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鲁迅“立人”思想 构建师生精神家园——绍兴鲁迅高级中学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的实践
1
作者 胡尧兴 李春玲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4年第5期20-24,共5页
浙江省现代化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秉持引导普通高中走分类办学、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的价值理念,聚焦于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建设和发展。绍兴鲁迅高级中学以“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的创建为契机,注重传承鲁迅“立人”思想、... 浙江省现代化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秉持引导普通高中走分类办学、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的价值理念,聚焦于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建设和发展。绍兴鲁迅高级中学以“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的创建为契机,注重传承鲁迅“立人”思想、构建师生精神家园,通过提炼“立人”办学理念,建设体现“鲁迅文化”的校园环境,开展以“鲁迅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开发基于“鲁迅文化”的特色德育课程,开展旨在传承、发扬鲁迅精神的课题研究,以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内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学校 鲁迅“立人”思想 校园文化 普通高中发展
下载PDF
何种人生,怎样“立人”?——《狂人日记》与《人的文学》之互文性解读
2
作者 王海晗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7,共15页
《狂人日记》与《人的文学》之间存在彼此指涉的互文关系,能看到周氏兄弟对于“立人”思想命题的完整呈现。《人的文学》中“灵肉一致”的观点缝合了《狂人日记》里“吃人”话语的双重所指,将其写实意义与比喻意义统一起来。周作人改良... 《狂人日记》与《人的文学》之间存在彼此指涉的互文关系,能看到周氏兄弟对于“立人”思想命题的完整呈现。《人的文学》中“灵肉一致”的观点缝合了《狂人日记》里“吃人”话语的双重所指,将其写实意义与比喻意义统一起来。周作人改良人类关系的设想部分符合了鲁迅本人的思想修正。而《狂人日记》中反求诸己的思想维度对于渴望“真理”认识的《人的文学》具有匡正的作用。从“人的文学”的定义出发来分析《狂人日记》,可以发现其是“有关小说的小说”,包含现代“元小说”的特质,而“记录研究”“非人的生活”正是周氏兄弟关于启蒙时代文学何为的共同认知,其背后是破旧立新的历史主体的转喻,体现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评判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人的文学》 鲁迅 周作人 “立人” 互文性
下载PDF
“立人”之思及其实践意志——“王得后鲁迅”的核心维度
3
作者 彭小燕 唐洁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王得后鲁迅”是2022年出现在学界的一个概念,阐释它的全部含义是还在进行中的学术工作。但在鲁迅研究史上已成共识的是,王得后最先提出并富于体系性地论证了鲁迅的“立人”思想。他既以此透视鲁迅的内在魂灵,对鲁迅的整体思想进行体... “王得后鲁迅”是2022年出现在学界的一个概念,阐释它的全部含义是还在进行中的学术工作。但在鲁迅研究史上已成共识的是,王得后最先提出并富于体系性地论证了鲁迅的“立人”思想。他既以此透视鲁迅的内在魂灵,对鲁迅的整体思想进行体系性阐释,亦在此基础上思考鲁迅对“立人”理想的生命践行。经由对鲁迅的学术研究和自身的杂文写作,王得后藉鲁迅为媒介与当代中国的各类文化思潮、社会现象保持着交流、回应直至碰撞。“王得后鲁迅”最基本的构成,首先是以鲁迅为本位的学术研究,继而一以贯之地凸显着经由阐释鲁迅写作杂文,以求对中国人及其社会进行改良的实践意志,并由此确立起自身在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精神生态中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得后鲁迅” 王得后 “立人” 实践意志
下载PDF
“学”为中心的“立人”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陈燕军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传统课堂往往从如何教的角度设计教学,存在“一讲到底”“教法单一”“重复机械练习”等现象,陷入“教师累、学生厌、效果差”的恶性循环。只有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学习设计”,打造以“学”为中心的“立人”课堂,开展深度学习,... 传统课堂往往从如何教的角度设计教学,存在“一讲到底”“教法单一”“重复机械练习”等现象,陷入“教师累、学生厌、效果差”的恶性循环。只有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学习设计”,打造以“学”为中心的“立人”课堂,开展深度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让学习真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课堂 教学内涵 教学范式
下载PDF
鲁迅“立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启示
5
作者 李瑞娜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9期215-217,共3页
鲁迅的作品是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书的重点内容。作为新文化的先驱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鲁迅的经典著作《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深... 鲁迅的作品是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书的重点内容。作为新文化的先驱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鲁迅的经典著作《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鲁迅的生平和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本文从课程思政的教育视角出发,探讨了鲁迅及其作品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立人”思想 当代大学生 成长启示
下载PDF
从“立人”到“救救孩子”——鲁迅对《儿童之好奇心》等论文的翻译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姜彩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41,共7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立人” 孩子 好奇心 翻译 论文 儿童 《狂人日记》
下载PDF
《狂人日记》: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首次文学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焕亭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74,共8页
