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苏中报》“现实”副刊看党报的舆论宣传策略
1
作者 谢鹏鹏 《新闻前哨》 2024年第18期62-65,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苏中报》作为抗战时期中共苏中区党委机关报,舆论引导作用显著。特别是其“现实”副刊,通过辛辣的现实选题、平实的话语和灵动的木刻版画,察实情、讲实话、活实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苏中报》作为抗战时期中共苏中区党委机关报,舆论引导作用显著。特别是其“现实”副刊,通过辛辣的现实选题、平实的话语和灵动的木刻版画,察实情、讲实话、活实景,于抗战中进行着真实的现实书写。该副刊融合了党性、群众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不仅为当时的抗战舆论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时代党报副刊在舆论宣传方面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中报》“现实”副刊 舆论宣传 抗战 党报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德煌 陈红升 张毅翔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为出发点,对当前人们的客观存在方式、特点规律等进行理论反思。当前,数字信息环境是“现实的人”存在发展的主要实践空间,其时空维度的非线性拓展加剧了...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为出发点,对当前人们的客观存在方式、特点规律等进行理论反思。当前,数字信息环境是“现实的人”存在发展的主要实践空间,其时空维度的非线性拓展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发展须适应信息时代的环境变迁,在价值引领、内容甄别、规律探索、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发挥其在信息虚拟空间领域的“生命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数字信息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进路:哲学前提、理论图谱与现实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涂志明 王亦然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逻辑结构上,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前提的。马克思在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本体论的基础上,指出文化是由“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所塑造的,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又会对实践产生反作用,并对个...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逻辑结构上,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前提的。马克思在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本体论的基础上,指出文化是由“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所塑造的,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又会对实践产生反作用,并对个人、社会、国家构成重要影响。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观点、立场和方法,重视“现实的个人”的实践,形成了其文化思想的哲学前提,进而在把握文化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出文化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保障、发展方式、发展使命、发展动力等方面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正确的、科学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现实的个人”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体虚无”论及其规正理路——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视域的考察
4
作者 赵华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55-63,共9页
“现实的人”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立论基础与内核,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以主体形式存在,包括以下三种基本形态:一是作为“个体主体”的存在;二是作为“群体主体”的存在;三是作为“类主体”的存在。历史虚无主义“主... “现实的人”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立论基础与内核,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以主体形式存在,包括以下三种基本形态:一是作为“个体主体”的存在;二是作为“群体主体”的存在;三是作为“类主体”的存在。历史虚无主义“主体虚无”就是对“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三种样态的虚无化,导致“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角色与价值判断能力不断弱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主体虚无”论的危害在于造成个体价值错位、消解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影响人类交往秩序。因此需要从技术、制度和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彻底批判与规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历史虚无主义 主体虚无 唯物史观
下载PDF
试论“现实的个人”的基本内涵——基于对“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个人的存在”论断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解析
5
作者 蒋云鑫 《理论导刊》 2024年第9期104-110,共7页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经典论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角度揭示了“现实的个人”的基本内涵: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存在之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经典论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角度揭示了“现实的个人”的基本内涵: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存在之基,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及其衍生的社会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只能通过革命实践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把握人所处的活生生的现实,彰显并实现人的本质,通过无产阶级实践促成人的普遍解放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资本论》中“现实的人”概念的叙述呈现
6
作者 胡中书 《文教资料》 2024年第13期27-29,33,共4页
“现实的人”的概念在《资本论》中得到了系统具体的理论阐释与实证演绎。从具体历史的叙述逻辑和话语表达来看,《资本论》从哲学领域确证了“现实的人”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之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揭示了“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从... “现实的人”的概念在《资本论》中得到了系统具体的理论阐释与实证演绎。从具体历史的叙述逻辑和话语表达来看,《资本论》从哲学领域确证了“现实的人”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之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揭示了“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从叙述题旨来看,《资本论》从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出发,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命运,指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悲惨命运和实现解放的现实道路,这一内容的详细展开既是对“现实的人”概念基本内涵的科学实证,又在对工人命运的关注中映射出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现实的人” 具体历史 人的解放
下载PDF
理解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
7
作者 雷东东 陈杰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5-38,共4页
自从思辨哲学革命之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重要性。他们都将人的完整本质作为他们一生哲学追求的核心,并从整体的角度来探索人的完整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展现了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的人... 自从思辨哲学革命之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重要性。他们都将人的完整本质作为他们一生哲学追求的核心,并从整体的角度来探索人的完整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展现了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并重新阐释了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 马克思 “现实的个人”
