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年太湖水域“湖泛”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4
1
作者 陆桂华 马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1-487,共7页
"湖泛"是太湖水域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环境灾害问题之一.根据2009年4-10月的太湖"湖泛"易发区巡测和跟踪监测资料,分析了2009年太湖水域"湖泛"发生情况.2009年太湖共发生11次小范围"湖泛",主要发... "湖泛"是太湖水域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环境灾害问题之一.根据2009年4-10月的太湖"湖泛"易发区巡测和跟踪监测资料,分析了2009年太湖水域"湖泛"发生情况.2009年太湖共发生11次小范围"湖泛",主要发生在太湖西岸、梅梁湾和贡湖湾局部水域.对比近年"湖泛"发生水域的水质指标,以及同期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湖体水质及其变化情势,认为蓝藻水华强度、频次和面积与2007、2008年相比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而可能降低了大面积"湖泛"暴发的机率;同时,2007年以来在太湖北部湖湾的生态清淤工程也降低了北部湖湾发生大面积"湖泛"的可能性.同期水质监测指标显示,2009年同期太湖水质综合评价为Ⅳ类、中富营养状态,而太湖湖西、竺山湖、梅梁湾水域仍为Ⅴ类或劣Ⅴ类,"湖泛"仍时有发生.蓝藻打捞、生态清淤、控源截污、"引江济太"调水是预防太湖"湖泛"的有效措施;同时,加强太湖"湖泛"巡查,建立太湖"湖泛"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太湖"湖泛",有序、妥善地处置黑臭水体,将对确保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太湖水域“湖泛”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92
2
作者 陆桂华 马倩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8-442,共5页
针对2007年和2008年太湖贡湖和无锡宜兴近岸水域及近年来太湖北部湾区域发生的"湖泛"现象,通过实测监测和历史资料分析,揭示出太湖湖体污染负荷高、水体藻类死亡,太湖的流泥分布,风场、气温、水位等要素的组合,是"湖泛&q... 针对2007年和2008年太湖贡湖和无锡宜兴近岸水域及近年来太湖北部湾区域发生的"湖泛"现象,通过实测监测和历史资料分析,揭示出太湖湖体污染负荷高、水体藻类死亡,太湖的流泥分布,风场、气温、水位等要素的组合,是"湖泛"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为进一步研究"湖泛"机理和防治提供了科学基础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太湖藻源性“湖泛”形成机制的气象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成林 张咏 +2 位作者 张宁红 钱新 孔繁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1-408,共8页
将蓝藻水华引发的太湖水域黑臭水团现象称为藻源性"湖泛",并将其形成过程分为藻源形成、厌氧反应产物"泛"起、黑臭水团聚积3个阶段.针对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2次藻源性"湖泛"形成过程中气象要素演变的共... 将蓝藻水华引发的太湖水域黑臭水团现象称为藻源性"湖泛",并将其形成过程分为藻源形成、厌氧反应产物"泛"起、黑臭水团聚积3个阶段.针对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2次藻源性"湖泛"形成过程中气象要素演变的共同特征,结合水动力模型研究发现,适宜的气象条件提供了必要的热力与动力环境,是诱发"湖泛"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第1阶段持续3 d以上高温、微风、风向基本一致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藻华在湖岸局部地区大量聚集、死亡、下沉、腐烂,发生厌氧反应,构成"湖泛"发生的物质基础;第2阶段冷空气过境,气温迅速降低、风速短时增大、持续1 d以上时间风向偏转接近180°,有利于厌氧反应产物"泛"至水表,形成黑臭水团,构成"湖泛"形成的触发机制;第3阶段持续高温、微风,有利于黑臭水团在水面较长时间存在,构成"湖泛"形成的维持机制.基于气象因素的可预报性,此研究为实现太湖"湖泛"的早期预警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 蓝藻水华 热力与动力机制 气象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