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矛盾论”的方法论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倪志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34-140,共7页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分析把握中国实际重大问题”的创造性思考与解答。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关于“认识把握中国实际重大问题”的世界观学说,又是一种关于中国共产党人...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分析把握中国实际重大问题”的创造性思考与解答。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关于“认识把握中国实际重大问题”的世界观学说,又是一种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重大问题”的方法论学说。文章主要从方法论维度,对毛泽东“矛盾论”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方法、‘两点和重点相统一’的方法、‘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方法论分析,以有助于人们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矛盾论”内在的方法论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毛泽东“矛盾论” 方法论分析
下载PDF
通信产业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2
作者 田玉林 《通讯世界》 2004年第9期22-23,共2页
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的不平衡是当前通信产业面临的最主要矛盾。
关键词 通信产业 “矛盾论” “实践论” 网络融合 迁移方式
下载PDF
《再见,哥伦布》中的“矛盾共鸣”及其伦理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赖日升 刘茂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再见,哥伦布》是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第一部作品。罗斯通过犹太裔情侣尼尔和布伦达的失败恋情揭露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犹太居民生活中存在“矛盾的共鸣之音”,两人分手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伦理必然:尼尔所代表的年轻一代... 《再见,哥伦布》是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第一部作品。罗斯通过犹太裔情侣尼尔和布伦达的失败恋情揭露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犹太居民生活中存在“矛盾的共鸣之音”,两人分手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伦理必然:尼尔所代表的年轻一代犹太知识分子阶层,虽然对犹太传统道德存在诸多看法,但仍认为秉持道德传统是在美国安身立命的基础;布伦达所代表的犹太富裕阶层,则选择完全放弃犹太身份及其相应的道德传统。罗斯通过尼尔与布伦达在恋爱过程中各自做出的伦理选择,表达了自己对保持少数族裔身份问题的伦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见 哥伦布》 伦理选择 伦理身份 “矛盾共鸣” 伦理启示
下载PDF
“矛盾式”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分析及文化解析
4
作者 许瀚文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6期0166-0168,共3页
“矛盾式”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代的产物,巧妙地融合了中外传统修辞手法,在适应互联网规则的基础上迅速演化。如今,它们通过新的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变革。“矛盾式”网络流行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 “矛盾式”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代的产物,巧妙地融合了中外传统修辞手法,在适应互联网规则的基础上迅速演化。如今,它们通过新的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变革。“矛盾式”网络流行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心理动因,这些特征和动因为其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为了规避不良影响,需要对这些流行语的传播进行引导。文章将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试图揭示“矛盾式”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式”网络流行语 语言分析 社会心理
下载PDF
矛盾法则:文本现象与创作方法之契合——明清小说名著“矛盾”现象研究的新开拓
5
作者 刘卫英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8-53,63,共7页
明清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多有矛盾处,《红楼梦》亦不例外。而与“索引红学”“考证红学”均不同,《<红楼梦>“矛盾”现象考论》是文学的哲学研究著作。一是在“红学”方法论层面做有意探索;二是尝试着《红... 明清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多有矛盾处,《红楼梦》亦不例外。而与“索引红学”“考证红学”均不同,《<红楼梦>“矛盾”现象考论》是文学的哲学研究著作。一是在“红学”方法论层面做有意探索;二是尝试着《红楼梦》文学研究的体系性建构;三是对《红楼梦》接受与传播中“矛盾”现象予以探讨,关注文学理论体系四要素之二要素:“读者+社会”两维。该书特别着力于《红楼梦》文学研究的哲学思考,意在揭示小说“矛盾”现象的超现实意义及其辩证法则的认识论价值,以及文学书写中“矛盾法则”的精神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明清小说 “矛盾”现象 矛盾法则 主体认知
下载PDF
基于“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6
