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士祯“神韵”说时空蕴藉形成的历史脉络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新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4-87,共4页
"神韵"作为批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诗之空间想象和时间蕴藉。唐宋以来确立的"文外之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艺批评法则树立了这种"神韵"说时空蕴藉的基本内涵。故此,王士祯"神... "神韵"作为批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诗之空间想象和时间蕴藉。唐宋以来确立的"文外之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艺批评法则树立了这种"神韵"说时空蕴藉的基本内涵。故此,王士祯"神韵"说之"远",其创作要求之"根底"和"兴会",其于审美风格之"冲淡"和"味",无不以传统诗论的超越之态为主线,在诗歌的外旋时空机制中寻求其审美人生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韵”说 时间 空间 审美 王士祯
下载PDF
中国古典和谐诗学的终结理论─—王士“神韵”说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河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90-96,126,共8页
本文围绕王士旗“神韵”说的特征、审美趣味及其在中国诗论史上的意义民开论述,试图尽可能清晰地阐明渔洋“神韵”说的理论内涵,在论证王士对中国古代诗论的建树的基础上,剥去“神韵”说笼罩着的恍忽迷离的面纱,展示其对中国古代诗... 本文围绕王士旗“神韵”说的特征、审美趣味及其在中国诗论史上的意义民开论述,试图尽可能清晰地阐明渔洋“神韵”说的理论内涵,在论证王士对中国古代诗论的建树的基础上,剥去“神韵”说笼罩着的恍忽迷离的面纱,展示其对中国古代诗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韵”说 结理论 诗歌美学 主权 审美观照 “韵” “不着一字 中国古典诗歌 艺术作品 生活真实
下载PDF
《带经堂诗话》的“神韵”说
3
作者 黄保真 《远程教育杂志》 1985年第5期22-23,共2页
《带经堂诗话》是清人张宗柟,于乾隆年间,汇集王士禛一生论诗之语,编成的一部理论著作。全书分八门、六十四类,总三十一卷,资料丰富,条理秩然,全面地反映了王士禛的论诗观点。
关键词 “神韵”说 诗话 乾隆年间 理论著作 资料丰富 王士禛 清人 诗观
下载PDF
论王维的典范性在王士禛“神韵”说中的体现
4
作者 谢茹梦 《基础教育论坛》 2020年第27期73-74,共2页
王士禛"神韵"一派,在清初影响深广,其理论提取盛唐风貌,以"王孟韦柳"的诗歌作为学派典范,其中对王维的学习尤甚。"神韵"对王维的学习主要在山水田园诗及部分边塞诗,具有清远天然、神韵幽长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 “神韵”说 王维 王士禛 山水诗
下载PDF
“神”、“理”、“韵”的融合——“神理”说、“神韵”说及其对刘大櫆“神气”说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杰 《华夏文化论坛》 CSSCI 2013年第2期33-38,共6页
唐宋派的"神理"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对刘大櫆的"神气"说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神理"说涉及三个维度:文本语言形式层面的神采,作品人物的内在神情和读者所感知到的作品的传神能力。这三个... 唐宋派的"神理"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对刘大櫆的"神气"说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神理"说涉及三个维度:文本语言形式层面的神采,作品人物的内在神情和读者所感知到的作品的传神能力。这三个维度涵义的渗入直接使得刘大櫆"神气"说具有了一种动态指向,即从作者指向作品和作品指向读者;同时"神理"说主要是指通过"理"的表达手段达到"神"的效果,而这样的分层结构影响了刘大櫆的"神气"——"音节、字句"的理论空间结构。"神韵"说除了像"神理"说那样将"神"的内涵和"内蕴——形式"结构传递给刘大櫆,它还为"神气"说提供了"韵味"、"含蓄"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理”说 “神韵”说 “神气”说 唐宋派 王士祯 刘大櫆
原文传递
从古典诗歌的情景关系看王士(衤真)的神韵说
6
作者 徐小川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7-69,共3页
在“神韵”说的理论体系中,王士衤真强调视觉画面的营建,而不主张对主体的情感作直接全面的陈述。对诗歌情景关系的解读,呈现出一种从时间到空间、再从空间到时间的反复运动状态。这种时空互渗现象构成了情景关系的特殊形态。
关键词 情景关系 “神韵”说
下载PDF
本与末——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关系的再思考
7
