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绘画”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1
作者 邹慧兰 陈练军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从古至今“画”一直居于“绘画”义语义场中的主导地位,其次是“图”和“绘”。“绘画”义动词长期共存,演变过程中,施事者地位都由高到低,由动作致使者到自主行为发起者,在用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完全替代。词汇语义的侧重点不同,“... 从古至今“画”一直居于“绘画”义语义场中的主导地位,其次是“图”和“绘”。“绘画”义动词长期共存,演变过程中,施事者地位都由高到低,由动作致使者到自主行为发起者,在用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完全替代。词汇语义的侧重点不同,“画”重刻画,综合了“图”“绘”的功能;“图”重摹写,写实性强,不强调色彩;“绘”重描绘,多与色彩搭配。关涉对象有区别,“画”的绘画题材和功能逐渐世俗化,绘画方式和内容简单化,“图”“绘”纪实性增强。句法方面,“绘画”义动词以二价用法为主,但成员内部存在部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义动词 历时演变 语义 句法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导论》课程跨文化教学探究
2
作者 吴春燕 《现代语文》 2023年第9期32-36,共5页
作为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选修课程,《中国传统绘画导论》应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将国际学生作为审美个性主体,根据绘画作品特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促进国际学生了解认同、自发传播中国文化。以《中国传统绘画导... 作为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选修课程,《中国传统绘画导论》应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将国际学生作为审美个性主体,根据绘画作品特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促进国际学生了解认同、自发传播中国文化。以《中国传统绘画导论》课程为例,探究跨文化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国际学生在跨文化课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为中国传统绘画相关课程的跨文化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导论》 跨文化 教学 国际中文教育
下载PDF
凸现画境——徐志摩诗作的绘画美实践
3
作者 叶志良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47-50,共4页
徐志摩对绘画美的实践,是在两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的:一是表层的绘画美,二是深层的绘画美,由此追求新诗的画境。 所谓表层的绘画美,指诗形的外观排列。诗人常在灵感启发下,追索一种现代汉语字词本身和互相组合的图案化的可能性,利用诗的排... 徐志摩对绘画美的实践,是在两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的:一是表层的绘画美,二是深层的绘画美,由此追求新诗的画境。 所谓表层的绘画美,指诗形的外观排列。诗人常在灵感启发下,追索一种现代汉语字词本身和互相组合的图案化的可能性,利用诗的排列的外形和诗歌抒情形象的某种相似相通,造成一种生理和心灵契合的视觉效果。如《半夜深卷琵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徐志摩诗 视觉形象 抒情主人公 “绘画美” 意象 视觉效果 诗歌抒情 心灵契合 “灵魂”
下载PDF
闻一多的新诗理论“绘画的美”新探
4
作者 蒋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982-987,共6页
闻一多提出新诗"绘画的美",其本义是指色彩而非轮廓、构图、意境等,即诗歌要善于运用有文采的词藻描写事物丰富的色彩。新诗"绘画的美"理论致力于诗歌形式探索和本体建构,有利于诗歌形象化建设;闻一多既主张新诗要... 闻一多提出新诗"绘画的美",其本义是指色彩而非轮廓、构图、意境等,即诗歌要善于运用有文采的词藻描写事物丰富的色彩。新诗"绘画的美"理论致力于诗歌形式探索和本体建构,有利于诗歌形象化建设;闻一多既主张新诗要具有"绘画的美",又反对诗画类型混同,其对诗与画的理性态度对于人们正确处理诗与画的关系以及艺术的自律与越位的关系以有益的启示;诗论与诗作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彼此间存在交集,也存在错位,而这种矛盾打开了作品解读的另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诗“绘画的美” 色彩
下载PDF
闻一多新诗“绘画美”涵义扩展:从描形到意境
5
作者 蒋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6-71,共6页
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本义是指色彩,但其诗论和诗作也少量涉及廓线、构图、意境等其他绘画要素,这些要素是在"绘画的美"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姑且视之为其扩展义,它们与色彩一起推进了新诗的形式探索和本体建... 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本义是指色彩,但其诗论和诗作也少量涉及廓线、构图、意境等其他绘画要素,这些要素是在"绘画的美"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姑且视之为其扩展义,它们与色彩一起推进了新诗的形式探索和本体建设。其中最醒目、最大众化的颜色、形状描绘是诗歌画面语言的第一个层次,构图是第二个层次,形式趣味与整体意境构成第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结构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具有不同的审美意味,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理论也由此呈现出多层面的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诗“绘画美” 描形 构图 意境
下载PDF
闻一多诗歌主张“绘画美”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施军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26,共4页
“绘画美”概念的语义指涉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绘画美”的倡导更多地是借鉴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诗人对现代西方某些哲学的思考与吸收;对“绘画美”的追求源于闻一多作为诗歌理论家探索艺术革... “绘画美”概念的语义指涉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绘画美”的倡导更多地是借鉴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诗人对现代西方某些哲学的思考与吸收;对“绘画美”的追求源于闻一多作为诗歌理论家探索艺术革新的勇气,源于他对绘画艺术的爱好;就诗歌创作思潮而言,这一主张对于矫正当时诗坛的创作,也发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生成原因 美学意义 “绘画美” 闻一多 诗歌
下载PDF
论当代扬州刺绣“绘画性”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冯文 王莲 《科技视界》 2015年第7期128-128,208,共2页
