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穷而后工”述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桂栖鹏 张学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5-20,共6页
The notion "the more adversity the author has,the better his writing is"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criticism.It was first explicitly proposed by Ouyang Xiu of the Song Dynasty.Nevert... The notion "the more adversity the author has,the better his writing is"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criticism.It was first explicitly proposed by Ouyang Xiu of the Song Dynasty.Nevertheless,it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Han Yu,Sima Qian and Mencius,and even back to The Zhou Yi(The Book of Changes).In understanding this notion,people tend to put much emphasis on the objective matter of the notion in question.However,its subjective spirit should also be adequately considered.As for objective matter,an author may face two types of adversity:one is lifelong poverty and the other is prosperitythen-poverty.It is the latter that is more likely to inspire the writer to create far-reaching literary works.As for subjective spirit,an author amy suffer greatly,for various reasons,in spiritual life rather than in material life.This is another kind of adversity that is also likely to stimulate the author to produce extremely remarkable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中国 古代 文学批评史 欧阳修 韩愈 《周易》 客观物质生活 文学作品 主观精神
下载PDF
朝鲜诗人对欧阳修“非诗能穷人”和“穷而后工”的论辩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春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6,共7页
"非诗能穷人"和"穷而后工"是欧阳修著名的诗歌理论。该理论传到朝鲜半岛后,引起了诗人们长期的辩论。诗人们引经据典,各抒己见,有的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有的肯定后者而否定前者,也有人对二者都予以否定,指出诗人的... "非诗能穷人"和"穷而后工"是欧阳修著名的诗歌理论。该理论传到朝鲜半岛后,引起了诗人们长期的辩论。诗人们引经据典,各抒己见,有的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有的肯定后者而否定前者,也有人对二者都予以否定,指出诗人的创作和"穷"、"达"没有直接的关系。朝鲜的诗人们既没有全盘接受也没有全盘否定欧阳修的观点,这体现了文学接受者的理性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诗人 欧阳修 “非诗能穷人” “穷而后工” 论辩
下载PDF
“穷而后工”的三层溯因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强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9-91,共3页
借助西方现代主体理论,从文学本体、作家主体、接受主体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重要命题“穷而后工”进行深层溯因,将有利于增强对该命题的全面理解。对艺术创作来说,“穷”后之作往往情深意切,恰好暗合了文学审美价值的体现需要作品... 借助西方现代主体理论,从文学本体、作家主体、接受主体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重要命题“穷而后工”进行深层溯因,将有利于增强对该命题的全面理解。对艺术创作来说,“穷”后之作往往情深意切,恰好暗合了文学审美价值的体现需要作品具有真情实感的要求。同时,“穷”之潦倒虽磨砺了文人身心,却成就了文人的文心,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文学本体 作家主体 接受主体
下载PDF
柳宗元、韩愈对欧阳修“穷而后工”论影响关系新辨
4
作者 杨再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9-127,共9页
