操器而奏,所奏乐器中有横笛、毛员鼓、拍板。横笛,乃西域传至河西,汉后本为河西旧器,并非由唐僖宗所赐鼓吹而由唐才传入宋。横笛亦非羌笛,横笛笛有七孔,笛身较长,故又称长笛,《长笛赋》所咏即为此器;横笛源自西域,又曰胡笛。胡笛、羌笛乃二笛,非为一器。尽管党项出自羌人,东千佛洞及河西诸窟西夏壁画横笛亦非羌笛,仍为留存在河西地区日久的横笛;毛员鼓,西域龟兹传入,广首纤腰,用两手两面拍击,不用杖击,唐后毛员鼓在西夏朝中保存了下来;拍板,击节之用,西夏壁画音乐图像中多板数为六的小拍板。本文从音乐学及夏与周边民族音乐文化关系的角度,对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涅磐变'中的三身乐器作了考论。
关键词
东千佛洞
西夏
“涅磐变”
横笛
毛员鼓
拍板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K87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瓜州东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磐变”中乐器图像的音乐学考察
刘文荣
《西夏学》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