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生仔”现象的历史现实与文学想象——以伍慧明《望岩》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小涛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9-16,共8页
论文结合历史事实和伍慧明的《望岩》对"纸生仔"的形象塑造,分析探讨了"纸生仔"对美国华人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对整个华人社区的影响。"纸生仔"作为美国华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一方面,它给众多通... 论文结合历史事实和伍慧明的《望岩》对"纸生仔"的形象塑造,分析探讨了"纸生仔"对美国华人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对整个华人社区的影响。"纸生仔"作为美国华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一方面,它给众多通过"纸生仔"进入美国的个人及其家庭、整个华人社区造成了长久影响;另一方面,"纸生仔"的影响是代际传递的,它影响了整个华人社区的社会关系。同时,《望岩》展示了在麦卡锡时代和"坦白计划"背景下的华人社区,揭示了"纸生仔"对华人社区造成的持续伤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排华 非法入境 “纸生仔” “坦白计划” 伍慧明 《望岩》
下载PDF
《望岩》中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
2
作者 张书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继《骨》出版的15年后,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再次以旧金山华人史为题材推出了第二部作品《望岩》,该小说取材于作者父亲的亲身经历,塑造了挣扎于身份认同桎梏的“纸生仔”形象,也重现了麦卡锡主义盛行之下“坦白计划”对美国华人群体造成... 继《骨》出版的15年后,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再次以旧金山华人史为题材推出了第二部作品《望岩》,该小说取材于作者父亲的亲身经历,塑造了挣扎于身份认同桎梏的“纸生仔”形象,也重现了麦卡锡主义盛行之下“坦白计划”对美国华人群体造成的心灵创伤。以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文本细读来剖析《望岩》中“纸生仔”的文化身份困境和建构,对文本中跨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生仔” 伍慧明 文化身份
下载PDF
伍慧明小说《望岩》的新历史主义书写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伍慧明小说《望岩》有新历史主义倾向和特征。“纸生仔”和“坦白计划”这段特殊的历史给美国华人移民造成了长久创伤,并迫使华人社区陷入“沉寂”。伍慧明将客观史料、个人经历与虚构想象结合在一起,对美国华人先辈的经历和遭遇进行叙... 伍慧明小说《望岩》有新历史主义倾向和特征。“纸生仔”和“坦白计划”这段特殊的历史给美国华人移民造成了长久创伤,并迫使华人社区陷入“沉寂”。伍慧明将客观史料、个人经历与虚构想象结合在一起,对美国华人先辈的经历和遭遇进行叙述、阐释和重写,来完成自己对“纸生仔”和“坦白计划”这段历史的重新建构。《望岩》的新历史主义书写揭示了掩盖在宏大历史叙事之下的复杂社会矛盾,复活了以华人移民为代表的美国社会边缘群体的“他者声音”,发掘了“纸生仔”及其后代心理创伤和身份认同困难的历史根源,达到了观照美国社会现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岩》 “纸生仔” “坦白计划” 历史再现 新历史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