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广州佛教寺院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元素研究——基于GIS的空间社会学分析视角
1
作者 如法 《佛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6-348,共23页
将空间社会学引入宗教研究领域,目的是分析宗教与空间的关系,以更深层次地认识宗教的发展规律。本文基于空间社会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深入探讨了现代广州佛教寺院的城市空间重构。通过分析寺院空间分布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联,文... 将空间社会学引入宗教研究领域,目的是分析宗教与空间的关系,以更深层次地认识宗教的发展规律。本文基于空间社会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深入探讨了现代广州佛教寺院的城市空间重构。通过分析寺院空间分布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联,文章揭示了佛教寺院在城市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角色变化,强调GIS技术在解读空间重构方面的创新应用。文章还探讨了宗教圣俗观对寺院空间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全球化的联系。最后,文中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理解现代城市中宗教空间的变迁及其重要性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空间社会 现代广州 佛教寺院 城市空间
下载PDF
学校社会空间重构:课程体系变革与管理体系改革——以北京SY学校为例
2
作者 常晟 《华夏教师》 2024年第12期3-5,9,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注重学生学习的新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和实践,如何认识学习空间及构建更好的学习空间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基于对SY学校社会空间重构实践经验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空间理念、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注重学生学习的新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和实践,如何认识学习空间及构建更好的学习空间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基于对SY学校社会空间重构实践经验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空间理念、制度设计与操作方式。探讨了学校社会空间重构的具体路径,为其他学校学习空间重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课程设计 管理体系 空间
下载PDF
当代南太行村落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重构初探--以林虑山地区高家台村为例
3
作者 张苗 《华中建筑》 2023年第4期163-168,共6页
聚居人群社会结构的建立以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投射在物质空间层面表现为聚落空间的营造。随着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景区成为带动周边乡村聚落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村落社会结构和物质空间相应... 聚居人群社会结构的建立以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投射在物质空间层面表现为聚落空间的营造。随着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景区成为带动周边乡村聚落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村落社会结构和物质空间相应重构。该文以景区带动下,产业结构转型村落的典型代表--南太行林虑山地区高家台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和建筑测绘分别获得人群社会关系数据和村落物质空间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人群社会结构转变和物质空间重构的量化关联;以期窥探当代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物质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空间 社会网络 南太行 林虑山 高家台
下载PDF
空间重构: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浙江省德清县W村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水 范德志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6,M0006,共12页
数字赋能已成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向乡村持续渗透与覆盖,使乡村地域系统的实践、社会和文化空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以浙江W村的数字乡村治理实践为案例,探究乡村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阐... 数字赋能已成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向乡村持续渗透与覆盖,使乡村地域系统的实践、社会和文化空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以浙江W村的数字乡村治理实践为案例,探究乡村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阐释微观实践空间形态与村民治理行动的相互影响。数字乡村空间重构的逻辑包括实践空间的理性建构、社会空间的关系重组和文化空间的价值重塑。空间重构对于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具有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实践空间设计的弹性缺失、社会空间的活力受限和文化空间的体验落寞等问题。因此,数字乡村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激活乡村空间中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地域空间的“活化”;确立乡村空间中的地方秩序,推动制度规则的“再造”;唤醒乡村空间中的历史记忆,推进文化资源的“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数字赋能 数字乡村 空间治理 空间 社会空间 文化空间
下载PDF
空间变迁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再构--以山东省Z村“农民上楼”为例
5
作者 魏玺昊 贺思银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7期308-311,共4页
以空间为视角,以"农民上楼"为案例,说明了村民居住空间变化对其社会关系的影响。一是,积极性行动的空间性到场等因素为农村整体社会关系的维持提供了契机;二是,居住空间中阻碍因素影响下的空间定向使得村民主动寻找容纳传统... 以空间为视角,以"农民上楼"为案例,说明了村民居住空间变化对其社会关系的影响。一是,积极性行动的空间性到场等因素为农村整体社会关系的维持提供了契机;二是,居住空间中阻碍因素影响下的空间定向使得村民主动寻找容纳传统礼俗活动的交往空间,礼俗集体社会关系的内核得以保留;三是,社交性行动的空间性到场将文化广场建构为社交场所,这种公共空间中密切的社会关系对居住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实现了有益反哺。上楼后的农村社会关系呈现一种总体维持不变情况下的局部多维度及非线性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上楼 空间变迁 社会关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社会”同构的骆团侗寨灾后重建规划方案评析