作者 罗钢 《中外诗歌研究》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有关王国维的“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的关系都认为“境界说”与中国古代的“兴趣”、“神韵”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们之间是“相通”的,同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本”与“末”的关系。这一结论是以王国维自己的... 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有关王国维的“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的关系都认为“境界说”与中国古代的“兴趣”、“神韵”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们之间是“相通”的,同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本”与“末”的关系。这一结论是以王国维自己的意见为基础的.这种百年未遭质疑的结论很有可能潜藏着某种带有危机性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学 “境界 王国维 诗学传统 “神韵”说 “兴趣” 一致性 “末”
下载PDF
简评王国维的境界说
8
作者 王晓真 《临沂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48-51,共4页
简评王国维的境界说王晓真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一种包括探讨诗人轶事、诗的创作、赏析、评价等方面的专书,大部分以“诗话”为书名,如《六一诗话》、《沧浪诗话》等。但也出现了《词话》类的专著,如明代陈霆的《诸山堂词话》、清代... 简评王国维的境界说王晓真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一种包括探讨诗人轶事、诗的创作、赏析、评价等方面的专书,大部分以“诗话”为书名,如《六一诗话》、《沧浪诗话》等。但也出现了《词话》类的专著,如明代陈霆的《诸山堂词话》、清代毛奇龄的《词话》。前者的内容平淡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无我之境” 《人间词话》 “有我之境” 隔与不隔 “神韵”说 文学创作思想 美学思想 “兴趣”说
下载PDF
论《随园诗话》与清代主潮诗学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易华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82-85,共4页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清代主潮诗学均进行了批评,主张诗歌抒写"性灵",诗歌形式应不拘一格,"兼综条贯",为"诗写性情"服务。袁枚的这些诗学思想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走出唐宋诗窠臼、走出复古摹拟做出了努力,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向近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随园诗话》 “性灵” 唐宋诗之争 “神韵”说 “格调”说 “肌理”说
下载PDF
浅论绝句文体特点与《唐人万首绝句》编选目的的暗合
10
作者 刘曼丽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6期84-85,共2页
《唐人万首绝句》是清代王士祯晚年在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的基础上删定而成的一个唐人绝句选本。王士祯论诗标举“神韵”,“神韵”说也在其各个诗选本中得以彰显,单从《唐人万首绝句》的选本文本角度考虑,绝句这一文体本身“无... 《唐人万首绝句》是清代王士祯晚年在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的基础上删定而成的一个唐人绝句选本。王士祯论诗标举“神韵”,“神韵”说也在其各个诗选本中得以彰显,单从《唐人万首绝句》的选本文本角度考虑,绝句这一文体本身“无言之言,若尽不尽”的特点就与“神韵”说相互映衬.互为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万首绝句》 “神韵”说 绝句文体
下载PDF
论《小沧浪诗话》的理论渊源和价值取向
11
作者 吕美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沧浪诗话 理论渊源 “神韵”说 “诗教” 离形得似 “性灵”说 价值取向 《沧浪诗话》 “诗言志” 《随园诗话》
下载PDF
文论研究的新收获──《中国历代诗词曲论专著提要》简评
12
作者 刘彦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文论研究的新收获──《中国历代诗词曲论专著提要》简评刘彦成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在近十来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综合性的理论批评史及各类专著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古代文论研究的热潮。在日趋繁茂的文论艺苑中,一项扎实而丰厚... 文论研究的新收获──《中国历代诗词曲论专著提要》简评刘彦成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在近十来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综合性的理论批评史及各类专著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古代文论研究的热潮。在日趋繁茂的文论艺苑中,一项扎实而丰厚的成果就是霍松林先生主编的《中国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要》 《四库提要》 诗词曲 文论研究 新收获 中国历代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神韵”说 后山诗 《六一诗话》