作者 王艳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7期46-49,共4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优化,基本上可以满足新时代环境下国家、社会、企业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需求。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中职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优化,基本上可以满足新时代环境下国家、社会、企业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需求。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中职学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思政内容过时、理论知识与实际脱节的状况,不但制约了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本文基于“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课程,提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政素养与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思想政治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创新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矛盾”概念的多重涵义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苏伟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毛泽东的"矛盾论"、"矛盾思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在论述"矛盾"问题时,向来从两个涵义,即在辩证矛盾的普遍意义(即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和辩证矛盾的特殊意义(即对立、冲突、不协调的... 毛泽东的"矛盾论"、"矛盾思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在论述"矛盾"问题时,向来从两个涵义,即在辩证矛盾的普遍意义(即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和辩证矛盾的特殊意义(即对立、冲突、不协调的意义)上,使用"矛盾"概念。要发挥"矛盾论"和"矛盾思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必须全面、科学地理解其多重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矛盾论”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不同表述的思考──兼评“矛盾说” 被引量:5
8
作者 傅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针对建国50年来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诸种认识,提出其中不乏相交、重合之处,认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应具有总结性、指导性及前瞻性。并对“矛盾说”作了新的评论。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就是:研究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 针对建国50年来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诸种认识,提出其中不乏相交、重合之处,认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应具有总结性、指导性及前瞻性。并对“矛盾说”作了新的评论。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就是:研究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众多矛盾运动的结果——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矛盾说”
下载PDF
英汉“矛盾修饰”手法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康旭平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矛盾修饰”手法 英语 汉语 反缀 修辞 语言结构 表现形式
下载PDF
“矛盾”与“只取其事体情理”——《红楼梦》“矛盾”现象考辨之一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金钟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3-179,共17页
《红楼梦》中的某些“矛盾”现象,是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的产物。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作者有意打乱时间顺序,有意模糊时间,有意不写朝代年纪。特别是时序的“矛盾”、地点的“矛盾”等,正是曹雪芹艺术构思深刻之表现。
关键词 《红楼梦》 “矛盾”现象 事体情理
下载PDF
时序“矛盾”与作者创作思想--《红楼梦》中时序“矛盾”考辨之一
11
作者 曹金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7-199,共3页
《红楼梦》中时序"矛盾"产生的原因,与作者的创作思想有关。作者不写朝代年纪、地舆邦国,是为了表明他所写的故事、所展现的悲剧,不是发生在某朝、某代的,而是整个封建社会都普遍存在的悲剧;也不是仅仅发生在某一地的、某一... 《红楼梦》中时序"矛盾"产生的原因,与作者的创作思想有关。作者不写朝代年纪、地舆邦国,是为了表明他所写的故事、所展现的悲剧,不是发生在某朝、某代的,而是整个封建社会都普遍存在的悲剧;也不是仅仅发生在某一地的、某一个或几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时全社会的悲剧。这不仅扩大了时空观念,使书中所要表现的人和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深化了主题,同时也加大了表现力度,而且创造了意境,增强了小说的模糊美,从而产生了意外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时序“矛盾 创作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
下载PDF
时序“矛盾”与写意——《红楼梦》中的时序“矛盾”考辨之三
12
作者 曹金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红楼梦》中时序“矛盾”产生的原因,除作者创作思想及艺术手法的体现外,另一个大的方面就是因作者重写意而产生的结果。写意美学思想和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在这里是合拍的,正是由于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一直贯穿着写意美学思想,才... 《红楼梦》中时序“矛盾”产生的原因,除作者创作思想及艺术手法的体现外,另一个大的方面就是因作者重写意而产生的结果。写意美学思想和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在这里是合拍的,正是由于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一直贯穿着写意美学思想,才有意无意地造成了一些时序的“矛盾”,甚至地点的“矛盾”、人物年龄的“矛盾”以及其他一些“矛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时序“矛盾 中国画 写意
下载PDF
《红楼梦》“矛盾”现象研究述略
13
作者 曹金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5-608,共4页
《红楼梦》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20世纪以前,对于《红楼梦》中"矛盾"现象的探索,大都停留在指出"矛盾"的阶段,即使涉及"矛盾"的成因,也都认为是作者的疏漏或失误等。20世纪初至60年代以前... 《红楼梦》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20世纪以前,对于《红楼梦》中"矛盾"现象的探索,大都停留在指出"矛盾"的阶段,即使涉及"矛盾"的成因,也都认为是作者的疏漏或失误等。20世纪初至60年代以前,似乎仍然停留在前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从成书角度探讨"矛盾"现象的成因,但大都侧重于将"矛盾"的成因归结为作者没有最后修改好而留下的痕迹,或是两书合成而留下的痕迹。这从大的方面来说,仍属于作者疏漏或失误的范畴。而从多角度探讨"矛盾"现象的成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矛盾”现象 成因