欧阳修“穷而后工”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地位极高,对于这一理论的溯源,现普遍认为中唐时代韩愈的“不平则鸣”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事实上,如果通过比较,仔细探寻欧阳修“穷而后工”论对于柳宗元、韩愈相关文学思想的承接,就会发现... 欧阳修“穷而后工”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地位极高,对于这一理论的溯源,现普遍认为中唐时代韩愈的“不平则鸣”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事实上,如果通过比较,仔细探寻欧阳修“穷而后工”论对于柳宗元、韩愈相关文学思想的承接,就会发现柳宗元的“感激愤悱”对其影响则更为直接。这主要表现为:其一,柳宗元“感激愤悱”与“穷而后工”论在内在关联程度上更为接近,甚至在阐述的句式上也非常相似;其二,在宋代,“感激愤悱”比“不平则鸣”有着更适合于“穷而后工”论的接受语境;其三,欧阳修把柳宗元作为其“穷而后工”论的典型实践者。这些因素表明,欧阳修“穷而后工”论与柳宗元“感激愤悱”具有亲缘性、相似性,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话语谱系。基于这一研究,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穷而后工”论的历史渊源和丰富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韩愈 欧阳修 “穷而后工” 影响关系 新辨
下载PDF
“穷而后工”说的展开
5
作者 张炳尉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4期71-77,共7页
"穷而后工"之说,是对屈原生命精神的深刻体认,是对文学价值的刻意建构,也是对司马迁、韩愈等人以文学反抗命运的真实写照,触及了人生与文学的根本问题,引起了宋代以来众多学者文人的热烈讨论。这些讨论广泛涉及了"穷而后... "穷而后工"之说,是对屈原生命精神的深刻体认,是对文学价值的刻意建构,也是对司马迁、韩愈等人以文学反抗命运的真实写照,触及了人生与文学的根本问题,引起了宋代以来众多学者文人的热烈讨论。这些讨论广泛涉及了"穷而后工"的适用限度、使之成立的多种机制等问题,展开了对穷与工关系的论辩。按照对韩愈说法的认同程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四类。其中前两类讨论,是对"穷而后工"命题的深化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成立机制 适用限度
下载PDF
主体视域中的“穷而后工”
6
作者 邹强 《唐都学刊》 2005年第4期97-99,共3页
“穷而后工”是我国传统文论中的重要命题。从主体视域角度看,这一文学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从文学本体看,“穷”后之作往往情深意切,恰好暗合了文学审美价值的体现需要作品具有真情实感的要求;从作家主体看,“穷”之潦倒虽磨砺了文... “穷而后工”是我国传统文论中的重要命题。从主体视域角度看,这一文学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从文学本体看,“穷”后之作往往情深意切,恰好暗合了文学审美价值的体现需要作品具有真情实感的要求;从作家主体看,“穷”之潦倒虽磨砺了文人身心,但却成就了文人的文心,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此外,中国传统文论强调“知人论世”与“真善美”统一的解读方式,这为“穷而后工”现象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阅读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体 作家主体 接受主体 “穷而后工”
下载PDF
宋元之际诗论家对“穷而后工”的阐释与反思
7
作者 薛宝生 《唐都学刊》 2017年第4期90-95,共6页
"穷而后工"本是惯题,却在宋元之际这个特定的"时穷"阶段,引发了诗人的共鸣,更激起了不小的论争,诗论家们也争相对之进行阐释,从而促进该理论的发展。在众多阐释中,不仅有对该理论外延的拓展,也有对原因的探析,更有... "穷而后工"本是惯题,却在宋元之际这个特定的"时穷"阶段,引发了诗人的共鸣,更激起了不小的论争,诗论家们也争相对之进行阐释,从而促进该理论的发展。在众多阐释中,不仅有对该理论外延的拓展,也有对原因的探析,更有站在质疑的立场,从诗人"处穷"的根本原因及立论角度对该理论进行深刻反思的,且认为:持"穷而后工"观点者,多以诗人"所遇"定工拙,是因人"已然之穷达"而征验于诗所得出的结论,而"穷"在一定程度上与命、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之际 “穷而后工” 诗能穷人
下载PDF
论“穷而后工”及其原因——读钱札记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达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7-41,49,共6页
太史公司马迁惨遭李陵之祸,身残名丧,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差里,演《周易》;孔子启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 太史公司马迁惨遭李陵之祸,身残名丧,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差里,演《周易》;孔子启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在《报任少卿书》中亦有类似的论述。后人把司马迁的这种文学思想概括为“发愤著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札记 屈原 司马迁 “发愤著书”说 作品 渲泄 穷达 钱钟书 《离骚》
下载PDF
逆境的美德——从生存体验和艺术探索角度看“穷而后工”说
9
