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其新“现代性”呈现 |
刘方平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
2024 |
0 |
|
2
|
人文学及其“现代性”命运 |
万俊人
|
《东南学术》
|
2003 |
13
|
|
3
|
《他们》:未完成的诗歌“现代性” |
胡友峰
余海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4
|
对话∶“中国性”与“现代性”——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话语选择 |
殷国明
何雪英
胡顺琼
华金余
崔良乐
王美云
张雯
赵双花
周红兵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6
|
|
5
|
职业院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专业群的“现代性”认识 |
姜汉荣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6
|
从“亲民”到“新民”:也谈宋明儒学中的“现代性”精神 |
郭晓东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7
|
“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
张颐武
|
《战略与管理》
CSSCI
|
1994 |
41
|
|
8
|
徘徊于文本内外的“现代性”——北京时期的鲁迅与鲁迅的文学北京 |
姜异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9
|
“现代性”的建构与支配 读罗芙芸的《卫生的现代性》 |
王建民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0
|
晚清小说“现代性”一解 |
杨联芬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1
|
波德莱尔诗歌中的“现代性意义危机”及其救赎方式 |
钟丽茜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2
|
两种伟大与两种激情——“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耿传明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3
|
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
陈旭光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9
|
|
14
|
在瞻望黄金世界中迷失现在——读解《洼地上的“战役”》兼及17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
刘保昌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5
|
主体意识、“现代性”反思、纪实的“表现”和“抽象”——关于宁瀛的《夏日暖洋洋》 |
陈旭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6
|
“现代性”批评话语的反思与重构——兼评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
张德明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 |
王德胜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8
|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社会思潮 |
王健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9
|
生态伦理超越“现代性”道德话语的幸福之路 |
张彭松
袁玖林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2
|
|
20
|
“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构建史的核心话语 |
王晓初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