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礼”思想对新闻教育的启示
1
作者 李斌 曹燕宁 施科 《声屏世界》 2019年第3期10-12,共3页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文化应成新闻教育的主要内容。新闻教育应与明礼教育融而为一,为此,新闻课堂要融礼,专业实践要传礼,日常管理要促礼。明礼教育是将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至大学课堂的典型尝试。
关键词 习近平“礼”思想 政治工作 新闻教育
下载PDF
孔子“仁”“礼”思想在现代公共关系中的价值及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云广 《社科纵横》 1999年第5期51-55,共2页
关键词 现代公共关系 “礼”思想 组织形象 孔子思想 理论研究 众的利益 公共关系活动 “仁学” 启示 社会整体效益
下载PDF
论老庄的反“礼”思想──兼与孔子“复礼”思想比较
3
作者 张杰 赵秀云 《管子学刊》 1999年第2期33-37,50,共6页
“礼”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先秦,尤其是西周时代对于治理社会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史载“周人尊礼尚施”(《礼记·表记》),因此才有后人的“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礼”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先秦,尤其是西周时代对于治理社会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史载“周人尊礼尚施”(《礼记·表记》),因此才有后人的“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的说法。然而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思想 “复礼” 庄子 孔子 《道德经》 《老子》 治理社会 社会背景 “德” 合理内核
下载PDF
“内仁外礼”而后君子──儒家“仁”、“礼”思想与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之关系
4
作者 余玫 《云南学术探索》 1998年第2期39-44,共6页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礼”思想 儒家文化 家庭 《论语》 儒家伦理 道德教育 道德规范 传统文化 封建
下载PDF
孔子“仁”“礼”思想新探
5
作者 萧宗弟 周群华 《天府新论》 1991年第2X期62-62,共1页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这在哲学史上是有理论贡献的。孔子的“仁”有多重涵义。首先,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这在哲学史上是有理论贡献的。孔子的“仁”有多重涵义。首先,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孔子利用仁的本义及会意结构来解说人的本质,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思想 孔子 “仁学” 仁与 合乎时代 “爱人” 人与人 涵义 封建制
下载PDF
儒家“仁”“礼”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玲凤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0期190-192,共3页
儒家思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它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入到每一个人的思想中,可以净化或启迪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此外,儒家思想还蕴藏着更博大而精深的智慧,其... 儒家思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它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入到每一个人的思想中,可以净化或启迪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此外,儒家思想还蕴藏着更博大而精深的智慧,其中的“仁”“礼”思想比较凸显。在当代,汲取“仁”“礼”思想中与时俱进的精华部分,有益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促于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和高尚情操。同时,其价值意蕴对推进德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仁”“礼”思想 大学生 德育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论孔子“礼治”思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影响
7
作者 钟铭佑 唐宏飞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孔子 “礼”思想 社会主义法制 法律思想 法律意识 立法权 罪刑法定原则
下载PDF
略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进程中的"礼失求野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湘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礼失求野",是近代中国主张仿西变法的一种思维范式,具有相当普遍性和比较完整而严密的逻辑结构。它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并对这一进程产生了巨大作用,且至今不失其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礼失求野”思想 西方文化
下载PDF
上大人纸牌和十七字诗
9
作者 朱建颂 《武汉文史资料》 2001年第8期42-43,共2页
大约在清末民初之际,武汉三镇以及湖北其他一些地方流行着一种纸牌,是用学塾蒙童描红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等字(把末尾的3个字改成“福禄寿”讨彩头)制成的。每个字各有4张,全副共96... 大约在清末民初之际,武汉三镇以及湖北其他一些地方流行着一种纸牌,是用学塾蒙童描红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等字(把末尾的3个字改成“福禄寿”讨彩头)制成的。每个字各有4张,全副共96张,按“抠(音欧)经”和“赖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牌 孔乙己 《汉字文化》 清末民初 “礼”思想 “几” 每个字 《五灯会元》 江苏教育出版社 神魔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