6
作者 侯建卫 周盼 杜雁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8期113-115,共3页
一个发育成熟的聚落体现出"空间——社会"的同构,并在历史长河中进行着"社会变迁——空间重构"的演变。本文从"房族——组团——邻里——家庭"四个层级的同构角度对骆团侗寨的灾后重建规划方案进行审视,... 一个发育成熟的聚落体现出"空间——社会"的同构,并在历史长河中进行着"社会变迁——空间重构"的演变。本文从"房族——组团——邻里——家庭"四个层级的同构角度对骆团侗寨的灾后重建规划方案进行审视,以侗寨"空间——社会"实态与灾后重建规划的对比为线索,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语境下,将"空间——社会"同构置于"社会变迁——空间重构"的动态过程中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聚落 灾后重建 骆团侗寨 “空间--社会”同构 空间 社会变迁
下载PDF
社会空间重构背景下的贫困空间固化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袁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伴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重构的过程,各类型人群在不同地域聚居的格局业已形成。户籍贫困人口、失地农民和流动贫困人口因为迁居能力有限,有被固化在既有居住地域和新贫困空间上的趋势。其结果是加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群体隔离和内... 伴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重构的过程,各类型人群在不同地域聚居的格局业已形成。户籍贫困人口、失地农民和流动贫困人口因为迁居能力有限,有被固化在既有居住地域和新贫困空间上的趋势。其结果是加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群体隔离和内卷化,最终导致贫困社区衰退,地域的不利影响凸显。本文建议制定、实施反贫困的地域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贫困空间 空间固化 地域政策
下载PDF
论青年发展社会空间的挤压与再构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荣武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12期1-6,共6页
当前,青年发展从社会空间的视阈进行系统研究还几近空白。从当代青年发展的现状来看,其社会空间挤压已经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现实困境。青年发展研究向社会空间视阈转向,研究青年发展社会空间挤压的生成逻辑和主要特征,重新审视青年群体... 当前,青年发展从社会空间的视阈进行系统研究还几近空白。从当代青年发展的现状来看,其社会空间挤压已经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现实困境。青年发展研究向社会空间视阈转向,研究青年发展社会空间挤压的生成逻辑和主要特征,重新审视青年群体社会空间和整个社会空间的结构关系,再构青年发展社会空间的新秩序是青年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大课题。因此,要不断探索和建构促进青年群体科学发展的社会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保障青年发展社会空间的安全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发展 社会空间 挤压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守红 罗志刚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65,共2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目前,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以混合型为主要特征,城市人口分布呈现同心圆模式,单位制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目前,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以混合型为主要特征,城市人口分布呈现同心圆模式,单位制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仍扮演重要角色。今后,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将出现如下演变趋势:城市居住分异现象将日趋明显,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家庭结构因素的影响开始显现,居住区的组织形式趋向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社会空间 居住分畀
下载PDF
广东地区典型聚落空间形态与社会环境的同构现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彝馨 吕唐军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6期97-100,共4页
以同构方法和比较方法研究广东地区的三种类型典型聚落,发现其空间形态与社会环境之间有巧合的“同构现象”,如聚落组团、朝向、肌理与族姓的“同构现象”、聚落空间形态与宗族关系的“同构现象”、聚落空间方位与社会阶级分层的“同构... 以同构方法和比较方法研究广东地区的三种类型典型聚落,发现其空间形态与社会环境之间有巧合的“同构现象”,如聚落组团、朝向、肌理与族姓的“同构现象”、聚落空间形态与宗族关系的“同构现象”、聚落空间方位与社会阶级分层的“同构现象”、聚落防御形态与社会关系的“同构现象”等。经分析研究,同构现象的动因为对社会伦理结构的适应性、对社会阶级分层形态的适应性、对聚居形态的适应性等。最后得出结论,宗族组织和伦理关系、价值取向和信仰等社会环境对聚落空间形态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空间形态 社会环境 同构现象 动因 适应性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旅游地乡村社会空间重构研究——以南京世凹“美丽乡村”为例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陆天华 于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2-1531,共10页
在商品经济影响下,乡村社会关系正发生多途径、多层次重构,由于社会关系与空间形态辩证统一,社会关系的异化将引起空间形态的变化。以南京市世凹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案例,从传统社会结构观念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出发,建立研究假设,通过201... 在商品经济影响下,乡村社会关系正发生多途径、多层次重构,由于社会关系与空间形态辩证统一,社会关系的异化将引起空间形态的变化。以南京市世凹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案例,从传统社会结构观念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出发,建立研究假设,通过2014年、2016年和2018持续跟踪调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乡村经济社会空间交互过程。结果表明:①所选乡村社会网络发展符合社会资本与市场制度相互作用的发展规律,具有替代效应、挤出效应与互补效应3个明显阶段,符合研究假设;②网络模式由轮轴模式演化到"结构洞"模式再到合作与分派模式,且分别对应扩散型、分支型与簇群型网络结构,伴随行动者的淘汰与迁出与市场经济规则的增强;③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格局重构与乡村空间衰退现象,形成优势经营者区域、原住民的边缘集聚区、外来经营者区域与空间衰退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世凹美丽乡村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关系 空间
