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年“生态圈与人类文明”的研讨——2002年“生态圈与人类文明”国际论坛(中国·肇庆)综述
1
作者 庄伟光 黄晓慧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166-168,共3页
关键词 2002年 “生态圈与人类文明” 国际论坛
下载PDF
2002年“生态圈与人类文明”国际论坛综述
2
作者 庄伟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2002年 “生态圈与人类文明” 国际论坛 综述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的民族生态文化叙事——以贵州松桃桐壳碱面为个案
3
作者 龙金菊 刘剑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8,共9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有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逻辑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明新形态。它既是宏大的战略命题,也是微观的生活命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离不开深厚的民族生态文化根...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有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逻辑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明新形态。它既是宏大的战略命题,也是微观的生活命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离不开深厚的民族生态文化根基。从贵州松桃桐壳碱面的历史发源、生产流程、多元价值及其变迁、生态文明叙事逻辑研究发现,其从构思生产到加工完成实现了传统技艺与自然物之间的有效关联,是民族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典型。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生态文化叙事中,体现为基因凝淀、价值传承、形态超越的价值演绎,是一种必要的研究范式,值得挖掘与研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提供深厚的民族生态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民族生态文化 传统手工艺 生态文明 桐壳碱面
下载PDF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向度
4
作者 李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2,共8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新形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三个方面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图式”:提升自然要素的生产能力,重塑低碳循环的生产体系,创造技术正义的生产条件,重构了一种超越资本逻辑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推动人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新形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三个方面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图式”:提升自然要素的生产能力,重塑低碳循环的生产体系,创造技术正义的生产条件,重构了一种超越资本逻辑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推动人与自然的交往复归“生命共同体”、个体交往走向“真正的共同体”、世界交往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了超越利己主义的和谐社会关系;把人从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提升人们满足真实需要的获得感、享受健康生活的幸福感以及充实闲暇时间的意义感,塑造了超越消费主义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产方式 共同体 美好生活
下载PDF
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维探赜
5
作者 李才华 朱红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沃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底色,更基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权责共担的生态价值旨趣,展现出深厚的生态正义伦理向度。从生成理路看,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折射出深刻的学理厚度... 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沃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底色,更基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权责共担的生态价值旨趣,展现出深厚的生态正义伦理向度。从生成理路看,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折射出深刻的学理厚度、现实意蕴、实践支撑与世界情怀;从核心内涵看,在生态正义视域下,理想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包括和谐、自由、公平、合作等理念特质;从路径指向看,要从发展正义、民本正义、权责正义、国际正义等维度推动人类文明向全面、包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成理路 核心内涵 路径指向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读龙其林《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
6
作者 李珂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跨文化观照逐渐成为新趋势。《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以下简称《生态中国》)一书,系统分析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与西方生态文化、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美学角度考察了中...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跨文化观照逐渐成为新趋势。《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以下简称《生态中国》)一书,系统分析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与西方生态文化、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美学角度考察了中西生态文学的异同,突破了以往中国生态文学研究过于倚重西方理论资源和单一讨论文学作品思想主题的局限。《生态中国》视野宏阔,材料丰富,观点深刻,立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视角审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独特性,对于推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学 跨文化研究 生态批评
下载PDF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7
作者 雷明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第5期34-36,共3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关键词 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和谐 人类文明 社会形态 基本宗旨 深入推进
下载PDF
超越资本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场域中的生态文明 被引量:1
8
作者 姬全生 《理论导刊》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资本逻辑的“肆意横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阈限守护”是横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两者之间存在着资本逻辑的剥夺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享性、资本逻辑的逐利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资本逻辑的短视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等现实矛... 资本逻辑的“肆意横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阈限守护”是横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两者之间存在着资本逻辑的剥夺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享性、资本逻辑的逐利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资本逻辑的短视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等现实矛盾。人类文明新形态场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臣服于资本逻辑并与之“合谋同心”,也不能全然跳脱资本逻辑而与之“无相往来”。为此,需要在价值取向上处理好批判资本与鉴纳资本的关系,在实践理路上处理好利用资本与规制资本的关系,在发展方向上处理好驾驭资本与超越资本的关系,从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本逻辑的“辩证互动”中,破解“西方中心主义”的分裂致因,摆脱全球生态保护的“公地悲剧”,成功开辟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超越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的生态维度——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在生态维度的现实内涵、建设路径与实践遵循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晨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这一重要论断中,关于生态维度的论述对于当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生态维度的现实...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这一重要论断中,关于生态维度的论述对于当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生态维度的现实内涵、建设路径以及实践遵循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索如何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
10
作者 夏萌梵 王凤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3,共7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即五大文明实践探索的集中概括。贵州在统筹协调五大文明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优势把生态文明摆在突出发展地位,取得丰硕生态文明建设经...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即五大文明实践探索的集中概括。贵州在统筹协调五大文明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优势把生态文明摆在突出发展地位,取得丰硕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说明,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以五大文明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总体战略布局,是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明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论析
11
作者 李飞虎 齐卫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3,199,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之一。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紧密交织在一起,这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机理。西方式现代化暴露出的各种弊端阻碍了人类文明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之一。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紧密交织在一起,这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机理。西方式现代化暴露出的各种弊端阻碍了人类文明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行动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世界现代化遵循正确方向和沿着健康道路向前推进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的理论依据——基于《自然辩证法》文本的考察
12
