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乡的蛊惑”:《朝花夕拾》及其他——论鲁迅的“第二次绝望”与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晓初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8-105,共8页
面对以1923年的沉默为标志的"第二次绝望",鲁迅写作了《朝花夕拾》、《野草》和《铸剑》等"故事新编"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显示了鲁迅在"思乡的蛊惑"中,回到故乡与童年的记忆中寻求精神的抚慰与依托,在... 面对以1923年的沉默为标志的"第二次绝望",鲁迅写作了《朝花夕拾》、《野草》和《铸剑》等"故事新编"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显示了鲁迅在"思乡的蛊惑"中,回到故乡与童年的记忆中寻求精神的抚慰与依托,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鲁迅此一时期的"安魂曲",另一方面又昭示出鲁迅在走向底层民众"鬼的世界"中,在从这一底层的"阴间"世界抵抗"正人君子"的阳间世界的斗争中思想的发展。同时,"故乡"不仅为鲁迅抗争心灵的黑暗与虚无提供了一种价值的视野与资源,也提供了抗争的动力与方法,在抵抗黑暗与虚无的斗争中,还张扬起一种独立抗争的"复仇"精神,《铸剑》正是这一精神的艺术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第二次绝望” 《朝花夕拾》《野草》《铸剑》
原文传递
《野草》与佛教 被引量:16
2
作者 汪卫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85,共11页
鲁迅对佛经的一度孤诣,影响了十年后《野草》的写作,《野草》的深度精神信息,潜藏在佛教中,然若仅限于事实性层面和表面的对照式阐释,诚难深入其中。本文从鲁迅与佛教的因缘、《野草》文本表面语词和语式与佛经的相似、鲁迅走进《野草... 鲁迅对佛经的一度孤诣,影响了十年后《野草》的写作,《野草》的深度精神信息,潜藏在佛教中,然若仅限于事实性层面和表面的对照式阐释,诚难深入其中。本文从鲁迅与佛教的因缘、《野草》文本表面语词和语式与佛经的相似、鲁迅走进《野草》前的生命状态与佛教基本教义的契合、尤其是《野草》写作作为鲁迅穿越其"第二次绝望"的一次生命的行动、其解脱和超越方式与佛法解脱智慧的不谋而合等方面,全面考察了《野草》与佛教的内在精神联系,并试图借此揭示《野草》的精神奥秘与艺术魅力所在及其渊源所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佛教 解脱之道 “第二次绝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