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辨——兼论黄庭坚诗学的通变观
1
作者 马将伟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5-47,61,共4页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黄庭坚诗学的核心观点,在中国文论史上影响深远。本文在辨析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揭示其实质内涵,指出黄庭坚重"通"亦重"变"的文学观。
关键词 黄庭坚 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通变观
下载PDF
语用翻译中的“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
2
作者 叶苗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中国古文论中的“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思想,揭示了隔“代”文学的传承特点,实际上就是文化内涵转移中的创新特性,这和文学翻译的情形很相象。语用学中的“语境”和“语用策略”理论之所以能有效地解释翻译实践中的诸多难题,就是当... 中国古文论中的“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思想,揭示了隔“代”文学的传承特点,实际上就是文化内涵转移中的创新特性,这和文学翻译的情形很相象。语用学中的“语境”和“语用策略”理论之所以能有效地解释翻译实践中的诸多难题,就是当代翻译学的这类“文化横移”式的跨学科研究的运用结果。在对汉诗英译等翻译活动中的“创译”、“重译”和“破译”等现象,这样的方法都是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翻译 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创译 重译 破译
下载PDF
山谷之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40-241,共2页
黄庭坚的诗学思想很多,其中被后人提到最多并最为诟病的是他的"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对"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这两种诗歌创作方法进行了解释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黄庭坚的诗歌和诗论并... 黄庭坚的诗学思想很多,其中被后人提到最多并最为诟病的是他的"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对"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这两种诗歌创作方法进行了解释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黄庭坚的诗歌和诗论并不是反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因此认为对黄庭坚的诗学思想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 形式主义 反现实主义
下载PDF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试析松尾芭蕉徘谐作品中对于汉诗的点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齐金玲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6-47,82,共3页
松尾芭蕉是日本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俳句诗人,进行了著名的蕉风改革运动。他从汉文学中汲取营养,借助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理念和表现形式,将原本以滑稽、卑俗为主旨的俳谐改造成可以和正统的、古典的汉诗相媲美的诗文学。其中&qu... 松尾芭蕉是日本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俳句诗人,进行了著名的蕉风改革运动。他从汉文学中汲取营养,借助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理念和表现形式,将原本以滑稽、卑俗为主旨的俳谐改造成可以和正统的、古典的汉诗相媲美的诗文学。其中"夺胎换骨"式的点化手法的运用是他继承汉诗、和歌传统,改造俳句的创造活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通过实例力证芭蕉徘谐作品中汉诗文的引入非生搬硬挪的植入,而是推陈出新、"夺胎换骨"式的点化,非抄袭、乃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尾芭蕉 汉诗 “夺胎换骨 点化
下载PDF
“夺胎换骨”诗法的道教术语渊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振谦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7-151,共5页