下载PDF
分配正义、空间重构与均衡性发展--共同富裕“中国方案”的空间尺度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伟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3期24-35,178,共13页
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表达载体,空间分配正义是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中空间权益的具体体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空间供给不均等、空间权益不平等等突出问题。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未来十年中国整体的政策靶... 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表达载体,空间分配正义是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中空间权益的具体体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空间供给不均等、空间权益不平等等突出问题。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未来十年中国整体的政策靶向,随着一揽子中央政策和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共同富裕“中国方案”已经基本落地并初见成效。有别于西方国家片面的福利制度,“中国方案”的实质是空间权益的分配调整,核心是通过空间尺度的资源调控与正义修复来践行分配正义,借助市场调节、政府再分配、资本约制等手段,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推动效率和公平实现新的动态平衡,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同时,在全球空间内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借鉴蓝本,并促进了全球空间治理的包容性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均衡性发展 空间 橄榄型社会 差别富裕
下载PDF
从社会结构到空间形构——对当代建筑空间设计逻辑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丽蓉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2期47-48,共2页
进入当代,社会文本愈加复杂,基于二元论的空间设计方式难以对社会关系进行回应,城市物质空间发展与社会变化相比呈现出滞后感。面对这一现状,文章对设计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论述了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构的相互关系,并以... 进入当代,社会文本愈加复杂,基于二元论的空间设计方式难以对社会关系进行回应,城市物质空间发展与社会变化相比呈现出滞后感。面对这一现状,文章对设计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论述了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构的相互关系,并以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反映出的大众与媒体的关系为例,尝试探讨从社会结构到空间形构这一设计逻辑的可行性,以期对当代建筑空间设计方法提供部分参考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空间 空间生产 设计逻辑
下载PDF
社交与制度之间:空间重构下易地安置移民的社会资本整合逻辑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宇飞 张迪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4期56-64,共9页
易地扶贫搬迁意味着通过对村民的空间变迁与关系整合改变旧有面貌以实现稳定增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移民后续扶持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之举。基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实地考察,从空间重构视角,可以发现易地安置移民的社... 易地扶贫搬迁意味着通过对村民的空间变迁与关系整合改变旧有面貌以实现稳定增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移民后续扶持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之举。基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实地考察,从空间重构视角,可以发现易地安置移民的社会资本发展具有社交空间与制度空间双重塑造作用。研究表明,易地安置社区移民在社交空间变迁下拥有了聚合型社会资本转型,在获得制度优势带来的工具性支持后,居民获得桥接型社会资本的生成资源,使得社会资本发展并催生出易地安置社区移民新的生存之道。易地搬迁过程是促进乡村居民身份转化的过程,主体社会资本整合逻辑呈现为社交空间与制度空间内的交织互补样态,激活移民社会融入潜能,有助于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易地安置 社会资本整合 聚合 桥接
下载PDF
超越图论——融合城市社会学的空间形构教育实践探索
15
作者 赵子越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4期164-175,共12页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变化才是社会产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将空间视作为城市社会研究的主体。文章通过构建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的解释性叙事,从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将空间中的社会现象转译为具体的空间形构,并由此探讨作为一种城市研究...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变化才是社会产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将空间视作为城市社会研究的主体。文章通过构建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的解释性叙事,从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将空间中的社会现象转译为具体的空间形构,并由此探讨作为一种城市研究与设计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在学科层面,把因受不同专业领域范式差异所割裂的空间与人群相统一,以重新审视并理解建筑、城市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会 列斐伏尔 空间 城市设计方法
下载PDF
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区隔:后现代的空间解构
16
