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先秦诸子的繁盛与两汉诸子的衰落 被引量:1
1
作者 巩玉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48-49,共2页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诸子之学在经历了先秦空前的繁盛之后,于两汉走向没落。诸子学之所以衰落于汉代,统治阶级的好尚与子学的盛极必衰是主要原因,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qu...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诸子之学在经历了先秦空前的繁盛之后,于两汉走向没落。诸子学之所以衰落于汉代,统治阶级的好尚与子学的盛极必衰是主要原因,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个方面上的刺激,最终导致了诸子之学不可挽回的没落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独尊儒术 诸子 繁盛 衰落
下载PDF
“独尊儒术”与儒学传播形态的转变
2
作者 孙顺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14,共7页
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结果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是儒学与权力结合的标志,由此导致了儒学传播形态的转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尊儒术 传播形态 儒学 《春秋》 罢黜百家 历史意义 汉武帝 董仲舒
下载PDF
汉代“独尊儒术”的理论先声——再论《新语》之于“独尊儒术”的重要性
3
作者 徐平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0,共3页
其实汉初儒学并非在野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已与王权结盟,武帝时其独尊地位只不过是这种结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陆贾的《新语》起了重要作用:它在汉代率先尝试以儒学统一思想,以巩固大一统封建王权;率先尝试儒学信仰化,以使之成为王权政... 其实汉初儒学并非在野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已与王权结盟,武帝时其独尊地位只不过是这种结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陆贾的《新语》起了重要作用:它在汉代率先尝试以儒学统一思想,以巩固大一统封建王权;率先尝试儒学信仰化,以使之成为王权政治合法性的宇宙论终极依据;率先尝试儒学儒术化,以使之成为王权政治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率先尝试儒学制度化,以使之与王权结盟并以制度化的形式稳定下来。董仲舒正是沿着《新语》的路子,使"独尊儒术"得以完成,故《新语》实是汉代"独尊儒术"的理论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贾 《新语》 “独尊儒术 理论先声
下载PDF
试论汉代“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
4
作者 吴希曾 《北方论丛》 1985年第5期24-30,共7页
汉代“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决策。对后世影响颇深,可以说是贯彻封建社会的始终。本文主要就“独尊儒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以研讨。具体分为五个问题加以剖析论述:
关键词 “独尊儒术 教育政策 汉代 中国历史 后世影响 封建社会
下载PDF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再辨析
5
作者 董金裕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6,47,共5页
董仲舒并未如俗论所言,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最早提到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说相关的论述者为班固,是因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讲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从以下四方面可以澄清误解,还原学术... 董仲舒并未如俗论所言,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最早提到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说相关的论述者为班固,是因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讲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从以下四方面可以澄清误解,还原学术史的真相:与董仲舒关系密切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述及此事;《汉书•艺文志》认为诸子属六经之支与流裔;终两汉之世诸子并未废绝;董仲舒思想已融汇诸子百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 “表章六经 推明孔氏” 《史记》 诸子百家
下载PDF
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
6
作者 张国刚 《决策探索》 2018年第3期76-77,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势的变化,治国之道、化民之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做到张弛有度、刚柔兼济、礼法合治、德刑并用,考验着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
关键词 “独尊儒术 汉武帝 治国之道 与时俱进 德刑并用 治理能力 政治智慧 执政者
下载PDF
“酷吏政治”与“独尊儒术”--汉武帝治国政策审辨
7
作者 徐灿华 葛俊超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第11期1-4,共4页
中学教材的传统观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时的基本国策。查阅史料,发现此说值得商榷。汉武帝延续了自秦至汉初的文法吏治国策略,并因统治需要而将其进一步发展为"酷吏政治"。汉武帝"崇儒"之举... 中学教材的传统观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时的基本国策。查阅史料,发现此说值得商榷。汉武帝延续了自秦至汉初的文法吏治国策略,并因统治需要而将其进一步发展为"酷吏政治"。汉武帝"崇儒"之举,仅停留在"缘饰"层面。昭宣以后,随着儒生积极参与政治及文法吏儒生化,文法吏与儒生趋向合流,古代国家治理"刑德并用"的基本模式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酷吏政治” “以儒饰法” “独尊儒术 汉家制度
下载PDF
汉代真的“独尊儒术”吗?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朴民 《文史天地》 2017年第10期1-1,共1页
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日起,儒学成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思想。然而,儒学名义上虽然取得了至尊的地位,但是,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贯彻往往要打上很大的折扣。汉代统治者轰轰烈烈的尊孔崇儒... 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日起,儒学成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思想。然而,儒学名义上虽然取得了至尊的地位,但是,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贯彻往往要打上很大的折扣。汉代统治者轰轰烈烈的尊孔崇儒之举,更多的是做表面文章而已,汲黯批评汉武帝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道出了这层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尊儒术 汉代 罢黜百家 统治思想 西汉王朝 政治生活 汉武帝 董仲舒
原文传递
制礼作乐: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最显著表现
9
作者 冯一下 《中学历史教学》 2012年第4期82-84,共3页
汉武帝登极之初,即表现出重视儒学和重用儒生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接受董仲舒对策后,他更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基本国策。既是基本国策,自然就不会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一定要通过措施去贯彻落实.从而让头脑中尊崇儒术的... 汉武帝登极之初,即表现出重视儒学和重用儒生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接受董仲舒对策后,他更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基本国策。既是基本国策,自然就不会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一定要通过措施去贯彻落实.从而让头脑中尊崇儒术的意识具体地表现出来。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从政策、措施和行为来看,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表现在启用儒生(举孝廉茂才等)、立《五经》博士、兴办太学、制礼作乐等方面。那么,相较而言,在以上几个方面中.哪个方面的表现最为显著?对此,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尊儒术 制礼作乐 汉武帝 基本国策 政治态度 思想倾向 罢黜百家 主要表现
原文传递
从“黄老刑名之学”到“独尊儒术”——西汉学术思想之变迁
10
作者 王珺 《中学历史教学》 2007年第11期18-19,共2页
在任何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思想都是关系到其政权存亡兴替的重要因素。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西汉时期的思想学术不仅对当时的政权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在整个古代思想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学术思想 西汉时期 “独尊儒术 变迁 刑名 黄老 政权建立 中国古代史
原文传递
“独尊儒术”思想在汉武帝时确立的原因
11
