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镜头对准电影自身——贾樟柯《江湖儿女》的元电影性质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延永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4,共3页
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是中国电影史上非常少见的、具有元电影性质的影片,它的影像符号呈现出极强的内指性和自反性。主要表现在:影片通过拍摄介质混杂使用对电影技术发展进行反思、通过影片互文实现一种反身化叙事以及通过监控镜头... 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是中国电影史上非常少见的、具有元电影性质的影片,它的影像符号呈现出极强的内指性和自反性。主要表现在:影片通过拍摄介质混杂使用对电影技术发展进行反思、通过影片互文实现一种反身化叙事以及通过监控镜头的插入致敬"电影眼"理论。当绝大多数导演将镜头对准市场的时候,贾樟柯却将镜头对准电影自身,这不仅体现了贾樟柯电影本体意识走向成熟,同时也彰显其作为独立电影人的文化自危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儿女》 电影 拍摄介质 互文性 “电影眼”
下载PDF
从“纪录片”到“电影共产主义”:论维尔托夫的“客观论”电影美学
2
作者 张猛 《外国美学》 2022年第2期124-140,共17页
作为电影先锋派的代表,维尔托夫以“电影眼”的相关理论重新定义了纪录片叙事中的“客观论”美学。这种“客观论”促使他将革命和社会建设视为绵延的动态过程。他借助独特的剪辑,不注重“效果”而是侧重于呈现客观“事实”,借鉴构成主... 作为电影先锋派的代表,维尔托夫以“电影眼”的相关理论重新定义了纪录片叙事中的“客观论”美学。这种“客观论”促使他将革命和社会建设视为绵延的动态过程。他借助独特的剪辑,不注重“效果”而是侧重于呈现客观“事实”,借鉴构成主义、未来主义等流派的做法,以实现全景敞视的观看。导演将这种“客观拍摄”与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结合,无论是将纪录片视为“无产阶级电影”的基本方法,还是对机器乌托邦和共产主义“新人”的塑造,都隐含了他的思想立场。维尔托夫的“客观论”美学是将唯物主义的思想同电影叙事结合的尝试。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客观论”美学指导下,他的影片再现了“无差别的等价运动”,彰显出集体主义身体的力量和速度,并最终跨越艺术范畴成为朗西埃定义的“电影共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先锋派 吉加·维尔托夫 客观 共产主义 “电影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