作者 方贤洁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6-64,共9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物理空间不断被剥夺、时间压缩空间的哲学逻辑得以确认,但因个体彼此间的选择区隔加深,网络社会发展并未使个体像工业时代的商品般完成同质性的统一共同体构建,碎片化特征成为发展趋势。当公众因为信息的兴趣、网络...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物理空间不断被剥夺、时间压缩空间的哲学逻辑得以确认,但因个体彼此间的选择区隔加深,网络社会发展并未使个体像工业时代的商品般完成同质性的统一共同体构建,碎片化特征成为发展趋势。当公众因为信息的兴趣、网络归属群体的渴望、获取主体性的认同和独立等因子而建立区隔策略,又因社会负效益、政府规训力度、群体的反对压力和个体领域(相对公共领域)的保护产生反区隔策略的双向正负推动力时,逻辑内核为社会关系集合作用下的主体性所造成的心理选择与行为判断,网络社会的高维放大令区隔显现并清晰。区隔导致的空间解构恰好与社会整合发展逻辑导致的空间消失形成了二元悖论,但矛盾同时形成张力,成为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典型样态。如何处理好二元悖论,是当下传播学、社会学更应该观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空间压缩 主体性区隔 空间
下载PDF
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 被引量:54
17
作者 张甜 刘焱序 王仰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47-2157,共11页
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是中国乡村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恢复力是指系统吸收干扰、经历变化和重组后,仍然保持原有功能、结构、特性和反馈的能力。梳理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乡村社区恢复力、空间恢复力相应概念,借助宏观生态学... 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是中国乡村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恢复力是指系统吸收干扰、经历变化和重组后,仍然保持原有功能、结构、特性和反馈的能力。梳理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乡村社区恢复力、空间恢复力相应概念,借助宏观生态学领域中的恢复力相关概念阐释乡村空间演变过程,可以在深化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理论内涵的同时更有效的理解乡村空间的演变过程和重构目标。乡村空间重构并不只是国土或规划层面的景观空间优化,而需要站在强化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角度,从乡村空间演化机制入手,提升乡村空间演化动力从而驱动空间重构。将乡村空间的演变阶段嵌入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中,将作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引入乡村地理学研究领域,从而进一步扩展了学科研究视角,完成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的理论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演变 乡村空间 恢复力 社会-生态系统 适应性循环
下载PDF
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9
18
作者 马学广 王爱民 闫小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7,共6页
目前,城市空间重构所孳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获得了学术界、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后续治理途径研究的根本前提。本... 目前,城市空间重构所孳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获得了学术界、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后续治理途径研究的根本前提。本文基于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视角,以广州市为例,选取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泛存在的旧城更新、工业用地置换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空间重构的重点领域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证实了空间调整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社会生产 土地利用冲突
下载PDF
“双主体半熟人社会”:水库移民外迁社区的重构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绍军 任毅 卢义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102,共8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水库移民。通过对浯溪口水库S外迁社区的个案研究,对水库移民外迁社区的社会样态进行了分析。水库移民安置过程往往伴随着移民原有村落的空间"脱嵌"以及外迁社区的空间"嵌入"。原有...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水库移民。通过对浯溪口水库S外迁社区的个案研究,对水库移民外迁社区的社会样态进行了分析。水库移民安置过程往往伴随着移民原有村落的空间"脱嵌"以及外迁社区的空间"嵌入"。原有的移民村落是一个在差序格局主导之下的结构完整、关系网络紧密的熟人社会共同体;而在嵌入的外迁社区空间,生成了由水库移民与迁入地原住民组成的"双主体半熟人社会"。首先,"社会样态类型化"是"理想型"研究工具,"双主体半熟人社会"的概念建构是对水库移民外迁社区样态的理论化;其次,水库移民"双主体半熟人社会"的社会样态在结构维度表现为外迁移民和原住民群体组成的"事实"和"心理"同构的"双主体";在关系维度表现为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和以"双主体"间内部"熟人化"为基础的"半熟人社会";最后,基于S外迁社区"双主体半熟人社会"空间重构中经济、社会、政治空间的考察,认为外迁社区的空间治理需理解其社会样态,把握社会样态的内在机制和运作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双主体半熟人社会 外迁社区 空间 社会样态
下载PDF
随缘构境:中国医疗伦理生活的空间构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国斌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0,共6页
中国传统医疗生活中,具有一种"随缘构境"的现象学处境或机制,医学道德紧密整合于社会伦理秩序之中,医病双方既因应于特定的医疗专业规范与社会文化规定灵活选择活动模式,又随着医疗进程的演变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生命体验和道德... 中国传统医疗生活中,具有一种"随缘构境"的现象学处境或机制,医学道德紧密整合于社会伦理秩序之中,医病双方既因应于特定的医疗专业规范与社会文化规定灵活选择活动模式,又随着医疗进程的演变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生命体验和道德观念。今天中国人的医疗生活仍然延续着这一传统特征,对其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研究,是重建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医疗生活 伦理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