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炳“澄怀味像”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8
1
作者 施荣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9-93,共5页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西方绘画史上重要的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中“澄怀味像”的美学思想。“澄怀味像”概括了审美主客体的关系 ,把审美主体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和美学的境界 ,并积极倡导表现自然山水的气韵之美。
关键词 宗炳 山水画 “澄怀味像” 自然美 “应会感神”
下载PDF
“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佛学对早期废名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武斌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6,共9页
废名与佛学的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佛学对早期废名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上的,不如说是美学上的。这一美学追求以时间为序列可分为"集体无意识"与"主动追求"两个阶段,具体表现为"澄怀静观"... 废名与佛学的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佛学对早期废名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上的,不如说是美学上的。这一美学追求以时间为序列可分为"集体无意识"与"主动追求"两个阶段,具体表现为"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佛学 “澄怀静观” 以“禅”造境
下载PDF
浅谈“澄怀味象”对人居环境追求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班千袆 《艺术科技》 2016年第4期331-331,共1页
"澄怀味象"是魏晋南北朝画家宗炳(1)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美学思想,本文试图从这一理论出发研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以及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 “澄怀味象” 自然山水 生活环境 环境设计
下载PDF
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馆开馆暨“澄怀味象——中国画自选斗方展”在北京举办
4
作者 徐沛君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23,共5页
2004年3月2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馆正式开馆。同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澄怀味象——中国画自选斗方展”在该馆开幕,展出了当代79位优秀国画家的158幅作品。文化部人事司司长吕章申,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文... 2004年3月2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馆正式开馆。同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澄怀味象——中国画自选斗方展”在该馆开幕,展出了当代79位优秀国画家的158幅作品。文化部人事司司长吕章申,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文章,副院长张庆善、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所长龙瑞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所长王镛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馆 “澄怀味象-中国画自选斗方展” 北京 参展作品 民族文化 创作题材 艺术精神
原文传递
从“澄怀味象”中观以“味”论艺现象
5
作者 魏然 《汉字文化》 2021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澄怀味象"是宗炳的美学思想之一,该理论最早将审美与味联系起来,其中"味"用于表达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体验。纵观中国古代,以"味"论艺现象比比皆是,"味"作为审美范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 "澄怀味象"是宗炳的美学思想之一,该理论最早将审美与味联系起来,其中"味"用于表达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体验。纵观中国古代,以"味"论艺现象比比皆是,"味"作为审美范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理论传承与推进过程,从饮食之"味"逐渐发展成审美范畴的"味"。以"味"论艺,体现了东方文学超验写意的神秘风味,是东方文论乃至世界文论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炳 “澄怀味象” 味论 审美
原文传递
从哲学到艺术:宗炳对山水“形神”问题的逻辑建构
6
作者 易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10-116,共7页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韵”“趣”“意”而非“形似”为最高审美标准,源头在“形神”问题。“形神”问题经历了从原始宗教到哲学美学的嬗变,至刘宋宗炳始用于阐释山水画的创作与审美。一方面,宗炳的“形神”观建立在佛教的基础之上,将“神...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韵”“趣”“意”而非“形似”为最高审美标准,源头在“形神”问题。“形神”问题经历了从原始宗教到哲学美学的嬗变,至刘宋宗炳始用于阐释山水画的创作与审美。一方面,宗炳的“形神”观建立在佛教的基础之上,将“神”看作是独立于“形”的不灭的抽象精神;另一方面,宗炳通过超功利的“澄怀”和“畅神”将佛教中抽象的形神问题转化为“趣”“灵”“妙”等极富美学意味的山水体验,并且以“写”的方式完成对包含“神”之“形”的感性直观表达,从而开启了形神问题从哲学到艺术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 宗炳 “澄怀 “畅神”
下载PDF
中西诗学的“象”与禅观的意义
7
作者 孔怡 杨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0-153,共4页
文章简要论述了中西方立"象"、取"象"的渊源和发展,对中西方关于"象"的认识论与美学范畴和命题,特别是对中西方关于言、意、象关系进行了认识比较,剖析了中西方在立"象"、取"象"上... 文章简要论述了中西方立"象"、取"象"的渊源和发展,对中西方关于"象"的认识论与美学范畴和命题,特别是对中西方关于言、意、象关系进行了认识比较,剖析了中西方在立"象"、取"象"上所追求的不同,提出了中西诗学对"象"的关注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侧重立象以写意,后者则侧重求象以写实,由此发展了求真、求实、求经验实证的真实再现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而中国诗学立象的终极目的和理想是得道、明道,立言明道不足则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 “求道” “澄怀味象” “境象” “象外象” “玄览” “禅观”
下载PDF
小中见大 澄怀味象——“中国画自选斗方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杭海宁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23,共2页
“澄怀味象——中国画自选方展”于2004年3月23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共79名,展出作品158件。展览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好评。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来人参观指导,展览取得了“开门红”的好成绩。
关键词 “澄怀味象——中国画自选方展” 学术研讨会 综述 创作心态 展览形式 绘画理论
原文传递
人在旅途——寻找精神家园的跋涉
9
作者 张建宏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62-65,共4页
葛昌永散文是寻找精神家园的跋涉者的心进流露,其自然风物小品、游记以及回忆性散文概莫能外。葛昌永散文在立意、意象体系和意境创造等方面都深深打下了中国古代和古典审美趣味的烙印。这其中有得,亦有失。
关键词 寻找精神家园的跋涉 “比德” “澄怀 “妙语” 诗学传统
下载PDF
中国山水美学发轫考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良运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9,共10页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支山水美学 ,由孔子“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和道家的“澄怀味象”发其端。儒家以山水“比德” ,至汉而美感退化。文艺家对山水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是从《楚辞》时代至南北朝 ,有宋玉肇始的赋家山水 ;顾恺之、宗炳等...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支山水美学 ,由孔子“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和道家的“澄怀味象”发其端。儒家以山水“比德” ,至汉而美感退化。文艺家对山水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是从《楚辞》时代至南北朝 ,有宋玉肇始的赋家山水 ;顾恺之、宗炳等的画家山水 ;袁崧、谢灵运等的诗文家山水 ,呈现为三种类型和三个相衔接的阶段 ,人们终于突破了头脑中“比德”等种种障碍 ,而对大自然山水“情用赏为美” ,并有诗文绘画中再度的审美创造。山水美学经历漫长的发育期 ,终于成型 ,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山水美学 “比德” 儒家 “澄怀味象” 道家 文艺家 “灵性”
原文传递
道教与六朝山水绘画美学的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小鹏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本文认为六朝时山水审美独立意识的发现,和山水绘画美学理论的建构,都受到了道教包括其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山水绘画美学的三个重要命题“澄怀观道”、“明神降之”、“气韵生动”,都受到了道教美学思想“道”美论、“明神”或“神... 本文认为六朝时山水审美独立意识的发现,和山水绘画美学理论的建构,都受到了道教包括其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山水绘画美学的三个重要命题“澄怀观道”、“明神降之”、“气韵生动”,都受到了道教美学思想“道”美论、“明神”或“神明”的宗教化审美体验论、“生”美观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六朝时期 山水绘画美学 审美体验论 “澄怀观道” “明神降之” “气韵生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