下载PDF
“体”与“用”、“工具”与“价值”、“文本”与“现实”——三对基本概念思辨与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建构的逻辑和结构
8
作者 朱橙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
建构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所生产的关于人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解决中国现实矛盾及特定问题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对完整的知识和理论”。在当下的学术生态下,这种知识和理论的生产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中与西、古与今... 建构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所生产的关于人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解决中国现实矛盾及特定问题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对完整的知识和理论”。在当下的学术生态下,这种知识和理论的生产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中与西、古与今、理论与现实三大基本关系的交织。而对这三大基本关系的梳理与辨析,可以说是目前建构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所亟需进行的前提性工作。本文通过对“体”与“用”、“工具”与“价值”、“文本”与“现实”三对概念的思辨,尝试从宏大叙事的角度理清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建构的逻辑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设计艺术学术体系 “体”与“用” “工具”与“价值” “文本”与“现实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探析
9
作者 高雪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2934-2939,共6页
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人”、费尔巴哈“直观的自然人”、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摆脱了抽象的人的局限从而转向了“现实的个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现实的个人... 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人”、费尔巴哈“直观的自然人”、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摆脱了抽象的人的局限从而转向了“现实的个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现实的个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四大特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现实的个人”核心思想对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The criticism of Hegel’s “self-conscious man”, Feuerbach’s “intuitive natural man” and Stirner’s “the only one”, Marx and Engels gradually got rid of the limitation of abstract man and turned to the “real individual”. In the German Ideology, Marx and Eng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history, elaborated that the “real individual” is the product of nature, the subject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man in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man who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core idea of “realistic individual” still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promoting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现实的个人”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研究
10
作者 胡伟宁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81-84,共4页
关于“人”的问题在哲学界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扬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并从自然、实践、社会和历史四个方面对“现实的个人”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提出“现实的个人”既是从事实践的主体,又是一... 关于“人”的问题在哲学界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扬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并从自然、实践、社会和历史四个方面对“现实的个人”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提出“现实的个人”既是从事实践的主体,又是一个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发展起来的生命体。“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人的本质 批判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现实的人”思想探赜
11
作者 叶尔那尔·塔勒哈提别克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7期46-48,共3页
恩格斯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现实的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关切的理论焦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阐释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真正共同体”以及如何构建“真正共同体”,从而形成了符合人类社会演进... 恩格斯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现实的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关切的理论焦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阐释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真正共同体”以及如何构建“真正共同体”,从而形成了符合人类社会演进形态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即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交往活动促进共同体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石,因此“现实的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和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
12
作者 赵申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3035-3040,共6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以鲍威尔、费尔巴哈以及施蒂纳为代表青年黑格尔学派的人学思想进行批判性分析,进而从自然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四个方面阐释“现实的人”思想的基本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马克思“现实的人”思...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以鲍威尔、费尔巴哈以及施蒂纳为代表青年黑格尔学派的人学思想进行批判性分析,进而从自然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四个方面阐释“现实的人”思想的基本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对我们当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In the “German ideology”, Marx mad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human thought of the young Hegel school represented by Powell, Feuerbach and Stirner, and then explain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real man” thought from four aspects: naturalness, practicality,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Fi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at Marx’s “realistic man” though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u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现实的人”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现实的人”思想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13
