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德”“比情”“畅神”——论汉代自然审美观的发展和突破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均平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8,共8页
学术界认为汉代自然审美观无发展或无重要发展的成说值得商榷。全面审视 ,汉代发扬光大了“比德”说 ,提出建构了“比情”说 ,催发萌生了“畅神”说 ,实现了自然审美观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是中国自然审美观发展历史和逻辑链条中不可或缺... 学术界认为汉代自然审美观无发展或无重要发展的成说值得商榷。全面审视 ,汉代发扬光大了“比德”说 ,提出建构了“比情”说 ,催发萌生了“畅神”说 ,实现了自然审美观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是中国自然审美观发展历史和逻辑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或关键组成部分 ,它在一定方面和意义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自然审美观 “比德” “比情” “畅神” 审美模式 文艺创作 诗学思想 哲学思想 思维方式
下载PDF
汉代萌生“畅神”自然审美观刍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均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流行的观点认为,"畅神"说是晋宋以后产生的自然审美观。我们认为,全面考察汉代有关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的时代特点和哲学文化背景,即使依据最严格的标准来衡量,也可以认定汉代已经萌生了"畅神"自然审美观。
关键词 汉代 “畅神” 自然审美观
下载PDF
论宗炳“畅神”说的审美内涵和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世文 《艺术探索》 2008年第5期63-64,共2页
宗炳《画山水序》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山水画论,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基本审美取向。本文主要对其"畅神"说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积淀进行梳理,并对其审美内涵和意义进行挖掘。宗炳提出"... 宗炳《画山水序》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山水画论,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基本审美取向。本文主要对其"畅神"说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积淀进行梳理,并对其审美内涵和意义进行挖掘。宗炳提出"畅神"的艺术审美观,突出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开辟了一条属于艺术的审美道路。对于日益"为物所役"的快节奏时代的人们来说,"畅神"的审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山水序》 自然山水 魏晋玄学 “畅神”
下载PDF
从人物“传神”到山水“畅神”的绘画美学思想探源
4
作者 杨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3期43-46,共4页
"传神"与"畅神"都是在强调静观所得的美,尽管静观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正是把握住了审美的心理特征。人物"传神"和山水"畅神"就是感官的感知和心灵的观照共同发生作用的过... "传神"与"畅神"都是在强调静观所得的美,尽管静观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正是把握住了审美的心理特征。人物"传神"和山水"畅神"就是感官的感知和心灵的观照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神” “传神” 美学思想 山水 人物 绘画 审美体验 心理特征
下载PDF
论宗炳绘画美学之“畅神”说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敏敏 孙晓昕 《戏剧之家》 2021年第5期191-192,共2页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山水画理论著作,文中提出的诸多绘画美学思想为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畅神”说的提出超越了绘画的世俗功利目的和社会道德的约束,促进了绘画个体审美意识的自我觉醒。本文...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山水画理论著作,文中提出的诸多绘画美学思想为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畅神”说的提出超越了绘画的世俗功利目的和社会道德的约束,促进了绘画个体审美意识的自我觉醒。本文从绘画的功能出发,论述宗炳“畅神”说的审美内涵以及促使宗炳提出此观点的因素,进而深入思考“畅神”说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神” 审美内涵 道家思想
下载PDF
由“比德”到“畅神”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伯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66-71,共6页
在我国古代对于自然的审美认识史上,除了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美强调“致用”以外,在先秦、两汉时期流行的是“比德”自然审美观。后来随这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畅神”自... 在我国古代对于自然的审美认识史上,除了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美强调“致用”以外,在先秦、两汉时期流行的是“比德”自然审美观。后来随这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畅神”自然审美观。由“比德”到“畅神”自然审美观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古代的自然审美活动在当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也表现了一些对自然审美方面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神” “比德” 自然审美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 原始社会 两汉时期 审美活动 民族特色
下载PDF
宗炳的“畅神”说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渗透
7
作者 张帅帅 《美术大观》 2015年第5期44-45,共2页
"畅神"一词,最早便出现于宗炳的《画山水序》中。他认为"山水质有而趣灵",正是"畅神"的对象。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要达到"畅神"的视觉盛宴,必定要在"澄怀味象"的审美观照下,通过"... "畅神"一词,最早便出现于宗炳的《画山水序》中。他认为"山水质有而趣灵",正是"畅神"的对象。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要达到"畅神"的视觉盛宴,必定要在"澄怀味象"的审美观照下,通过"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审美表达方式得以呈现。宗炳的"畅神"说映射到山水画创作中就是"物我融合"的美学概念,其对中国抒情写意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抹灭的功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神” 澄怀味象 以形写形 以色貌色 山水画创作
