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明德”、“知止”、“修身”理念品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华茹 朱忠孝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大学》是一部蕴含丰富教育理论、伦理思想和政治智慧内容的儒家经典。"明德"、"知止"、"修身"是贯穿于《大学》始终的核心理念。"明德"是《大学》之魂,"知止"是"明德"... 《大学》是一部蕴含丰富教育理论、伦理思想和政治智慧内容的儒家经典。"明德"、"知止"、"修身"是贯穿于《大学》始终的核心理念。"明德"是《大学》之魂,"知止"是"明德"之深化,"修身"是"明德"之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重新审视"明德"、"修身"、"知止"理念的深刻内涵,传承其重视培养道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崇尚责任和担当的传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明德” “知止” “修身”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大学》“知止”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秦碧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5-62,共8页
在《大学》中,"知止"与"三纲"、"七证"、"八目"属于同样重要的范畴,它紧密关联着"三纲"的达至、"七证"的获得,以及"八目"的践行。本文试以"知行合一"... 在《大学》中,"知止"与"三纲"、"七证"、"八目"属于同样重要的范畴,它紧密关联着"三纲"的达至、"七证"的获得,以及"八目"的践行。本文试以"知行合一"为进路,从何谓"知止"、"止"于何处、何以能"止"三个层面,对《大学》的"知止"思想作出解析,并指出其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知止”思想 “知 止”
下载PDF
从“知止”看廉政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仲航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0-133,共4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讨论官员个人的行止与荣辱是个核心问题,其中,"知止"是对封建士人的一项基本道德要求。在当代,政府官员个人行为的价值判断以及如何形成和维护正确的价值判断,依然是廉政建设的主题之一。我们可以从"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讨论官员个人的行止与荣辱是个核心问题,其中,"知止"是对封建士人的一项基本道德要求。在当代,政府官员个人行为的价值判断以及如何形成和维护正确的价值判断,依然是廉政建设的主题之一。我们可以从"知止"这一传统行政伦理概念分析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它所强调的责任意识和荣辱观念,它所追求的道德素质与精神境界,它所担当的制度反腐的责任,它所体现的公权力本质属性的要求等,都对促进政府廉政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伦理 传统 “知止” 廉政建设
下载PDF
朱熹“知止”思想的道德诠释
4
作者 沈雨航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23-28,35,共7页
“知止”是《大学》中的重要概念,朱熹围绕着“知止”阐发了诸多思想。“止”的含义在于人之为人的德性根本立足之处。“知止”是对理性知识和德性价值的寻求,对伦理关系内在本质的探求和对作为道德理想的“至善”的追求。“知止”也就... “知止”是《大学》中的重要概念,朱熹围绕着“知止”阐发了诸多思想。“止”的含义在于人之为人的德性根本立足之处。“知止”是对理性知识和德性价值的寻求,对伦理关系内在本质的探求和对作为道德理想的“至善”的追求。“知止”也就是要知“止于至善”。“知止”作为对“至善”的追求,其德性依据在于德之所在、止以成人,人为欲蔽、志失其止,以及学不能尽、止于至善。而“知止”则需要慎独诚意、敬直正心,格物致知、学而有思和知行合一、弘毅坚持的德性实现。“知止”在思想史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诸多内涵,而在当今它对加强个人修养、成就理想人格,联结人际关系、形成友爱氛围和凝结价值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知止”思想 于至善 道德诠释
下载PDF
从“知止”到“能得”——品悟《大学》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5
作者 宫凤娟 于铁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第6期183-184,共2页
《大学》蕴含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基本原则。教师品读《大学》,就能够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与知识修养;在教学中能明确目标,遵循原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品读《大学》,则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学... 《大学》蕴含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基本原则。教师品读《大学》,就能够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与知识修养;在教学中能明确目标,遵循原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品读《大学》,则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止” “定” “静” “安” “虑” “能得”
原文传递
官话方言止开三知庄章组两种读音类型的来源
6
作者 石慧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28,共8页
文章讨论官话方言止开三知庄章组两类读音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认为两类读音类型来源于近代官话南北音的两种演变模式。此外,文章还提出《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和《西儒耳目资》等近代文献中,止开三庄组字为一类、知章组字为一类的... 文章讨论官话方言止开三知庄章组两类读音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认为两类读音类型来源于近代官话南北音的两种演变模式。此外,文章还提出《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和《西儒耳目资》等近代文献中,止开三庄组字为一类、知章组字为一类的现象所反映的语音性质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话方言 开三 庄章 读音类型 历史来源
原文传递
Institutional Thinking on the Prevention of IPR Abuse
7
作者 费安玲 Liu Hu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3年第1期165-178,共14页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b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should be based on a thorough clar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ercise of such rights and their abuse. Although the two are relat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b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should be based on a thorough clar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ercise of such rights and their abuse. Although the two are related, they definitely cannot be simplistically equated. This is because exercising such rights outside the sphere of IPR is not an abuse of IPR. Whether the act of exercising IPR on an exclusive basis constitutes an abuse of IPR must be determined by whether it is legitimate. Inappropriate exercise of IPR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abuse of IPR. To prevent acts of IPR abuse, we need to think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rationality. Such thinking .is twofold. On the one hand, it involves resolv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rising from IPR use on the basis of legal justice and making correct judgments about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nd legal justice, so a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satisfaction of interests and public order and security. On the other, it encourages us to devote more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IPR on the basis of private rights. Modem societies are not only obliged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protecting private rights; they should also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rights, and especially on enh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I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ercise of IPR IPR abuse prevention of IPR abu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