下载PDF
评雅布罗的“非自涉悖论”及其消解——略论自涉、矛盾、连续体、矛盾定义谬误
14
作者 黄展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10期50-55,共6页
批判并消解雅布罗"非自涉"悖论,比较"自涉"与"月亮圆非自涉"悖论,讨论"矛盾"与"连续体",指出塔斯基犯"矛盾定义"谬误,评析皮亚斯的"不当排斥"、赫兹博格"... 批判并消解雅布罗"非自涉"悖论,比较"自涉"与"月亮圆非自涉"悖论,讨论"矛盾"与"连续体",指出塔斯基犯"矛盾定义"谬误,评析皮亚斯的"不当排斥"、赫兹博格"过分自贬"、西蒙斯的"特异点",以及普利斯特的几个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布罗悖论 月亮圆“非自涉”悖论 矛盾 连续体 “矛盾定义”谬误 矛盾
下载PDF
时序“矛盾”:艺术创作手法的体现——《红楼梦》中的时序“矛盾”考辨之二
15
作者 曹金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127-132,共6页
时序“矛盾”是《红楼梦》中存在的主要一类“矛盾”,其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作者的创作思想等有关以外,还与作者的艺术创作手法有关。其中史家笔法和诗的笔法的运用是最主要的两种手法。史家笔法在《红楼梦》中的运用,除“以一字为褒贬”... 时序“矛盾”是《红楼梦》中存在的主要一类“矛盾”,其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作者的创作思想等有关以外,还与作者的艺术创作手法有关。其中史家笔法和诗的笔法的运用是最主要的两种手法。史家笔法在《红楼梦》中的运用,除“以一字为褒贬”的用法外,还有其发展,即以故事情节的隐晦、模糊甚至“矛盾”来“寓褒贬,别善恶”。而诗的笔法,则通过人物语言等拉长或紧缩时间,使具体的时间增加了模糊色彩,具有了伸缩性,有助于人们对固有时空观念的打破及审美态度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时序“矛盾 创作手法 史家笔法 诗的笔法
下载PDF
时序“矛盾”与“增删五次”及版本传抄——《红楼梦》中时序“矛盾”考辨之四
16
作者 曹金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2期87-93,共7页
现存《红楼梦》(《石头记》)所有的版本,都只是过录本。这些:过录本,完全有可能不是抄自一种版本,而是拼凑抄的,即都不是据曹雪芹的原稿抄录的(更不是曹雪芹的原稿),这样也就难免出现矛盾现象了。因此,《红楼梦》中存在的“矛盾”现象,... 现存《红楼梦》(《石头记》)所有的版本,都只是过录本。这些:过录本,完全有可能不是抄自一种版本,而是拼凑抄的,即都不是据曹雪芹的原稿抄录的(更不是曹雪芹的原稿),这样也就难免出现矛盾现象了。因此,《红楼梦》中存在的“矛盾”现象,不一定都是曹雪芹造成的,而有些是在后来的传抄过程中造成的。同时,还有一些是由于曹雪芹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修改未尽”而留下的“痕迹”。另外,也与作者的注重写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时序“矛盾 版本
下载PDF
统编语文教材中“矛盾—解决”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17
作者 卢杨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9年第2期4-8,共5页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增加了'起因—矛盾出现—矛盾解决—结局'的知识点,并将其置于初中教材的初始阶段。本文对这一知识点及其在写作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教材。这一知识点...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增加了'起因—矛盾出现—矛盾解决—结局'的知识点,并将其置于初中教材的初始阶段。本文对这一知识点及其在写作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教材。这一知识点在帮助学生建构叙事性作品文章样式的认知图式,提升表达能力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解决”结构 统编本教材 写作教学 写作策略
下载PDF
毛泽东“矛盾问题的精髓”学说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8
作者 于喜彬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6-137,共2页
毛泽东“矛盾问题的精髓学说”不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 ,而且也对当前乃至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处理国内外重大问题 ,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性指导原则。
关键词 毛泽东 “矛盾问题的精髓学说”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根本性指导原则
下载PDF
《红楼梦》中时序“矛盾”研究述论
19
作者 曹金钟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1-75,共5页
前人对《红楼梦》时序“矛盾”的看法并没有系统,而是散见于各人的评点、论述之中,归纳起来,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清人开始,几乎一致认为时序“矛盾”是作者疏忽、失误而造成的;二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对... 前人对《红楼梦》时序“矛盾”的看法并没有系统,而是散见于各人的评点、论述之中,归纳起来,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清人开始,几乎一致认为时序“矛盾”是作者疏忽、失误而造成的;二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对《红楼梦》成书过程的研究,研究者将之看成是成书过程中修改、增删未尽的结果。这两个阶段实际也代表了两种研究类型,但不论哪一种,都可归结为“无意”说,而“有意”说还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时序“矛盾 前人看法:误读
下载PDF
“矛盾式表达”:青年网络流行语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少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2,119,共8页
“矛盾式表达”网络流行语在纸媒时代向智媒时代转型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文化传统中的修辞特色,凭借网络空间的开放气质,发挥多模态的编码效应,突破既有网络流行语的范式,从而呈现出矛盾对抗、自我强化、辩证思维的文化风格。理性分析“... “矛盾式表达”网络流行语在纸媒时代向智媒时代转型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文化传统中的修辞特色,凭借网络空间的开放气质,发挥多模态的编码效应,突破既有网络流行语的范式,从而呈现出矛盾对抗、自我强化、辩证思维的文化风格。理性分析“矛盾式表达”网络流行语中的矛盾动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阐释和解析,并尊重理解认可“矛盾青年”的“青年矛盾”,不失为引导青年文化发展的一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矛盾修辞 “矛盾式表达” 青年文化 文化重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