下载PDF
由“畅神”说看文艺欣赏中的感觉、联想与共鸣
8
作者 王晓亮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5-67,共3页
宗炳的"畅神"说一改儒家教化补世的文艺功用论,代之以纯粹的审美功用论,对古代美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还为文艺欣赏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论,从欣赏主体的角度来说就是在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达到共鸣的... 宗炳的"畅神"说一改儒家教化补世的文艺功用论,代之以纯粹的审美功用论,对古代美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还为文艺欣赏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论,从欣赏主体的角度来说就是在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达到共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神” 联想 通感 移情
下载PDF
试论宗炳“畅神”说的美学精神及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丹燕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12期247-248,共2页
宗炳所著《画山水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从哲学和美学角度分析山水画的审美内涵和创作功能的一篇文章,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对"畅神"说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对其体现出的... 宗炳所著《画山水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从哲学和美学角度分析山水画的审美内涵和创作功能的一篇文章,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对"畅神"说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对其体现出的美学精神进行提炼,进而深入思考"畅神"观对当时及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山水序》 “畅神” 美学精神
原文传递
达畅神境界之学者研究
10
作者 彭玉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153,共2页
暨南大学邓乔彬教授去年8月结集出版了近750万字的12卷学术文集,融贯中国古代人文学科多个领域,在较宽广的历史文化视野下探讨传统文艺学科的具体问题,使研究有所拓展,有所深入,得出不少精当见解,为学界关注,认为其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暨南大学邓乔彬教授去年8月结集出版了近750万字的12卷学术文集,融贯中国古代人文学科多个领域,在较宽广的历史文化视野下探讨传统文艺学科的具体问题,使研究有所拓展,有所深入,得出不少精当见解,为学界关注,认为其研究方法值得借鉴。这里从不同论述角度择出中肯者,以概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神” 学者 学术研究 《画山水序》 山水画 博学 宗炳
下载PDF
回归自然 畅神怡情——周石峰的山水画
11
作者 邵大箴 《中国书画》 2014年第9期92-95,共4页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不仅是指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更是指在作品中呈现的耶种超越现实和本体的精神境界,所旧“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山水画的意境,是历代山水画家们追求的最高...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不仅是指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更是指在作品中呈现的耶种超越现实和本体的精神境界,所旧“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山水画的意境,是历代山水画家们追求的最高理想。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艺术创作重在“畅神”“怡情”,山水画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怍思想。之后,唐代张彦远提出了“立意”说;五代利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郭熙提出了“重意”说,认为创作是“意造”的,鉴赏应当“以意穷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家 “畅神” 回归自然 怡情 石峰 传统美学思想 艺术境界 艺术创作
下载PDF
中国绘画的传神与畅神之辩
12
作者 马岩 《戏剧丛刊》 2010年第1期93-95,共3页
魏晋时期,中国绘画理论体系开始建立,其标志就是“神”的概念得以主动地应用于绘画品评与创作。东晋顾恺之、南朝宋宗炳先后提出“传神”、“畅神”两个最具影响的观念,这不仅使绘画理论高度得以飞升,而且,东方独特的审美追求也在... 魏晋时期,中国绘画理论体系开始建立,其标志就是“神”的概念得以主动地应用于绘画品评与创作。东晋顾恺之、南朝宋宗炳先后提出“传神”、“畅神”两个最具影响的观念,这不仅使绘画理论高度得以飞升,而且,东方独特的审美追求也在此时正式开始形成,并日益成熟。“神”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就以极高的频率出现了,如:“神骨”、“风神”、“神骏”、“神品”、“神格”、“神气”、“神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理论 “传神” “畅神” 魏晋时期 审美追求 “神韵” “神” 顾恺之
下载PDF
从哲学到艺术:宗炳对山水“形神”问题的逻辑建构
13
作者 易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10-116,共7页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韵”“趣”“意”而非“形似”为最高审美标准,源头在“形神”问题。“形神”问题经历了从原始宗教到哲学美学的嬗变,至刘宋宗炳始用于阐释山水画的创作与审美。一方面,宗炳的“形神”观建立在佛教的基础之上,将“神...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韵”“趣”“意”而非“形似”为最高审美标准,源头在“形神”问题。“形神”问题经历了从原始宗教到哲学美学的嬗变,至刘宋宗炳始用于阐释山水画的创作与审美。一方面,宗炳的“形神”观建立在佛教的基础之上,将“神”看作是独立于“形”的不灭的抽象精神;另一方面,宗炳通过超功利的“澄怀”和“畅神”将佛教中抽象的形神问题转化为“趣”“灵”“妙”等极富美学意味的山水体验,并且以“写”的方式完成对包含“神”之“形”的感性直观表达,从而开启了形神问题从哲学到艺术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 宗炳 “澄怀” “畅神”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休闲的“境界”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玉勤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10期178-181,共4页
