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词“窠”的产生、发展与量词“棵”的出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计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39,共9页
"窠"的本义是鸟兽穴居的地方。通过隐喻和转喻,名词"窠"具有多种意义,并逐渐发展出两个量词用法:用于计量印章和印章所印的痕迹的"窠1"和用于计量植物的"窠2"。"窠2"后来又发生了逆... "窠"的本义是鸟兽穴居的地方。通过隐喻和转喻,名词"窠"具有多种意义,并逐渐发展出两个量词用法:用于计量印章和印章所印的痕迹的"窠1"和用于计量植物的"窠2"。"窠2"后来又发生了逆语法化,具有"植株"的意义。由于受汉字形声字形符标记汉字所指事物意义类属之功能的影响,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形声字"棵"来代替"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隐喻 转喻 逆语法化“窠”“棵”
下载PDF
常用词“巢”“窠”“窝”的历时演变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国祥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3,95,共7页
表"动物巢穴"义的常用词"巢""窠""窝"的历时演变轨迹是:上古,"巢"产生;中古,"巢""窠"二者并存,"巢"占主导;近代,"巢""窠""... 表"动物巢穴"义的常用词"巢""窠""窝"的历时演变轨迹是:上古,"巢"产生;中古,"巢""窠"二者并存,"巢"占主导;近代,"巢""窠""窝"三者并存,唐宋时"巢""窠"为代表,元明清时"巢""窝"居上风;现代,"巢""窝"二者并存,竞争持续。"巢"作为"古词",没有被"今词""窠""窝"替换,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这种相对特殊的现象与规律值得观察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词 历时演变
下载PDF
量词“窠”的产生、演变及其更替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平 《云梦学刊》 201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窠"本义为"鸟巢",引申指人及其他动物的栖身之所或植物和颗粒状物体。作为量词最初称量的是植物,隋唐以绛称量的对象非常宽泛,包括动物、草本木本植物、印章、文字图案等。"窠"称量的草本植物主要指一... "窠"本义为"鸟巢",引申指人及其他动物的栖身之所或植物和颗粒状物体。作为量词最初称量的是植物,隋唐以绛称量的对象非常宽泛,包括动物、草本木本植物、印章、文字图案等。"窠"称量的草本植物主要指一蔸由多株组成的丛生类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指低矮的没有明显主干的小灌木。后来称量鸟兽昆虫及人的"窠"被"窝"替换,称量植物的"窠"被"棵"替换,称量印章的"窠"被"颗"替换。"窠"的量词用法没有进入现代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产生 演变 更替
下载PDF
语义演变的规律性与“窠”、“科”语义发展过程的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计伟 《东方语言学》 2012年第1期106-114,共9页
语义演变是有规律的。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窝'的名词和量词用法,可以证明'窠'的计量植物的量词用法是由其自身的隐喻意义发展而来的。'窠'的量词用法及其名词化过程又为重建'科'的语义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语义演变是有规律的。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窝'的名词和量词用法,可以证明'窠'的计量植物的量词用法是由其自身的隐喻意义发展而来的。'窠'的量词用法及其名词化过程又为重建'科'的语义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律性 “窠” “科” 重建
原文传递
张之文“调气津、开玄府、透窠囊、防癌毒”治疗肺结节经验
5
作者 陈敏 刘文平 +2 位作者 余阳 冯全生 张之文(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28-1433,共6页
总结张之文教授治疗肺结节的临证经验。认为肺结节病机为气津不布、玄府郁闭、痰瘀互结、蕴久化毒,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为本,痰、瘀、毒为标。根据病机演变,提出“调气津、开玄府、透窠囊、防癌毒”的动态诊疗思路,包括调气津、安五脏,治... 总结张之文教授治疗肺结节的临证经验。认为肺结节病机为气津不布、玄府郁闭、痰瘀互结、蕴久化毒,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为本,痰、瘀、毒为标。根据病机演变,提出“调气津、开玄府、透窠囊、防癌毒”的动态诊疗思路,包括调气津、安五脏,治以自拟方调气化痰汤加减;开玄府、通气血,治以自拟方开玄通郁汤加减;透窠囊、散结滞,治以自拟方透囊散结汤加减;扶正气、防癌毒,治以自拟方参芪扶正解毒汤加减。以上四法既可单独使用,亦可多法联用,或序贯使用,为肺结节中医辨治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玄府 名医经验 张之文
原文传递
从“窠囊”论治肺结节
6
作者 周舒雯 叶欣 +4 位作者 黄娅 付西 任益锋 祝捷 由凤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3-806,共4页
肺结节与中医“窠囊”的形态结构、病位、发病特点等高度相似,可以“窠囊”理论论治。朱丹溪如是描绘窠囊之始生,“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其总体病机遵循“郁-痰-瘀”之演变规律,以肝木郁而气积为发病之始,脾土壅而痰... 肺结节与中医“窠囊”的形态结构、病位、发病特点等高度相似,可以“窠囊”理论论治。朱丹溪如是描绘窠囊之始生,“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其总体病机遵循“郁-痰-瘀”之演变规律,以肝木郁而气积为发病之始,脾土壅而痰生为发病之机,痰瘀上积于肺为发病之果。笔者进一步提出治疗肺结节当从肝、脾、肺三脏同治,升木达郁以截窠囊之源,实土涤痰以通窠囊之道,通络祛瘀以消窠囊之实,以冀丰富“窠囊”理论内涵,并为肺结节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理论 木郁土壅 痰瘀胶结 肺结节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1例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家康 迟文成 任立瑾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8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的疗效。方法:对1例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结果:患者咳嗽,痰出不爽、咳血,气短、喑哑,烦躁易怒,口苦,纳差,胁肋胀痛,腹痛泄泻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显示纵膈淋巴结...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的疗效。方法:对1例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结果:患者咳嗽,痰出不爽、咳血,气短、喑哑,烦躁易怒,口苦,纳差,胁肋胀痛,腹痛泄泻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显示纵膈淋巴结明显缩小。结论:以抑肝扶脾泻肺为法,清肝降火,泻肺凉血,健脾补中,祛痰化瘀,并以辨证论治,治疗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 “窠囊” 中医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