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迪厄理论视阈下的“红色”小说外译——以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白桦 聂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1-76,84,共7页
文化转向后,译学界中翻译理论的发展如沐春风,"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的引入,使得翻译研究向更多视角延伸。"红色"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其外译往往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而这种使命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qu... 文化转向后,译学界中翻译理论的发展如沐春风,"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的引入,使得翻译研究向更多视角延伸。"红色"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其外译往往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而这种使命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不谋而合的任务与目的。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译介到美国市场的"红色"小说,其价值与意义值得探讨与借鉴。在布迪厄的翻译社会学看来,译者是带着"惯习"、各种"资本"、"幻想",在权力场中"争斗",进而所形成的翻译"场域"。试从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理论出发,结合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为其提供个案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小说 布迪厄理论 翻译场域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外译“红色”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研究
2
作者 张白桦 聂炜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4-120,共7页
"红色"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其外译活动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不谋而合的任务与目的。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译介到美国市场的"红色"小说,有其成功经验。在布迪厄的... "红色"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其外译活动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不谋而合的任务与目的。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译介到美国市场的"红色"小说,有其成功经验。在布迪厄的翻译社会学看来,译者是带着"惯习"、各种"资本"、"幻想",在权力场中"争斗",进而形成的翻译"场域"。试从布迪厄社会学翻译理论出发,结合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为其提供个案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小说 布迪厄理论 惯习 资本 幻想 场域
下载PDF
河北“红色”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3
作者 王宁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9-22,共4页
地缘与性别是文化的两个重要维度,亦是深入探析文学作品的有效视角。河北"红色"小说关于人物两性关系的叙事隐含着独特的性别无意识。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与慷慨、勇武、具有庙堂性的燕赵文化在冲撞中融合,赋予文学想象丰厚的... 地缘与性别是文化的两个重要维度,亦是深入探析文学作品的有效视角。河北"红色"小说关于人物两性关系的叙事隐含着独特的性别无意识。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与慷慨、勇武、具有庙堂性的燕赵文化在冲撞中融合,赋予文学想象丰厚的性别内涵,相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产生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红色”小说 两性关系 地缘 性别 性别无意识
下载PDF
试论扎拉嘎胡小说“红色”叙事范式
4
作者 萨仁通拉嘎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8期91-93,共3页
20世纪50年代初步入文坛的扎拉嘎胡创作了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红色”小说。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对扎拉嘎胡小说的“红色”叙事范式进行了论述。扎拉嘎胡以内蒙古草原为叙事的空间维度呈现了解放后内蒙古草原的新社会气象。人物塑造和情... 20世纪50年代初步入文坛的扎拉嘎胡创作了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红色”小说。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对扎拉嘎胡小说的“红色”叙事范式进行了论述。扎拉嘎胡以内蒙古草原为叙事的空间维度呈现了解放后内蒙古草原的新社会气象。人物塑造和情节构思上采用“二元对立”的模式凸显了主题思想。大多作品整体上用了慢叙的方式,局部内容用了概括的形式,使小说内容及思想更加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拉嘎胡 “红色”小说 “红色”叙事
下载PDF
探析“红色经典”小说的“怨恨”叙事
5
作者 徐汉晖 《凯里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虽然大多是讲述革命起源的故事,但在规定的意识形态内,从小说文本里所看到的不仅仅是革命叙事,也不仅仅是英雄叙事,还有潜隐在文本话语体系里的"怨恨"叙事。这种怨恨叙事主要通过革命群众对苦...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虽然大多是讲述革命起源的故事,但在规定的意识形态内,从小说文本里所看到的不仅仅是革命叙事,也不仅仅是英雄叙事,还有潜隐在文本话语体系里的"怨恨"叙事。这种怨恨叙事主要通过革命群众对苦难的回忆,对压迫的控诉,以及对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小说 革命 怨恨叙事
下载PDF
翻译家沙博理的“红色”翻译诗学观初探——以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为例
6
作者 聂炜 张白桦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9-84,共6页
"红色"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反映了中国"红色"时期的最高文学成就,其外译活动往往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作为中国第一部译介到美国市场的"红色"小说,其成功的经验... "红色"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反映了中国"红色"时期的最高文学成就,其外译活动往往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作为中国第一部译介到美国市场的"红色"小说,其成功的经验对于后续以"红色"为题材的中国文学外译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译作总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诗学作为重要的"改写"因素之一,主要受到社会主流诗学观和个人诗学观的共同作用。研究试从沙译《新儿女英雄传》中梳理出其翻译策略的运用,窥探出其中的"红色"诗学观,以期对当下文学外译同类题材的作品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博理 “红色”小说 勒菲弗尔 《新儿女英雄传》 翻译策略 文学外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