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运行基本形态——“燕行”“笔谈”与“质正”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辉 《东疆学刊》 CSSCI 2020年第1期82-88,共7页
朝鲜朝质正制度运行的基本形态应为“燕行”“笔谈”与“质正”,也可以说这是明清东亚语言文化交流的基本形态,而如何理解这个基本形态,则涉及到如何理解上述三个方面文献的关系问题。在学界对东亚笔谈文献、“燕行”文献和“质正”文... 朝鲜朝质正制度运行的基本形态应为“燕行”“笔谈”与“质正”,也可以说这是明清东亚语言文化交流的基本形态,而如何理解这个基本形态,则涉及到如何理解上述三个方面文献的关系问题。在学界对东亚笔谈文献、“燕行”文献和“质正”文献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可结合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研究中新发掘的材料,从“质正”的视角,对“燕行”“笔谈”与“质正”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加以探讨,这既是对明清汉语官话域外传播渠道研究的新尝试,也是对域外汉语言文字制度史研究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朝 汉语官话 “燕行” 笔谈 质正
下载PDF
清朝时期“燕行”路线及驿站形象研究——以丹东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明实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8-81,112,共5页
清朝时期,朝鲜使节到中国朝贡,在《燕行录》中详细记录了他们所行走的路线,在这条"燕行"线路上共有三十三个驿站。其中,处于丹东境内的驿站有六个,分别是九连城、汤站、栅门、凤凰城、雪里站、通远堡。在朝鲜使节眼中,九连城... 清朝时期,朝鲜使节到中国朝贡,在《燕行录》中详细记录了他们所行走的路线,在这条"燕行"线路上共有三十三个驿站。其中,处于丹东境内的驿站有六个,分别是九连城、汤站、栅门、凤凰城、雪里站、通远堡。在朝鲜使节眼中,九连城至栅门一带,土地肥沃,适合耕种,但由于禁垦政策,致使该地区成为废址,遂为可惜。从栅门到通远堡一带,栅门和凤凰城贸易最为繁盛,雪里站和通远堡是石制小城,规模不大却也非常繁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使节 “燕行”路线 丹东
下载PDF
燕行文献中羼入的朝鲜语词汇摭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士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43-146,共4页
朝鲜李朝时代用汉文撰写的燕行文献,羼入了很多朝鲜语词汇,需要细细玩味,才能得其真义。如派遣义的"送",房屋义的"家",发现义的"认",以及"解听""甫儿""月吾只/其"等。挖... 朝鲜李朝时代用汉文撰写的燕行文献,羼入了很多朝鲜语词汇,需要细细玩味,才能得其真义。如派遣义的"送",房屋义的"家",发现义的"认",以及"解听""甫儿""月吾只/其"等。挖掘朝鲜汉文文献中的朝鲜语词汇有助于解读这批域外汉籍,也有助于研究古代汉语与朝鲜语之间的语言接触情况以及古朝鲜人的汉字习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籍 燕行 朝鲜语
下载PDF
朝鲜裴三益使团辽东及京津地区燕行地点考略
4
作者 陈萌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11,共7页
明成祖迁都后,朝鲜至中国贡道由汉阳至义州渡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再由九连城至山海关,向西南经永平府、丰润、通州,直到北京。于万历十五年出使的朝鲜谢恩使裴三益便沿此贡道出使,其途中所经华表柱、射虎石、孤竹城等地,现存在古迹消亡... 明成祖迁都后,朝鲜至中国贡道由汉阳至义州渡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再由九连城至山海关,向西南经永平府、丰润、通州,直到北京。于万历十五年出使的朝鲜谢恩使裴三益便沿此贡道出使,其途中所经华表柱、射虎石、孤竹城等地,现存在古迹消亡或古今位置不一等问题:凤凰城是明成化十七年朝鲜入贡特建的驿站,位于凤凰山东南;杨照墓位于明时宁远州前屯卫,今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高岭镇杨总兵坟村;望夫台又称姜女坟,为海中巨石,以“化石立海”纪念孟姜女是辽东特色,清代在宁远州西南望夫山上已有形制齐备姜女庙,庙内土丘之上的镌字巨石被称为“望夫石”;孤竹山又名洞山,位置在卢龙县西北;首阳山又名阳山,位置在卢龙县东南,二山并非同一座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李氏朝鲜 燕行录》 辽东 京津
下载PDF
“心存即为乡”:清代朝鲜使者对“高丽铺”历史的构建
5