"夺胎换骨"是宋代重要的诗学术语,与道教内丹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晚唐五代道士吕洞宾最早提及"夺胎换骨"之语,宋代黄庭坚将之用于诗歌批评中,遂形成"夺胎换骨"诗法。黄庭坚提出的"灵丹一粒"... "夺胎换骨"是宋代重要的诗学术语,与道教内丹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晚唐五代道士吕洞宾最早提及"夺胎换骨"之语,宋代黄庭坚将之用于诗歌批评中,遂形成"夺胎换骨"诗法。黄庭坚提出的"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论也源于道教内丹术,与"夺胎换骨"关系密切,均将苦修作为学诗与修仙的关联点。这一关联点又对陈师道"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的诗歌主张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胎换骨 道教内丹学 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 学诗如学仙 时至骨自换
下载PDF
一种灵魂附体的言说:也论翻译之“夺胎换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岭 陈万会 朱晓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翻译应让原作在译入语中"投胎转世"。而欲得原作之胎,必须复活原作者的精神,让其灵魂附体于译文。在原作之骨的再造中,应坚持语言好客性原则,能直译则直译,若必须意译,则应尽量异化,并将源语表达形式适当引入目标语。译者应... 翻译应让原作在译入语中"投胎转世"。而欲得原作之胎,必须复活原作者的精神,让其灵魂附体于译文。在原作之骨的再造中,应坚持语言好客性原则,能直译则直译,若必须意译,则应尽量异化,并将源语表达形式适当引入目标语。译者应关注其"代人立言者"的角色,而不是与作者争地位。把翻译占有原作者精神灵魂的过程,变为译者与原作者灵魂同体合一的过程,使翻译成为灵魂附体的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附体的言说 夺胎换骨 译者 角色 语言好客性
下载PDF
《月夜》与思妇诗的“夺胎换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怀东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杜甫生活在盛唐诗歌极盛之际,前人的经验是他必须学习并超越的对象。从元稹开始的杜甫研究就高度关注杜甫诗歌活动与诗史运动的关系,这正是杜诗"集大成"说的思想来源,也是我们理解名作《月夜》诗特点的切入点。《月夜》诗的... 杜甫生活在盛唐诗歌极盛之际,前人的经验是他必须学习并超越的对象。从元稹开始的杜甫研究就高度关注杜甫诗歌活动与诗史运动的关系,这正是杜诗"集大成"说的思想来源,也是我们理解名作《月夜》诗特点的切入点。《月夜》诗的基本体式是师承了传统代言体的思妇诗,又借鉴了闺怨诗甚至宫体诗的某些手法。不过,杜甫根据自身生活经验表达的需要,他改造了思妇诗:他将寄内、赠内诗的规则和经验嵌入思妇诗,将思妇诗转化为自己独有的亲情诗,实现了继承与创造的完美统一,表现了自己源自深刻生活体验的巨大文化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夜》诗歌体式 思妇诗 亲情诗 夺胎换骨
下载PDF
从任渊《山谷诗集注》看“夺胎换骨”的内涵
8
作者 吴晓蔓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27,共4页
宋代诗歌注释往往包含一个以大量实例印证和体现作者诗法理论的过程。以惠洪为首的诗论家常常将黄庭坚"夺胎换骨"的方式限定为借意与借事,将"夺胎换骨"的对象局限于前人的诗句,任渊的《山谷诗集注》在大量诗句的注... 宋代诗歌注释往往包含一个以大量实例印证和体现作者诗法理论的过程。以惠洪为首的诗论家常常将黄庭坚"夺胎换骨"的方式限定为借意与借事,将"夺胎换骨"的对象局限于前人的诗句,任渊的《山谷诗集注》在大量诗句的注释中证明,"夺胎换骨"的方式还包括反用、自造新词、古今典参照而出新等,"夺胎换骨"的对象还包括除诗歌外经、史、子、集各类前人文献中的语句,从而更全面地体现了黄庭坚一贯倡导的"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新变精神,对某些诗论家将江西诗派"夺胎换骨"讥为"剽窃"的理论是一个有力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释学 诗歌注释 诗学理论 夺胎换骨 任渊 《山谷诗集注》
下载PDF
《围城》本事“夺胎换骨”考略
9
作者 刘洪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3-61,共9页
《围城》不像古代小说那样,明显引用他书材料,但是这并不表明《围城》没有使用他书的材料。其实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大量的名言隽句都是借用古代经史子集或外国典籍中的材料加以生发的,只不过由于作家的艺术手法非常高妙,让人不易察觉... 《围城》不像古代小说那样,明显引用他书材料,但是这并不表明《围城》没有使用他书的材料。其实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大量的名言隽句都是借用古代经史子集或外国典籍中的材料加以生发的,只不过由于作家的艺术手法非常高妙,让人不易察觉罢了。《围城》的本事大致是采用"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化用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围城 管锥编 夺胎换骨
