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劳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社会法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永福 沈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4,共7页
劳动者要求改变劳动从属性的诉求和行动是推动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原动力,中国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特殊政治、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劳工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的缺失决定了以"劳动三权... 劳动者要求改变劳动从属性的诉求和行动是推动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原动力,中国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特殊政治、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劳工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的缺失决定了以"劳动三权"为核心的集体谈判很难成为我国劳资集体协商的制度安排。中国劳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构应当以全球正在实践和探索的"第三代"社会法为制度基础,充分发挥社会法的社会保护与社会促进的双重职能,坚持"工会代表制度"与"劳资双方制度性交流机制"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集体协商 “第三代”社会法 社会法 集体劳动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