作者 黄普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63,共9页
"高丽铺"是明清时期朝鲜朝贡路上的一个村落。朝鲜使者只要路经此地,便会留下记录。最初,高丽铺在朝鲜人的笔下,只是他们用以寄托怀乡之情的对象;之后,其与朝鲜的关系却一步步地被确认和强化,以致最终成为了朝鲜使者心目中&qu... "高丽铺"是明清时期朝鲜朝贡路上的一个村落。朝鲜使者只要路经此地,便会留下记录。最初,高丽铺在朝鲜人的笔下,只是他们用以寄托怀乡之情的对象;之后,其与朝鲜的关系却一步步地被确认和强化,以致最终成为了朝鲜使者心目中"中原中的朝鲜"、"异域中的故乡"。然而,这不过是几代朝鲜人集体虚构出来的"历史记忆"而已,并非历史事实。透过此一虚构过程,我们可以把握朝鲜人在明清易代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愿望、想象等思想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使者 燕行录》 高丽铺 还乡河
下载PDF
清代辽西地区沙尘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被引量:1
6
作者 关亚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依据清代朝鲜贡使《燕行录》中有关辽西地区沙尘天气的记载并结合现代气象学知识,初步得知清代辽西地区共发生沙尘天气94次,在对其进行梳理后,既发现这里沙尘天气具有季节上集中性、地带上多发性和周期上变化性的特点,又找寻到冬春季的... 依据清代朝鲜贡使《燕行录》中有关辽西地区沙尘天气的记载并结合现代气象学知识,初步得知清代辽西地区共发生沙尘天气94次,在对其进行梳理后,既发现这里沙尘天气具有季节上集中性、地带上多发性和周期上变化性的特点,又找寻到冬春季的多风与干旱、疏松细软的土质和柳条边外的风沙是导致这里沙尘天气出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辽西地区 沙尘天气 燕行录》
下载PDF
“房子”“帮子”与“高丽棒子”考辨研究
7
作者 谢士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高丽棒子"原即"高丽房子(帮子)",起初并非贬称,只用以称呼高丽或朝鲜的仆役。后由于朝鲜下人的不良行为,逐渐让中国人对朝鲜人产生不好的印象,遂成贬称。比起"房""帮""榜"等,"... "高丽棒子"原即"高丽房子(帮子)",起初并非贬称,只用以称呼高丽或朝鲜的仆役。后由于朝鲜下人的不良行为,逐渐让中国人对朝鲜人产生不好的印象,遂成贬称。比起"房""帮""榜"等,"棒"字的不良成分更浓,故而词形最终落实于"高丽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棒子 帮子 燕行录》 域外汉籍
下载PDF
趙憲《朝天日記》與許篈《朝天記》詞彙比較研究——兼論《燕行録》語言研究之意義
8
作者 謝士華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360-379,共20页
我们從三方面考察了趙憲《朝天日記》與許葑《朝天記》的詞彙差異:一,異文詞彙比较;二、詞囊特點比较;三、對俚俗語言的關注比較。對《燕行録》的語言進行開發利用,既有助於漢語史的研究,也有助於社會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
关键词 趙憲 許篈 燕行録》 語言學
原文传递
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聚落建筑材料与形式
9
作者 黄普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燕行录》相关记载的分析,来探讨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的民居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这一地区内部的各个区域之间,其民居的建筑材料与形式均有所不同;同时,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上述地域及城乡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本文主要通过对《燕行录》相关记载的分析,来探讨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的民居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这一地区内部的各个区域之间,其民居的建筑材料与形式均有所不同;同时,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上述地域及城乡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的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行录》 聚落 建筑材料 建筑形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