下载PDF
“脱胎换骨”与“夺胎换骨”之辨说
10
作者 余群 《民族论坛》 2008年第11期46-47,共2页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提出了"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有名的文艺理论,但后人在使用他的"夺胎换骨"时,往往把它说成了"脱胎换骨"。事实上,"夺胎换骨&qu...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提出了"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有名的文艺理论,但后人在使用他的"夺胎换骨"时,往往把它说成了"脱胎换骨"。事实上,"夺胎换骨"和"脱胎换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黄庭坚的文学主张是"夺胎换骨",而不是"脱胎换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脱胎换骨” “夺胎换骨 成语
下载PDF
创作观念的演进与黄庭坚“点铁成金”说的意义
11
作者 段宗社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2021年第1期35-40,共6页
黄庭坚"点铁成金"和相关的"夺胎换骨"法,代表着中国诗歌创作观念的转变。中国主流文学观念是"诗言志""发愤著书"说,把诗歌看作诗人主观情感的抒发。而黄庭坚反对把现实义愤写在诗中,主张诗人... 黄庭坚"点铁成金"和相关的"夺胎换骨"法,代表着中国诗歌创作观念的转变。中国主流文学观念是"诗言志""发愤著书"说,把诗歌看作诗人主观情感的抒发。而黄庭坚反对把现实义愤写在诗中,主张诗人取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平静地在诗中表现自己的才情和学问,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正是点化学问的方法。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观念突出了诗歌的历史传承性,这是文学作品所固有的特征,现代学者把这种特征称为"互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创作观念 点铁成金
下载PDF
浅析宋词引诗句入词与“点铁成金”之异曲同工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丽丽 《文教资料》 2011年第7期7-9,共3页
宋人作词引前人诗句、诗境现象数见不鲜、不乏其例,这与宋代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学理论极其相似,异曲同工。可以说宋人为诗对作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就现象、成因作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对诗词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宋词引诗句入词 “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下载PDF
脱胎换骨 点铁成金——黄庭坚的诗学成就和理论渊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海梅 《南方论刊》 2007年第1期92-93,共2页
作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在宋诗史上是最有特色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思想上继承孔孟,又深受禅宗熏陶,创作上师承韩愈、杜甫,且援佛入儒,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创作伦理,大大拓宽了诗歌的艺术空间。
关键词 黄庭坚 点铁成金 脱胎换骨 诗学理论
下载PDF
点铁成金 化腐为奇——谈《聊斋志异》重构“本事”的史才
14
作者 李军宏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3期39-48,共10页
蒲松龄是一位开拓型的作家,在《聊斋志异》中,他把原来的"本事"解构,然后"自出手眼,别具会心",重新建构成一篇篇独具匠心的神奇美文。本文从摇曳参差的情节小说、昭示性格的人物小说以及人事和谐的戏剧化小说这三... 蒲松龄是一位开拓型的作家,在《聊斋志异》中,他把原来的"本事"解构,然后"自出手眼,别具会心",重新建构成一篇篇独具匠心的神奇美文。本文从摇曳参差的情节小说、昭示性格的人物小说以及人事和谐的戏剧化小说这三个方面来凸现蒲松龄高超的小说家史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本事 点铁成金 史才
下载PDF
论黄庭坚“点铁成金”理论的内涵
15
作者 李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88-390,共3页