鲁迅的《狂人日记》固然有对外国文学借鉴和模仿的成分,但其独创成分也是不可抹杀的。如果没有鲁迅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长期思考,如果没有鲁迅对中国历史的清醒认识,纵然有再多的外来影响,鲁迅也不可能创作出《狂人日记》。鲁迅的《... 鲁迅的《狂人日记》固然有对外国文学借鉴和模仿的成分,但其独创成分也是不可抹杀的。如果没有鲁迅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长期思考,如果没有鲁迅对中国历史的清醒认识,纵然有再多的外来影响,鲁迅也不可能创作出《狂人日记》。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他从留日期间就进行国民性思考和人类学思考的文学形式的结晶,鲁迅青年时代特别是留日期间关于文化、文学和革命的思考主要从他早年发表在《河南》杂志上的三篇文言论文中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文学表达 “立人”思想 鲁迅 早期 文学借鉴 中国历史 外来影响
下载PDF
论鲁迅“立人”思想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96-99,共4页
论鲁迅“立人”思想的文化内涵黄健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思想家的鲁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有关人的自由与解放,特别是有关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思想主张。置身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爆发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前沿,鲁迅敏锐地感到,近代中... 论鲁迅“立人”思想的文化内涵黄健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思想家的鲁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有关人的自由与解放,特别是有关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思想主张。置身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爆发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前沿,鲁迅敏锐地感到,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迫切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思想 鲁迅 文化内涵 人的解放 精神自由 个体生存意义 终极关怀 近代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 意义世界
下载PDF
青年鲁迅“立人”思想的多义解读 被引量:3
9
作者 商昌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立人”思想 青年鲁迅 《摩罗诗力说》 《科学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 解读 多义 《破恶声论》
下载PDF
邓小平对传统“立人”“爱国”“民本”思想的扬弃 被引量:3
10
作者 仲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7-10,共4页
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立人”、“爱国”、“民本”思想的合理部分,形成了既带有传统特色,又更具当代特色的“四有”人格思想、爱国重公思想、人民主体思想。这三种思想层层递进,环环扣紧,融为一体。
关键词 邓小平 “民本”思想 “立人”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民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 特殊化 人格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鲁迅的“立人”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兴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2年第3期7-9,共3页
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一生很长时间从事教育工作,虽然没有教育专著,但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对许多教育问题发表了革新性见解和主张。
关键词 现代教育 “立人”思想 鲁迅 教育工作 教育专著 文学作品 教育问题 文学家
下载PDF
鲁迅的“立人”与中国新文学“为人生”创作理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健 卢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28,共9页
鲁迅提出的"立人",是他认真审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审视中国人的生存境况和现代遭遇,以及在认识和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当中所形成的一整套有关"人"和人的发展的思想主张。无论是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现代转型... 鲁迅提出的"立人",是他认真审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审视中国人的生存境况和现代遭遇,以及在认识和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当中所形成的一整套有关"人"和人的发展的思想主张。无论是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现代转型,还是对于中国文学的时代发展来说,"立人"思想主张的核心是强调人的解放,特别是个性解放和精神解放,强调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地位,强调对现代文明的价值认同。鲁迅这种极具现代性精神特征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与中国新文学确立"为人生"的创作理路,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为中国新文学提供了新的思想观念、新的创作理论和价值意义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立人” 新文学 “为人生” 创作理路
下载PDF
从“立国”到“立人”——爱国主义从近代到现代的演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培元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4-99,158,共7页
