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彰显“皖派”学术的精品力作——读《“皖派”学术与传承》
1
作者 林存阳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3年第1期94-96,共3页
乾嘉学派是清代学术发展到高峰的代表,而其中尤以"皖派"学者为中坚。《"皖派"学术与传承》一书以徽州学者为核心,揭示了徽州独特的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人文学风及士人群体、师承统绪与学术交往的演变轨迹,既理清了... 乾嘉学派是清代学术发展到高峰的代表,而其中尤以"皖派"学者为中坚。《"皖派"学术与传承》一书以徽州学者为核心,揭示了徽州独特的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人文学风及士人群体、师承统绪与学术交往的演变轨迹,既理清了"皖派"学者在本土以及旅居之地的发展谱系,又勾勒出他们在江南乃至全国的学术影响和地位。这一贯通性的研究,为充实和深化清代学术研究和徽学领域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学 “皖派” 徽学研究 学术传承
下载PDF
程瑶田对“皖派”学术的接续与推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道彬 《徽学》 2020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在清代考据学者中,程瑶田堪为淹博、识断、精审的学术典范。因其湛深于经术,且年高德劭,故于戴震去世之后能将"皖派"之学继续发扬光大,并对近代文物鉴定和博物学的建构提供诸多方法论的启示。
关键词 “皖派” 程瑶田 戴震 徽学
原文传递
戴震与皖派朴学关系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玲英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2,共7页
戴震在其《毛诗补传序》中明确的考证名物字义的治经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被不疏园学者奉为圭臬,标志着皖派朴学矩矱的形成。他避仇入都后,通过结交学界名流、宣讲皖派朴学的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推介江永及其著作,皖派朴学逐渐被... 戴震在其《毛诗补传序》中明确的考证名物字义的治经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被不疏园学者奉为圭臬,标志着皖派朴学矩矱的形成。他避仇入都后,通过结交学界名流、宣讲皖派朴学的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推介江永及其著作,皖派朴学逐渐被京都学界所接受。戴震认为文字、音韵、训诂、历算和水地等都是订经的必要资助,故开拓出多元考据对象,并各有独到的建树。经过师友、弟子的笃守与广传,戴震倡导的情感哲学、因声求义的训诂学、勇于改字的校勘学、重视地理沿革的方志学以及西学中源的天算学,皆发展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戴震亦获得“皖派宗师”的尊称。皖派朴学在戴震的引领下终于突破地域限制,成为有清一代显赫的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学 戴震 不疏园 京师 学科门类
下载PDF
论江藩与徽学之关系
4
作者 徐道彬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30,共5页
近代以来,关于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研究,有所谓"吴派"、"皖派"和"扬州学派"的争议。江藩是乾嘉汉学的中坚人物,有人依据师承关系,称之为"吴派后劲";或据其自署地望,谓之"扬州学派精英&quo... 近代以来,关于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研究,有所谓"吴派"、"皖派"和"扬州学派"的争议。江藩是乾嘉汉学的中坚人物,有人依据师承关系,称之为"吴派后劲";或据其自署地望,谓之"扬州学派精英";或溯源其祖籍,而归之于"皖派后学",故今日学界难置其位。因此,在讨论江氏归属哪一种学派时,不免产生"三派分立是否成立"的质疑。而这一质疑的深入,也会涉及到清代学术研究的其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学 江藩 “三分立” “皖派”学风
下载PDF
清儒胡承琪学术交游考述
5
作者 徐道彬 周瑞瑞 《徽学》 2023年第1期171-193,共23页
胡承珙是清代中期的著名经学家,为官为学数十载,交游甚广。此前学者对其为官社交情况有所提及,但较少涉及学术活动。今搜集胡氏相关史料,对其一生学行与交游之事予以梳理和考述,借此可以了解嘉庆以后“皖派”汉学思想的传播情况,以及皖... 胡承珙是清代中期的著名经学家,为官为学数十载,交游甚广。此前学者对其为官社交情况有所提及,但较少涉及学术活动。今搜集胡氏相关史料,对其一生学行与交游之事予以梳理和考述,借此可以了解嘉庆以后“皖派”汉学思想的传播情况,以及皖江学者的生活与人际交流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承珙 “皖派” 乾嘉汉学 徽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