作者 吴巧凤 《兰州学刊》 2004年第5期236-238,共3页
关键词 生存体验 艺术探索角度 “穷而后工” 美德 古典美学思想 艺术形式
下载PDF
论苏轼的“穷而后工”
10
作者 和苗苗 《决策探索》 2009年第18期78-78,共1页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宋朝也是大放异彩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成就卓著的文学家。然而宋朝也是非常动荡不安的年代,北宋中叶以后,王朝内部的各种危机逐渐明显起来,各种政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宋朝也是大放异彩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成就卓著的文学家。然而宋朝也是非常动荡不安的年代,北宋中叶以后,王朝内部的各种危机逐渐明显起来,各种政治斗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奢侈腐朽,外族人不断入侵。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许多文人也经历了人生的剧烈沉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苏轼 中国历史 文化教育 政治斗争 统治阶级 宋朝 诗歌史
下载PDF
“穷而后工”的美学学理机制
11
作者 吴高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S2期123-126,共4页
“穷而后工”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普遍原理,已被广泛承认,但很多人都只停留于承认它是一个中国古典诗学的术语而已。其实,“穷而后工”的原理不仅在中国古代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美学学理机制适用于整个艺术史。“穷而后工”理... “穷而后工”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普遍原理,已被广泛承认,但很多人都只停留于承认它是一个中国古典诗学的术语而已。其实,“穷而后工”的原理不仅在中国古代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美学学理机制适用于整个艺术史。“穷而后工”理论的提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深入讨论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转换过程中,认真探求其学理机制,从而确定其在世界美学理论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审美需要 审美幻象 对象化 中国古典诗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审美变形 美学理论 历史的必然要求 司马迁
下载PDF
“穷而后工”论
12
作者 樊德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0-54,共5页
“穷而后工”论樊德三“穷而后工”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它的实质是说作家的痛苦经历能使其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并体现在创作上。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这一思想,从司马迁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 “穷而后工”论樊德三“穷而后工”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它的实质是说作家的痛苦经历能使其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并体现在创作上。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这一思想,从司马迁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并且不断地加以发挥。明确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司马迁 “不平则鸣” 欧阳修 “发愤著书”说 文学史 《离骚》 柳宗元 韩愈 古代作家
下载PDF
“穷而后工”
13
作者 吴伯凡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9年第5期2-2,共1页
“中国制造”在近30年(尤其是最近15年)的发展举世瞩目,但它并非始于30年前。中国制造可以追溯到60年前,甚至90年前。在曾经作为中国制造业主要基地的上海,出现过多个享誉全国的制造业品牌(从钟表到电子、汽车)。“上海造”以其... “中国制造”在近30年(尤其是最近15年)的发展举世瞩目,但它并非始于30年前。中国制造可以追溯到60年前,甚至90年前。在曾经作为中国制造业主要基地的上海,出现过多个享誉全国的制造业品牌(从钟表到电子、汽车)。“上海造”以其优良的产品质量、制造工艺赢得相当大的品牌号召力。如果历史可以假设,沿着这条路径发展,中国制造也许会走上一条不同于现在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中国制造” 产品质量 制造工艺 制造业 号召力 上海 品牌
下载PDF
