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现象电影”分析——电影《小时代》现象及其它 被引量:6
1
作者 龚金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观众对"现象电影"的消费有"区分"和"趋同"的心理在共同起作用;同时,"现象电影"在营销时也是超越真伪和高下地强调一些"符号",以小激发观众的"... 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观众对"现象电影"的消费有"区分"和"趋同"的心理在共同起作用;同时,"现象电影"在营销时也是超越真伪和高下地强调一些"符号",以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因此,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电影创作者必须随着网络营销的发达和观众消费心理的变化,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电影创作中体现新的调整,既要契合观众的"欲望逻辑",更要在影片的内涵上延伸和拓展,使观众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渴望得到暂时的抚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消费社会” 区分与趋同 欲望逻辑
下载PDF
开放、宽容地面对——也谈“消费社会”与文学走向
2
作者 赵常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8-70,共3页
受“消费”的社会风尚影响 ,国内文学在一些方面正表现出与之相应的创作和审美动向 ,这是现实文化土壤滋生出的必然结果 ;中国社会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文学也必将呈现出复杂的面貌 ,一元化的局面不会再有恢复。因此 ,我们必... 受“消费”的社会风尚影响 ,国内文学在一些方面正表现出与之相应的创作和审美动向 ,这是现实文化土壤滋生出的必然结果 ;中国社会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文学也必将呈现出复杂的面貌 ,一元化的局面不会再有恢复。因此 ,我们必须以现实的态度 ,开放、宽容地思考和面对“消费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审美意识 “消费社会” 人文关怀 伦理道德
下载PDF
消费社会的社会机制——一项社会学的考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骏 邓国彬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2,共3页
一、'消费社会'的探源 '消费'(consume),根据199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耗'.但这一现代词义在语言学上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据威廉斯(Williams)的考证,'消费'一词... 一、'消费社会'的探源 '消费'(consume),根据199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耗'.但这一现代词义在语言学上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据威廉斯(Williams)的考证,'消费'一词于14世纪在英语的最初使用中,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意指'毁坏'、'用光'、'浪费'、'耗尽',其隐含的意义是超过了恰到好处或恰如其分地占有和使用的范围.从18世纪中期以后,它的贬义开始消退,在西方政治经济学中成为一个与'生产'(produce)相对的概念,但其消极内涵在19世纪后期依然存在.到了20世纪中叶,'消费'一词开始从学术术语转化为一般的大众用法,而很早就用来描述购买者的'顾客'(customer)一词也逐渐让位.在表示商品的购买和使用时,'消费'比'顾客'多了一层意思,即消费满足的需要和渴望超过了基本的、生物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社会机制 社会 消费水平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化背景下传统陶瓷艺术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玲玲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1年第4期52-56,共5页
文化创意产业化背景下陶瓷艺术面临着与原生态不同的发展环境,由此将引发一系列深层次变革。深入剖析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不同,才能找到传统陶瓷艺术产业在新条件下的发展对策。本文从文化创意的价值、"消费社会"的启示... 文化创意产业化背景下陶瓷艺术面临着与原生态不同的发展环境,由此将引发一系列深层次变革。深入剖析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不同,才能找到传统陶瓷艺术产业在新条件下的发展对策。本文从文化创意的价值、"消费社会"的启示、文化策划、"创意阶层"的崛起四个方面分析了产业化的背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化 传统陶瓷艺术产业 文化创意的价值 “消费社会”的启示 文化策划 “创意阶层”
下载PDF
马克思“生产美学”视域下的当代美学重建
5
作者 王济远 宁秀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24-32,157,158,共11页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世界早已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消费决定生产已然成为全球性趋势。当代“消费社会”的来临及其“消费文化”的兴起,加剧了资本和技术的攻城略地,无论从地球自然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还是从当代人的精...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世界早已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消费决定生产已然成为全球性趋势。当代“消费社会”的来临及其“消费文化”的兴起,加剧了资本和技术的攻城略地,无论从地球自然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还是从当代人的精神和价值关怀考量,片面强调消费都是不可持续的。重建“消费文化”时代的审美价值观念,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命题。西方生态哲学、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等,就是对这一世界性问题的回应。马克思“生产美学”以人类社会劳动和物质生产作为美学研究的基点,提出“生产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是一种完全“自由自觉”活动的理论,不仅在传统资本主义时代成为批判异化劳动的有力武器,在当今“消费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仍然不失其重要思想价值。尤其是在文化艺术充分商业化和产业化的今天,其“劳动是目的,人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美学向度,在当代美学价值重建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美学” “消费社会” 美学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