下载PDF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清初诗文批评略论
13
作者 周美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第1期67-73,共7页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在《四库全书总目》稿本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初目》中所收录的清人别集提要,已然能够初显四库馆臣对清初文坛的文学评价,且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这一系统的学术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乾嘉朴学思想的...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在《四库全书总目》稿本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初目》中所收录的清人别集提要,已然能够初显四库馆臣对清初文坛的文学评价,且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这一系统的学术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乾嘉朴学思想的初步体现,在《初目》中,馆臣对学有根柢之作均会特别重视,予以积极评价;二是强调温厚雅正文学作品的导向意义;三是标榜"神韵",馆臣将王士禛对清初文坛的个人评价提升至官方学术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 稿本系统 乾嘉朴学 学术体系 “神韵”说
下载PDF
是诗人,也是循吏──关于王渔洋的一点思考
14
作者 安砚方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52-53,共2页
是诗人,也是循吏──关于王渔洋的一点思考安砚方生于当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的王士祯是清初最著名的诗人,是公认的诗坛泰斗。康熙皇帝曾问过大学士李蔚,也曾问过冯博、陈廷敬、张英等文坛名流,谁可称得上是当朝最善诗文者,几个人皆... 是诗人,也是循吏──关于王渔洋的一点思考安砚方生于当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的王士祯是清初最著名的诗人,是公认的诗坛泰斗。康熙皇帝曾问过大学士李蔚,也曾问过冯博、陈廷敬、张英等文坛名流,谁可称得上是当朝最善诗文者,几个人皆以王士祯对。王士祯本名王士滇,死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循吏 “神韵”说 清朝统治者 神韵 王士祯 得意忘言 天津师范大学 山水田园诗 政治实践
下载PDF
“隐秀”对古典诗词理论发展的影响
15
作者 刘新林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8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隐秀》 古典诗词 《文心雕龙》 “神韵”说 “韵味”说 “兴趣”说 美学意义 理论根据
下载PDF
词学神韵论之追本溯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舒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64,共10页
王士禛的词创作和词学观渊源可上溯至北宋,而李清照对其影响最大。王氏的填词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以缠绵之语写故国之思的过程。作品以婉约为主,而兼有豪放风格。王氏的词学观在若干方面承之于明人,将婉约、豪放说与正变说相结合,以四分... 王士禛的词创作和词学观渊源可上溯至北宋,而李清照对其影响最大。王氏的填词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以缠绵之语写故国之思的过程。作品以婉约为主,而兼有豪放风格。王氏的词学观在若干方面承之于明人,将婉约、豪放说与正变说相结合,以四分法细辨婉约派,观点比明人更周密。词学神韵论属王氏的独创,在传神、自然、兴会、含蓄诸方面与诗学神韵论相同或相通,而重要差异则在美学理想,诗学提倡"清远为尚",词学则推崇"曲尽温柔乡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安体 四分 神韵
原文传递
王渔洋的佛门交游及其禅宗思想——关于厘清渔洋“诗”与“禅”关系之公案的必要阐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圣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清初佛门大盛,王渔洋与蒋超、梁熙等人为代表的居士禅与之相表里。渔洋参禅礼佛,交游剖石、继起、见月、拙庵、大汕诸佛门龙象,昌言以禅补儒,禅悦性灵,批评明末以来辟佛风气;提倡佛门无诤,欲平息济洞聚讼,还佛门清净地;重戒律修行,不满... 清初佛门大盛,王渔洋与蒋超、梁熙等人为代表的居士禅与之相表里。渔洋参禅礼佛,交游剖石、继起、见月、拙庵、大汕诸佛门龙象,昌言以禅补儒,禅悦性灵,批评明末以来辟佛风气;提倡佛门无诤,欲平息济洞聚讼,还佛门清净地;重戒律修行,不满僧人修行不密,风气日颓;以禅喻诗,释语入诗,重活句以得禅髓,开拓诗境。渔洋不以学问见长,然通达禅理要不可诬,其事足增踵佛门,"神韵"说也深受禅宗影响。通过考察渔洋佛门交游与禅宗思想,大抵可厘清学界争讼已久的渔洋是否通禅理、"神韵"说是否与禅宗关联密切一段公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佛门交游 禅宗思想 “神韵”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