针对后世对黄庭坚"点铁成金"理论解释的误读,把整一诗论放在黄庭坚整体的文论思想框架中去重新解读,进而还原这一理论的实际内涵和历史真实。结果发现,黄庭坚的点铁成金理论是一个"学问功夫"与"陶冶万物"... 针对后世对黄庭坚"点铁成金"理论解释的误读,把整一诗论放在黄庭坚整体的文论思想框架中去重新解读,进而还原这一理论的实际内涵和历史真实。结果发现,黄庭坚的点铁成金理论是一个"学问功夫"与"陶冶万物"相结合的过程,并不是前人说讥刺的"剽窃之黠耳"那么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点铁成金 理论内涵
下载PDF
“夺胎换骨”之我见
16
作者 熊一坚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2期54-57,共4页
“夺胎换骨”之我见熊一坚黄庭坚是北宋大诗人,他的诗在有宋一代影响很大,但人们对他的诗以及他的诗论毁誉参半。“夺胎换骨”,就是黄庭坚受到人们抨击的“罪状”之一。此说始见于宋僧惠洪的《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 “夺胎换骨”之我见熊一坚黄庭坚是北宋大诗人,他的诗在有宋一代影响很大,但人们对他的诗以及他的诗论毁誉参半。“夺胎换骨”,就是黄庭坚受到人们抨击的“罪状”之一。此说始见于宋僧惠洪的《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无意,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胎换骨 黄庭坚 陈师道 《冷斋夜话》 惠洪 《兰亭序》 中国文学 古代诗论 企业经济 书法
下载PDF
宋代的文学接受与文学再生产理论——以“夺胎换骨”说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鹏飞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20,共12页
“夺胎换骨”说的形成可以上溯至中唐时期诗人皎然的诗学。为容纳中唐诗风的变化以及江南诗风的特色,实现大唐文化秩序感的重建,皎然突破与重建了盛唐的诗学框架。在美学策略上,皎然以古为新,对前代诗歌进行再发现和重新阐释:树立新的... “夺胎换骨”说的形成可以上溯至中唐时期诗人皎然的诗学。为容纳中唐诗风的变化以及江南诗风的特色,实现大唐文化秩序感的重建,皎然突破与重建了盛唐的诗学框架。在美学策略上,皎然以古为新,对前代诗歌进行再发现和重新阐释:树立新的文学大师为典范,创立新的美学趣味,提出化俗为新的策略和点化的技法;以法为核心,从步骤、程序至诗学规范,最终臻于可与大唐风范和中华文化正脉的美学境界相匹配。这些都为宋人对前代文学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模型。欧阳修、苏轼的禁体物语诗歌实验,以散文化笔法取代诗歌直接描写所咏物(主题)的传统,侧重对当下情境的书写而非引用读者熟知的典故,从借代、点化入手,实现诗歌语汇陌生化。他们以另一种“夺胎换骨”的方式,悬置了对历史的回溯,体现了向儒家人本主义价值观回归的强烈观念。黄庭坚将“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提升至诗法总则的高度,成为宋诗创立风格的根本原则。“夺胎换骨”说在南宋诗学中最终完成,成为诗人进行美学创造和文化创新的基本法则,南宋文化精英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对汉文化核心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胎换骨 宋韵 文学接受 文本再生产
下载PDF
黄庭坚“夺胎换骨”法议
18
作者 陈定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4-80,共7页
关键词 夺胎换骨 黄庭坚 可理解性 独创性 诗歌创作 信息论美学 创作实践 社会生活的变迁 结合和统一 以故为新
下载PDF
黄庭坚“夺胎换骨”辨证
19
作者 李贤臣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5期66-70,共5页
“夺胎换骨”多被看作黄庭坚的重要诗论。惠洪《冷斋夜话》称:“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改换词句来表达别人的诗意... “夺胎换骨”多被看作黄庭坚的重要诗论。惠洪《冷斋夜话》称:“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改换词句来表达别人的诗意,或者将别人的诗意加以形容、发挥,这种“夺胎换骨”,如果作为学诗的启蒙方法,谁还有什么异议呢?如果在创作中偶尔采用,想也无伤大体。但是,将它当作黄庭坚那样开宗立派大家的重要诗歌理论,就值得考虑了。因为只向人家讨生话,毕竟不是有大出息人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胎换骨 黄庭坚 惠洪 陈师道 诗论 少师 《冷斋夜话》 入圣 学行 杨凝式
下载PDF
小议陈与义诗歌中的"夺胎换骨"
20
作者 施洪波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41-43,共3页
陈与义是江西诗派的霞要诗人,其夺胎换骨之诗法与黄庭坚、陈师道诸人一脉相通。本文通过具体作品分析了陈与义诗 歌夺胎换骨的几个不同层次,以考察其取法之得失。
关键词 江西诗派 夺胎换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