作者 赵后兴 辛志强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5年第6期46-47,共2页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大一统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其间,政治上的统治思想曾一再变更,直到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才被确立下来,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到社会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大一统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其间,政治上的统治思想曾一再变更,直到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才被确立下来,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到社会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这种思想在汉武帝时得以确立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尊儒术 汉武帝 原因 封建社会 统治思想 中国历史 正统思想 大一统
原文传递
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
12
作者 张国刚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14期38-38,共1页
汉武帝时,“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使得“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因此,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那么,“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关键词 “独尊儒术 汉武帝 董仲舒 孔子 法度
原文传递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真相
13
作者 韩兆琦 《书摘》 2018年第3期14-17,共4页
由于汉武帝一朝尊儒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始于建元元年(前140),终于元狩元年(前122),前后经历了长约十八年的历程,使得尊儒活动与这一期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纠结在一起,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局面。
关键词 “独尊儒术 汉武帝 真相 政治斗争
原文传递
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
14
作者 张国刚 《意林文汇》 2018年第4期120-121,共2页
班固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汉武帝当朝大臣汲黯却当面批评自己的“老板”:“内多欲而外饰仁义!”搞得汉武帝十分尴尬,“默然良久”。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汲黯这家伙太粗暴了!
关键词 汉武帝 “独尊儒术 “老板” 班固
原文传递
儒学独尊与西汉时期的目录事业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志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汉代是儒学独尊的时代,儒家经学成为统治者的最高教条,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这种文化专制政策对刘向、刘歆和班固的目录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所编撰的目录学著作——《别录》、《七略》和《汉书·艺文志》是在“独尊儒... 汉代是儒学独尊的时代,儒家经学成为统治者的最高教条,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这种文化专制政策对刘向、刘歆和班固的目录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所编撰的目录学著作——《别录》、《七略》和《汉书·艺文志》是在“独尊儒术”大环境下产生的。编纂理论、观点乃至方法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独尊儒术 目录事业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的理性连接——论语文教材编排与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怡 彭冠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4,共3页
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个主题在理论上其实无须论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片古老国度,上下五千年来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里,体现在言谈举止间。然而,与“独尊儒术”的年代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 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个主题在理论上其实无须论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片古老国度,上下五千年来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里,体现在言谈举止间。然而,与“独尊儒术”的年代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必然要求当代中国人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理性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现代人 教材编排 连接 理性 语文 “独尊儒术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孟子是怎样成为“亚圣”的?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一下 《文史杂志》 2013年第2期60-62,共3页
有人认为,战国末年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已享有“亚圣”尊号。也有人说,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孟子戴上了“亚圣”桂冠,“孔孟之道”成为儒学亦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代名词和同义语。其实,这都是想当然的说法,孟子真正... 有人认为,战国末年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已享有“亚圣”尊号。也有人说,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孟子戴上了“亚圣”桂冠,“孔孟之道”成为儒学亦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代名词和同义语。其实,这都是想当然的说法,孟子真正成为“亚圣”是在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此时,孟子去世已1800多年了。这就是说,实现从平民思想家到“亚圣”的角色转换,孟子花了180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独尊儒术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 孔孟之道 公元前 汉武帝 同义语
下载PDF
中国经学的历史(论纲)
18
作者 朱维铮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1,共3页
"五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政治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对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几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 "五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政治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对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几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因此,2009年7月27日,国家汉办在北京召开了以重新编译、传播中国儒家文化原典为宗旨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这标志着中外学者合作开展"五经"多语种译本的翻译工作正式启动。会议由国际著名汉学家施舟人教授主持,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知名汉学家,在会议期间研讨了"五经"的翻译体例、底本、出版等问题,并分别就相关的内容作了发言。以下选登部分知名专家的与会发言,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学 历史 “独尊儒术 儒家著作 科举制度 汉武帝 “经” 主张
下载PDF
中国传统媒介文化结构的近代转型
19
作者 宋若涛 《学语文》 2010年第5期33-33,共1页
从西汉“独尊儒术”思想的实施,到明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想的出现.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已经在中国延续了两下多年。
关键词 近代转型 文化结构 传统媒介 中国 “独尊儒术 “西学东渐” 儒家学说 明清时期
下载PDF
老子语言文化遗产的研究及价值
20
作者 王振顶 《华夏文化》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老子诞生于河南省周口市的鹿邑,是我国第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思想早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社会中,由于“独尊儒术”,老子文化在很多时候是被冷落或忽略的,... 老子诞生于河南省周口市的鹿邑,是我国第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思想早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社会中,由于“独尊儒术”,老子文化在很多时候是被冷落或忽略的,尤其在社会动荡之时,人们更无心情“无为而治”,客观而言,老子的思想更多适合于繁盛之世。对老子文化研究掀起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文化的空前繁荣,也带动了中国与全世界对老子文化的研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美国《纽约时报》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老子思想 20世纪8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道德经》 价值 语言 “独尊儒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