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忘”与“蝶化”——《庄子》论审美欣赏的心态及其最高境界
1
作者 杜学霞 褚春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庄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的现实生活的不自由。因此,摆脱现实中的困境和身心受到的羁绊,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一直是他的追求,而"相忘"正是他寻求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相忘&q... 庄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的现实生活的不自由。因此,摆脱现实中的困境和身心受到的羁绊,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一直是他的追求,而"相忘"正是他寻求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相忘"本意于其人生哲学,但庄子追求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审美的人生,这就使得"相忘"真实地揭示了审美欣赏时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特征。庄子还进一步论述了审美欣赏的最高境界——"蝶化"的境界。探讨和研究庄子的这一思想对更好地、全面地理解其文艺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相忘” “蝶化” 心态 审美欣赏 最高境界
下载PDF
“苟富贵,无相忘”正解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4期73-74,共2页
《史记·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如果我富贵了,没有忘记你们(的事儿)。其中,省略的主语是“我”,而不是“咱们”。“无”是没有的意思,而不能释为“不要”。“相”为指代性副词,你们的意思,而不能... 《史记·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如果我富贵了,没有忘记你们(的事儿)。其中,省略的主语是“我”,而不是“咱们”。“无”是没有的意思,而不能释为“不要”。“相”为指代性副词,你们的意思,而不能释为“互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富贵 省略主语 释义
下载PDF
“相濡以沫”与“相忘于江湖”——读《庄》一得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少林 《领导之友》 2003年第3期49-51,共3页
近有作者为文,提出对成语“相濡以沫”义蕴的重新理解问题。这在当下,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解释的问题,而是具有价值转型意义的文化问题。“相濡以沫”语出《庄子·大宗师》,其中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口句)以湿,相濡以沫,不如... 近有作者为文,提出对成语“相濡以沫”义蕴的重新理解问题。这在当下,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解释的问题,而是具有价值转型意义的文化问题。“相濡以沫”语出《庄子·大宗师》,其中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口句)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这里的价值判定与取舍是十分明确的。然而在庄子之后,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大众,都在道德评价上给予“相濡以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相濡以沫” “相于江湖” 庄子 中国 社会背景 个人自由
下载PDF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领导干部化解亲情与公义冲突的方略
4
作者 毛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7-50,共4页
在当下的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中,亲情腐败受到很大的关注。亲情腐败产生的根源是领导干部在亲情与公义的冲突中受到自然天性以及相关伦理规范的捆绑,将亲情置于公义之前,从而因私废公。“相濡以沫”揭示了“亲亲相隐”亲孝文化限制... 在当下的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中,亲情腐败受到很大的关注。亲情腐败产生的根源是领导干部在亲情与公义的冲突中受到自然天性以及相关伦理规范的捆绑,将亲情置于公义之前,从而因私废公。“相濡以沫”揭示了“亲亲相隐”亲孝文化限制人的生存空间、侵蚀人的精神独立性的局限性。“相忘于江湖”蕴含的道家“相忘”思想,可以从“忘亲”“忘我”“忘天下”三个方面帮助领导干部通过探寻亲情的本质安稳动荡的心灵,通过明晰身份定位建立良好的群己关系,通过重审价值观念寻回相适的人生之道,从而化解亲情与公义的冲突,预防亲情腐败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亲情 公义 “相濡以沫” “相于江湖”
下载PDF
事亲之“孝”与“至孝”:《庄子》中“孝”观念的两层意涵
5
作者 张文虎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5-20,共6页
《庄子》中的"孝"有两层意涵:其一,事亲之"孝";其二,"至孝"。庄子以"自然本性"("命")作为"孝"存在的合法性源头,因此事亲之"孝"带有非责任性的特点。非责任性... 《庄子》中的"孝"有两层意涵:其一,事亲之"孝";其二,"至孝"。庄子以"自然本性"("命")作为"孝"存在的合法性源头,因此事亲之"孝"带有非责任性的特点。非责任性的事亲之"孝"可以有效避免"伪孝"的产生,因此"真心"是"孝"的基本精神内核,而"亲"与"子"之间的"和睦"是"真心"得以显现的保障。庄子认为事亲之"孝"可能会伤害"亲""子"双方的身心健康,于是提出"至孝"观念。庄子"至孝"的理想目标,是他所构建的"方外"之理想世界的内在要求,也是非责任性的事亲之"孝"之逻辑推进的必然结果。对存在于事亲之"孝"中人伦关系的解构则是"至孝"得以形成的根基,而由事亲之"孝"达"至孝",则需要"忘"的修养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亲之“孝” “至孝” 《庄子》 “相忘”
下载PDF
又见长江
6
作者 王自亮 《诗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1-61,共1页
长江中止了叙述,汇人新的传奇。天不变天,水团结成水。青与蓝,灰与白没有边界,三角洲在继续。海尚未到来,江鸥绝非海鸥。刀鱼、河豚和鲥鱼在餐桌上谈论“相忘于江湖”。
关键词 长江 “相于江湖” 三角洲 刀鱼
原文传递
读《老王》有感
7
作者 唐诗怡 《当代学生(读写)》 2014年第7期111-111,共1页
杨绛的散文《老王》.用朴实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并叙述了自己与老王之间琐碎的、日常的、真切的友谊。 “相忘于江湖”,是庄子渴望的大境界,但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常常找不到自己的江湖.反而处在涸泽中... 杨绛的散文《老王》.用朴实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并叙述了自己与老王之间琐碎的、日常的、真切的友谊。 “相忘于江湖”,是庄子渴望的大境界,但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常常找不到自己的江湖.反而处在涸泽中。杨绛和老王都处在“文革”——那样一个特定的时空中。杨绛一家好比浮在水面的金鱼,而老王则是游在底层的鲫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王》 “相于江湖” 社会底层 语言描绘 “文革” 杨绛 生活 朴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