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第三极文化”理论范式融会于创造性的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式宪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11期39-46,共8页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学者黄会林与绍武先生率先提出"第三极文化论",转瞬十年了。他们站在时代思潮激荡的高端,对全球文化现代演进的总体趋势给出了十分锐敏的观察,前瞻性地建构了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第三极文化"理...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学者黄会林与绍武先生率先提出"第三极文化论",转瞬十年了。他们站在时代思潮激荡的高端,对全球文化现代演进的总体趋势给出了十分锐敏的观察,前瞻性地建构了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第三极文化"理论范式。当今时代赋予中国电影创作与电影产业的一个重大使命是,如何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我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人文品格和尊严,如何以中国智慧之核来重塑"中国镜像"。"第三极文化"在这方面也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文化论” 注重实践 海纳百川 和而不同 共荣
原文传递
“第三极文化”的三重意义与价值
2
作者 胡智锋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11期23-29,共7页
"第三极文化"理论学说提出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第三极文化"的阐述与思考,展示了这一理论学说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破解国际难题、提升文化凝聚、推进艺术发展方面。思想意义则具... "第三极文化"理论学说提出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第三极文化"的阐述与思考,展示了这一理论学说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破解国际难题、提升文化凝聚、推进艺术发展方面。思想意义则具体体现在价值观、方法论和审美观的多维度的深刻思考。教育意义则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方面的创新。"第三极文化"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不断融合吸纳国内外的先进思想并作出现代化创新、整合和提升。其所秉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国际与国内、现实与历史、艺术与教育等都具有多方面启示和意义,值得持续地予以探究、丰富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极文化” 重意义 价值观 方法论
原文传递
自觉创建民族化艺术与文化理论——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会林 王宜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年过八旬的黄会林教授幽默地自称是名"80后"。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个"80后"可不只是调侃意义上的说辞,黄先生的学术思维、行为方式和精神气质呈现的恰恰就是"80后"的状态。她的日程安排一向很紧张,节奏之快甚至是一般"80后"都无... 年过八旬的黄会林教授幽默地自称是名"80后"。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个"80后"可不只是调侃意义上的说辞,黄先生的学术思维、行为方式和精神气质呈现的恰恰就是"80后"的状态。她的日程安排一向很紧张,节奏之快甚至是一般"80后"都无法相比的。访谈者王宜文荣幸地受邀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来做黄先生专访,但2015年上半年黄先生日程很满:主持规模宏大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中央各部委以及北京市等决策部门各种咨议活动、还有众多的学术会议及研讨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会林 民族化 文化自觉 “第三极文化”理论
下载PDF
第三极文化: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
4
作者 刘江凯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11期47-53,共7页
"第三极文化"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于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理论构想。十年来,"第三极文化"已由最初的构想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缓慢而有力地展开。其理论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与... "第三极文化"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于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理论构想。十年来,"第三极文化"已由最初的构想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缓慢而有力地展开。其理论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与拓展的历程,强调知行合一,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构成了该理论概念最为突出的特征。尤其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实践项目"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在多个方面都具有世界首创性,其实践价值已开始反哺理论,成为树立中国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极文化” “第三电影文化”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