作者 万舒全 赵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共6页
生态文明之思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过程的实然向度,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成为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然之维。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健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和推动生态... 生态文明之思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过程的实然向度,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成为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然之维。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健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和推动生态问题全球治理四个维度。《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关于自然界的先在性与整体性、劳动要遵循自然规律、资本主义反生态批判、生态劳动的社会性等生态思想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阐明《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之间的思想关联对于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自然辩证法》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从人类文明发展看区域阻滞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伟 张良成 +1 位作者 江伟 田玉科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61-564,共4页
一、人类文明发展简史和对疼痛的认知人类社会发展最早期的原始社会可能长达二三百万年,这一阶段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用火,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只用了几千年,这一阶段农业快速发展,解决了粮... 一、人类文明发展简史和对疼痛的认知人类社会发展最早期的原始社会可能长达二三百万年,这一阶段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用火,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只用了几千年,这一阶段农业快速发展,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人类发明了文字,之后数学、天文学、医学、宗教和哲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 区域阻滞技术 麻醉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与话语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庆亮 严功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2,共10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要使其科学内涵与世界意义在国际社会获得准确理解与广泛认同,必须加强国际传播工作。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需要在精准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要使其科学内涵与世界意义在国际社会获得准确理解与广泛认同,必须加强国际传播工作。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需要在精准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并从话语构建、话语转换和话语传播三个向度入手,反思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提高中国价值理念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国际传播 话语实践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力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娟 詹志华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史。党的领导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方向、激发动力、凝聚力量,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均衡性、主体性、民族性。近代以来,中国共... 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史。党的领导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方向、激发动力、凝聚力量,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均衡性、主体性、民族性。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断适应人民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铸就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新辉煌。百年实践,中国共产党注重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保证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方向,开创了世界文明形态的新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类文明新形态 引领力量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系统性深刻思考提出的极富创见性的全新系列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系统性深刻思考提出的极富创见性的全新系列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扬弃和超越,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实践、理论及发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哲学基本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宏政 任春雨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对人类文明形态演进加以反思会提出如下三个问题: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文明向何处去?这是对人类这一物种的终极性追问。与此三个问题相关的哲学反思分别形成了人类文明形态演进中的世界观问题、人类观问题和文明观问题,三者构成... 对人类文明形态演进加以反思会提出如下三个问题: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文明向何处去?这是对人类这一物种的终极性追问。与此三个问题相关的哲学反思分别形成了人类文明形态演进中的世界观问题、人类观问题和文明观问题,三者构成了理解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哲学基本问题。其中,“世界向何处去”是世界观问题;“人类向何处去”是人类观问题;“文明向何处去”是文明观问题。“三观”的不同决定了世界历史书写范式的不同,也给人类命运提供了不同的图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批判了唯心论和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人类观和文明观,同时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类观和文明观。凭此“三观”,马克思对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做出了全新的理解:人类作为世界历史的主体,通过对世界历史客观规律的认识,建构一种普遍的生产关系,把人类带入共产主义文明形态,从而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形态演进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
下载PDF
试论黄河文化对当前人类文明跃升的价值贡献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玉刚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重要表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重要特征与文化特质。黄河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推进...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重要表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重要特征与文化特质。黄河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理论思想资源。黄河文化在我们的血脉与文脉传承中,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所依托的重要力量。黄河文化多元一体的“大一统”观念与和合的文化理念追求,对于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并形成民族国家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黄河文化所孕育的包容性理念与和平价值追求,为新时代语境下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对当前人类文明跃升有着重要的方向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人类文明跃升 中华文明 文化观 文明理念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定性分析: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1
19
作者 谈传生 王梦婷 胡景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定文明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伟大成果。目前,学术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定文明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伟大成果。目前,学术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理论体系不够全面、研究内容不够深化、研究的学科视角以及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着眼未来,为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应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体系,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研究深度,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科研究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演进逻辑 科学内涵 价值意蕴 研究展望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合理性和道义价值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祖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客观的、自然的、辩证历史过程,又是基于实践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中国式现代性逻辑的自我生成、确立与证成的过程。作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合法性、正当性理据的探寻、辩护与有效诠释,中...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客观的、自然的、辩证历史过程,又是基于实践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中国式现代性逻辑的自我生成、确立与证成的过程。作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合法性、正当性理据的探寻、辩护与有效诠释,中国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中国逻辑,从立场、宗旨、逻辑和根本价值目标等方面根本有别于西方现代化。其话语表达一旦生成,就会自然地嵌入某种自主性的历史进步历程,起到其内在的规约性、引领性。中国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中国逻辑之理论纲领的确立,是典范性模式、道路意义上社会现代化成功实践的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要素和基本构成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现代化何以可能的价值理念纠偏与价值基础重置;二是通向人类现代化正道和文明新道的合理性价值实践和价值目标的变革;三是“现代化多元主体并生共在”视域内人类新型现代化模式及其多元差异主体并生共在场域价值塑造。这三个方面核心要素的有机整合与良性互动,勾勒出了“中国式现代性”或“现代性中国逻辑”的基本结构和内在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存论智慧 中国现代性 实践合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