宋代“穷而后工”论之异说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琴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3-82,共10页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在得到宋人肯定之余,也引起一些异说与质疑。异说的提出者有张耒、周必大、吴子良、刘克庄等人,他们或举出"达"而后"工"的例子,或强调以诗文"鸣国家之盛"的价值。由此可...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在得到宋人肯定之余,也引起一些异说与质疑。异说的提出者有张耒、周必大、吴子良、刘克庄等人,他们或举出"达"而后"工"的例子,或强调以诗文"鸣国家之盛"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的文学批评者对文人处境、内心体验与文学之间关系的理解变得更加宽泛、更具发散性。像陆游、刘克庄对"穷而后工"或不"工"的看法并不是稳固的,而多采取知人论世的方式,对某一诗人的生活经历与社会身份作出界定,由此推导其对文学的影响,属于情境化的诗学批评。宋人对以寒窭为诗的苦吟诗派的不以为然与"穷而后工"异说的频繁出现,应是出于同一心理机制。此外,对"穷而后工"的质疑与宋人面临的不同文化环境与文化心理有关,也是宋人不以前说为信的异质性思考的体现。这种由共同的文化心理引起的文学批评的变化,也反映出宋代诗学批评的某种群体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宋代 文学批评 诗学批评 文化心理 内心体验 知人论世 社会身份
原文传递
白居易的“物感”说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文昭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6期78-84,共7页
关键词 “物感”说 居易 自然景物 “穷而后工”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能动作用 《文心雕龙》 主导作用 “物” 社会生活
下载PDF
从情、理合一进向情、美融合——唐宋时期情理美学观略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南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32-136,共5页
唐宋时期情理美学观发生时代性新变, 虽然受理学思潮的直接影响而出现偏重于理性思辨的倾向, 但总体还是进向情理合一的大趋势。这种异相整合的美学趋势进一步注重抒情与审美的内在必然联系, 把情感表现与艺术规律完美融合起来, 从... 唐宋时期情理美学观发生时代性新变, 虽然受理学思潮的直接影响而出现偏重于理性思辨的倾向, 但总体还是进向情理合一的大趋势。这种异相整合的美学趋势进一步注重抒情与审美的内在必然联系, 把情感表现与艺术规律完美融合起来, 从抒情论进向情美论, 标示了中国古典情理美学观走向深化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以明道 唐宋时期 理性美学观 情志合一 吟咏情性 情感表现 穷而后工 欧阳修 “穷而后工”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中唐诗人对杜诗的接受问题
17
作者 杜晓勤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社会危机的总爆发,也是由盛转衰的关捩。广德元年(763年),历时8年的战乱虽然平定。但各种社会矛盾却并未解决,反而日益激化,以至于德宗、宪宗、文宗统治的中唐时期,“阍夺专权,胁君于内,弗能远也;藩镇阻兵,陵慢于外,弗...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社会危机的总爆发,也是由盛转衰的关捩。广德元年(763年),历时8年的战乱虽然平定。但各种社会矛盾却并未解决,反而日益激化,以至于德宗、宪宗、文宗统治的中唐时期,“阍夺专权,胁君于内,弗能远也;藩镇阻兵,陵慢于外,弗能制也;士卒杀逐主帅,拒命自立,弗能诘也;军旅岁兴,赋敛日急;骨肉纵横于原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诗人 杜诗 杜甫 韩愈 “穷而后工” “不平则鸣” 中唐诗坛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与元九书》 李杜
下载PDF
谈韩愈“不平则鸣”说的缘起及内涵
18
作者 涂宇明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5-29,共5页
韩愈"不平则鸣"既可"自鸣不幸",亦可"鸣国家之盛";但并非哀乐并举,仍然以抒怨为主,所谓"羁旅草野"之士"善鸣","穷苦之言易好"。"不平则鸣"说上承孔子"诗... 韩愈"不平则鸣"既可"自鸣不幸",亦可"鸣国家之盛";但并非哀乐并举,仍然以抒怨为主,所谓"羁旅草野"之士"善鸣","穷苦之言易好"。"不平则鸣"说上承孔子"诗可以怨"、屈原"发愤抒情"、刘向"愤中形外"、司马迁"发愤著书"等前人理论,又对后世欧阳修"穷而后工"、李贽"不愤不作"等理论的提出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不平则鸣” “穷而后工”
下载PDF
还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词的审美特征
19
作者 林丽珠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49-51,55,共4页
关键词 《珠玉词》 晏殊 审美心态 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文学 绝望的爱情 “穷而后工” 士大夫 封建社会 居高位
下载PDF
“以资闲谈”与《六一诗话》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蓉蓉 《中国韵文学刊》 1995年第2期37-42,共6页
关键词 欧阳修 直觉思维 诗歌创作 著述宗旨 理论形态 文心雕龙 《六一诗话》 艺术形象 “穷而后工” 文学批评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