中国是讲究休闲的国度,中国古代蕴含着丰富的休闲思想。把休闲仅仅定位于实用主义层面,无休不闲或只休不闲,只属于休闲的“致用层”,是休闲境界中的较低层次;休闲的“比德层”,注重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以道德内涵、人格蕴藉和... 中国是讲究休闲的国度,中国古代蕴含着丰富的休闲思想。把休闲仅仅定位于实用主义层面,无休不闲或只休不闲,只属于休闲的“致用层”,是休闲境界中的较低层次;休闲的“比德层”,注重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以道德内涵、人格蕴藉和情感寄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相互关联;而休闲的“畅神层”则是一个主体更加自在澄明、更加注重审美情趣和形上哲理意蕴追求的自由审美境界。由“致用”到“比德”再到“畅神”,展现了中国古代休闲的不同境界,折射出古代休闲的追求之路与审美历程,更彰显出华夏民族对于休闲所持有的独特文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 “境界”“致用”“比德”“畅神”
下载PDF
教育智慧:教师诗意的栖居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枬 《社会科学家》 2002年第2期5-9,共5页
教育智慧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意外、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机智;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美好生活及存在意义这一“畅神世界”的执着追求.教育智慧反映了教师的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魅力... 教育智慧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意外、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机智;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美好生活及存在意义这一“畅神世界”的执着追求.教育智慧反映了教师的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魅力,一种追求.它使教师真正体验到教师“为人”的存在,从而获得职业价值的升华.惟此,教师才得以“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机智 教育智慧 “畅神世界”
下载PDF
双柏彝族“三笙”体现的审美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万民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53-57,共5页
任何一种艺术的出现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双柏彝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图腾崇拜使得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形式,影响着这里的彝族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彝族是最善于用歌舞方式追溯自己民族之源的民族之一,双柏彝族的"三笙&q... 任何一种艺术的出现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双柏彝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图腾崇拜使得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形式,影响着这里的彝族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彝族是最善于用歌舞方式追溯自己民族之源的民族之一,双柏彝族的"三笙"舞蹈是彝族先民对自然观、生命观的最初认知方式,同时他们的观念也必然受时代精神的洇育,也同时呈现时代精神的特点、风貌和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量美 独特的纹饰美 “致用”和“畅神”的兼具美
下载PDF
旧瓶装新酒
17
作者 欧来荣 《美术之友》 2008年第2期104-104,共1页
中国的山水画起源于魏晋时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其状,则若伸臂布指。”撇开张彦远只... 中国的山水画起源于魏晋时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其状,则若伸臂布指。”撇开张彦远只是谈到山水画的技法,而没有谈到对山水审美的主体意识(即“畅神”)和形而上的“道”(即“山水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画山水序》 魏晋时期 山水画 “畅神” 主体意识 山水审美 张彦远
下载PDF
对“发愤著书”说的再认识
18
作者 杨婉玲 《中学教学参考》 2013年第10期55-55,共1页
关于文学创作的动力,我国古代的文论家有很多说法,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其中的代表学说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自娱”说、“娱己”说、“遣兴”说、“畅神”说等,后面的这些说法可以概括为“著文自娱”说,“著文自娱”说可以说... 关于文学创作的动力,我国古代的文论家有很多说法,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其中的代表学说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自娱”说、“娱己”说、“遣兴”说、“畅神”说等,后面的这些说法可以概括为“著文自娱”说,“著文自娱”说可以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很好的补充。这两种学说在中国古代文论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愤著书 再认 文学创作 “畅神” 司马迁 文论家 自娱 文学史
下载PDF
扩张架上绘画的话语权——“畅神——中国新表现具象油画名家邀请展”
19
作者 王欣 《艺术当代》 2003年第6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畅神-中国新表现具象油画名家邀请展” 架上绘画 写实主义 表现主义 艺术形式 大众文化
原文传递
光韵美学的重构——论傅小明《彼岸之光》系列作品的当代价值
20
作者 郝文杰 《东北之窗》 2017年第8期20-20,共1页
从傅小明先生的《彼岸之光》系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一颗晶莹剔透的光洁之心,可以感受到作者博爱、深沉明澈的灵魂之韵,作品中呈现了一种当代作品难以见到的清新与温润,在作品的观看中,观者似乎进入到了一种天地神人共融同乐的化境,这显... 从傅小明先生的《彼岸之光》系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一颗晶莹剔透的光洁之心,可以感受到作者博爱、深沉明澈的灵魂之韵,作品中呈现了一种当代作品难以见到的清新与温润,在作品的观看中,观者似乎进入到了一种天地神人共融同乐的化境,这显然是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审美意境中“畅神”观,另一方面又显然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生发与重构“归根”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作品 当代价值 重构 美学 光韵 当代文化语境 天地神人 “畅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