作者 赵丹 《黑龙江史志》 2024年第1期117-119,共3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在批判哲学家们“宗教上的人”思想和费尔巴哈“类”的人的思想的基础上,将人从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的抽象的思想抽离到现实之中,并且把人定义为“现实的人”。深入剖析“现实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在批判哲学家们“宗教上的人”思想和费尔巴哈“类”的人的思想的基础上,将人从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的抽象的思想抽离到现实之中,并且把人定义为“现实的人”。深入剖析“现实的人”的深刻内涵,对于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关注教育对象的需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具有引导和指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费尔巴哈 “现实的人”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的个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国富 孙金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9,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深刻论述了"现实的个人"这个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把握其"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对我们深刻理解和实践以人为...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深刻论述了"现实的个人"这个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把握其"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对我们深刻理解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现实的个人”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现实”的诞生——再论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本文将瞿秋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成果——《"现实"》一书与俄文原刊《文学遗产》进行了宏观比对,并结合时代语境和其他文献,着重分析了瞿秋白在建构《"现实"》一书中所体现的主动性,认为瞿秋白在其... 本文将瞿秋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成果——《"现实"》一书与俄文原刊《文学遗产》进行了宏观比对,并结合时代语境和其他文献,着重分析了瞿秋白在建构《"现实"》一书中所体现的主动性,认为瞿秋白在其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译述活动中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文化斗争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现实”》 《文学遗产》 译介 中国化
下载PDF
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绥生 高凤香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4-79,共6页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宗旨。要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宗旨。要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有助于确立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能够使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得以合乎逻辑地展开,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性动因,同时也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体系 逻辑起点 “现实的人”
下载PDF
“现实的个人”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晓臻 段木 《天府新论》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效率和公平无法统一起来,这在西方被称为社会科学中的“斯芬克斯之迷”。其实,效率和公平的对立来源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预设不能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人。按照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效率在终极意义上是个人能力(创造性)... 效率和公平无法统一起来,这在西方被称为社会科学中的“斯芬克斯之迷”。其实,效率和公平的对立来源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预设不能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人。按照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效率在终极意义上是个人能力(创造性)的发展和发挥,公平在其终极意义上是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发挥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两者是历史地统一的,统一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理性人 “现实的个人” 唯物史观
下载PDF
“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及其与历史维度的关系 被引量:32
18
作者 邓晓臻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但是,“现实的个人”不仅有其历史维度,也有其人本维度。尽管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历史,但是“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但是,“现实的个人”不仅有其历史维度,也有其人本维度。尽管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历史,但是“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与其历史维度是密切联系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唯物史观 人本维度 历史维度 历史主义
下载PDF
“现实的人”的异化及其扬弃——《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异化思想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长太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感性活动"的新视角,将人看作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并深入到"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中去考察人的异化,从...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感性活动"的新视角,将人看作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并深入到"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中去考察人的异化,从而揭示人的异化产生的根源,即强制分工。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即物质交往中的异化和精神交往中的异化,并最终指出人类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即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感性活动” 异化 扬弃
下载PDF
重构基于“现实”假设的决策理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丽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48-52,共5页
决策者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只是人类的理性本性之所在,决策者在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下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只是决策者价值判断准则体系中一部分,尤其在纯经济决策中,经济利益是价... 决策者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只是人类的理性本性之所在,决策者在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下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只是决策者价值判断准则体系中一部分,尤其在纯经济决策中,经济利益是价值的主体,但并不排除其它非理性价值因素对决策者价值判断的影响。现实的决策价值准则体系既包含理性的经济利益,也包含非理性的情感偏好、习俗、文化、宗教等因素;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既包含理性认知能力又包含非理性认知能力。理性认知能力不仅是有限的(西蒙的假设),而且还是动态变化的。非理性认知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性决策不可或缺的要素,与理性认知能力一样,非理性认知能力也具有变量特征,它同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基于“现实”假设的决策理论,遵循受现实约束条件限制的最大化原则,决策价值准则体系既包含经济理性,又包含其它非理性因素,决策思维方式既包含理性的逻辑思维又包含非理性的感性思维,基于“现实”假设的决策理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非理性 “现实”假设 决策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