1 始于十九世纪中期的中西方文化的遭遇和碰撞,在形式上表现为中国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中英鸦片战争及此后的历次中外战争,均以封建主义的中国惨败于资本主义的西方为结局。在这种空前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在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 1 始于十九世纪中期的中西方文化的遭遇和碰撞,在形式上表现为中国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中英鸦片战争及此后的历次中外战争,均以封建主义的中国惨败于资本主义的西方为结局。在这种空前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在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涌起了排天的巨浪。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意识的觉醒与强化开始,以“立国”、“保国”即建立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的政治要求及其行动为显著特征的。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后,康有为怀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起草了反对同日本议和的上皇帝万言书,指出“变法”是“立国自强之策”。“变法以立国”的政治主张,无疑是这一著名文献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族主义 “立人”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 康有为 民族国家 国家主义 近代爱国主义 现代爱国主义 资产阶级民族
下载PDF
“伪士”、“硕士”、“精神界之战士”——鲁迅早期对知识阶级的分析及其“立人”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丹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5,共7页
关键词 知识阶级 “立人”思想 人群特征 知识分子 《新青年》 文化精神
下载PDF
以“立人”为中心——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逻辑起点(上) 被引量:16
15
作者 钱理群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百年前鲁迅的东渡日本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空间转移”。他在日本的思想发展是以民族主义为起点,并产生如下问题意识,即如何既要批判东方传统促进民族的现代化,又要对西方现代化进行质疑;如何完成“现代民族文化”、“现代民族主体”的重... 百年前鲁迅的东渡日本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空间转移”。他在日本的思想发展是以民族主义为起点,并产生如下问题意识,即如何既要批判东方传统促进民族的现代化,又要对西方现代化进行质疑;如何完成“现代民族文化”、“现代民族主体”的重建。鲁迅在日本早期的著述,其中心词的转移,说明他认识到民族危机在于文化危机,文化危机在于“人心”危机,民族“精神”的危机。从此鲁迅处于主流思潮的边缘并显示着鲁迅式的文化品格。鲁迅著作中心词“个”强调个体的精神的自由。其典型的个性主义思想是将“立国”建立在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基础之上,“立人”的根本在人的信仰。“精神界之战士”是批判、战斗的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这也是鲁迅的自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思想 鲁迅文学 著作中心词 民族精神 个性主义 “立人” “人心”危机 文化危机
下载PDF
“立人”就是立文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得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56-58,共3页
“立人”就是立文化王得后1907年,也就是本世纪初,鲁迅作《文化偏至论》,论及“立宪国会”即政治;“制造商估”“金铁”“路矿”“富有”即经济;“武事”“钩爪锯牙”即军事,认为是欧美文化中的“尘芥”,枝叶,中国学它们没... “立人”就是立文化王得后1907年,也就是本世纪初,鲁迅作《文化偏至论》,论及“立宪国会”即政治;“制造商估”“金铁”“路矿”“富有”即经济;“武事”“钩爪锯牙”即军事,认为是欧美文化中的“尘芥”,枝叶,中国学它们没有把握根本,是“不根本之图”。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 鲁迅思想 鲁迅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变革者 人的生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 生之意义 中华文化 不同民族
下载PDF
鲁迅的“立人”思想与现代文化建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雨海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08-110,共3页
鲁迅的"立人"思想是现代文化建设的起点和主线。从批判入手达到建立,以爱人爱己为核心完善个体,这在当今现代文化建设中意义重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文化建设方针,正是鲁迅"立人"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关键词 鲁迅 “立人”思想 现代文化建设
下载PDF
论鲁迅的“立人”思想——基于鲁迅的家庭教育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楠 《现代教育论丛》 2014年第1期9-12,23,共5页
"立人"思想是鲁迅教育观的核心。在个人性和公共性的张力中确立人的合理位序、在自由性和创造性的共在中改变人的精神世界构成了鲁迅"立人"思想的基本要义。聚焦家庭场域,让儿童成为自己是鲁迅"立人"思... "立人"思想是鲁迅教育观的核心。在个人性和公共性的张力中确立人的合理位序、在自由性和创造性的共在中改变人的精神世界构成了鲁迅"立人"思想的基本要义。聚焦家庭场域,让儿童成为自己是鲁迅"立人"思想的践行条件;理解、指导和解放是鲁迅"立人"思想践行的指导原则;儿童读物的"有益"和"有味"是鲁迅"立人"思想践行的重要路径。整全人的培养和经由立人而至立国则是鲁迅"立人"思想之于现实教育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立人”思想 家庭教育
下载PDF
精英知识分子的楷模——鲁迅“立人”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金双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9-130,162,共3页
本文在分析了精英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之后,重点论述了精英知识分子的楷模鲁迅的“立人”思想的内容、本质和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以及实现“立人”工程的途径。
关键词 鲁迅 精英知识分子 终极价值立场 “立人”思想 启蒙
下载PDF
鲁迅“立人”思想下的当代教育理念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桂周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20年第4期4-8,共5页
改造国民性和"立人"是鲁迅终生孜孜探求的问题。"立人"的要义在于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强调具体的个体、自由的状态、精神的意义,从而让沙聚之邦转为人国。教育追求立德树人,成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鲁迅"立人&... 改造国民性和"立人"是鲁迅终生孜孜探求的问题。"立人"的要义在于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强调具体的个体、自由的状态、精神的意义,从而让沙聚之邦转为人国。教育追求立德树人,成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鲁迅"立人"思想可以成为当今教育理念建构汲取的思想资源,启迪广大教师要以生为本,强调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立人”思想 教育理念 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