扬州刺绣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绘画性是扬州刺绣的一大特征,扬州刺绣与各个时代的背景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的艺术风格在扬州的刺绣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也逐步形成扬州刺绣... 扬州刺绣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绘画性是扬州刺绣的一大特征,扬州刺绣与各个时代的背景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的艺术风格在扬州的刺绣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也逐步形成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针法都缜密、艳丽、工整、光洁,绣师们将画理与绣理融于一体,灵活运用各种针法技巧使得刺绣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刺绣 “绘画性” 绣师
下载PDF
“思维、绘画、文摘”三结合的好形式——议“绘画-文摘本”的优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蕴春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03年第2期64-65,共2页
小学生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简单、形象、直观。他们或是用简单、直观的绘画来描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或是运用简明、直接的语言将所认知的世界表述出来。新教材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编排的。它是一本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的“童... 小学生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简单、形象、直观。他们或是用简单、直观的绘画来描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或是运用简明、直接的语言将所认知的世界表述出来。新教材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编排的。它是一本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的“童话书”,也是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金钥匙”。为了充分体现新教材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在教学中运用了“拓展思维、展开联想”的教学方式,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文摘本” 小学 语文 教学方式 课程标准 爱国主义教育 审美能力
下载PDF
“绘画美”诗论回望及近年来诗坛审丑化逆流批判——从“余秀华热”的白话新诗返祖病症说开去 被引量:1
9
作者 姬志海 《中外诗歌研究》 2018年第1期36-38,共3页
近年来,“余秀华热”反映了“朦胧诗”的退潮和“第三代诗人”自觉地分化以后,以抒写“口语”“口水”乃至“下半身”为能事的“平民写作”阵营在诗歌斗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也表明当下诗坛在基本思想价值、美学价值评判上的严重... 近年来,“余秀华热”反映了“朦胧诗”的退潮和“第三代诗人”自觉地分化以后,以抒写“口语”“口水”乃至“下半身”为能事的“平民写作”阵营在诗歌斗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也表明当下诗坛在基本思想价值、美学价值评判上的严重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美” 白话新诗 诗坛 病症 批判 丑化 诗论 第三代诗人
下载PDF
浅谈架上作品的“绘画性”与“制作性”——中西方绘画创作与技法研究
10
作者 徐卫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41-142,共2页
"绘画性"是一张画的灵魂,成功的大师们的作品充满着独具个性的绘画性语言,无论是东方的石涛、八大、黄宾虹、还是西方的波洛克、马瑟韦尔,大师们作品的绘画性是其它任何时代、任何人不能替代的。中西美术的绘画性丰富多变,每... "绘画性"是一张画的灵魂,成功的大师们的作品充满着独具个性的绘画性语言,无论是东方的石涛、八大、黄宾虹、还是西方的波洛克、马瑟韦尔,大师们作品的绘画性是其它任何时代、任何人不能替代的。中西美术的绘画性丰富多变,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绘画性"语言。"绘画性"并不排斥"制作性",制作性的技巧实际上是丰富画面语言,开拓表现性领域,拓展表现手法,始终要服从绘画性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构成完美的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美术“绘画性”“制作性”
下载PDF
“绘画治疗”理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品花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8年第5期64-66,共3页
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部分学生对美术创作"熟视无睹"的学习状态,在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合"绘画治疗"理论,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释放他... 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部分学生对美术创作"熟视无睹"的学习状态,在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合"绘画治疗"理论,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释放他们的心灵表达,以达到在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构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治疗”理论 美术教学 实践策略
下载PDF
“绘画美”的动人显现——读东山魁夷与吴冠中的散文
12
作者 段育和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27-30,共4页
认识东山魁夷与吴冠中,人们大多是先从他们的绘画开始的.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画家,尤其是风景画的创作,堪称一代巨匠.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也着力于风景画的创作,其独特风采为国内外所瞩目.在读了他们的一些散文之后,始觉他们同... 认识东山魁夷与吴冠中,人们大多是先从他们的绘画开始的.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画家,尤其是风景画的创作,堪称一代巨匠.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也着力于风景画的创作,其独特风采为国内外所瞩目.在读了他们的一些散文之后,始觉他们同时还是优秀的散文家.而且作为绘画大师,他们的散文创作自然地有着和他们的绘画选材联系着的多落墨于自然风景的特点.研读他们的风景散文篇什或是散见于其它散文中的描述风景的文字,会产生一种突出而鲜明的共同印象,即他们的散文文画渗透、画境、文境,两者相兼,是散文的“绘画美”的动人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冠中 “绘画美” 东山魁夷 写景散文 川端康成 散文创作 大自然 风景画 意境美 日本文学传统
下载PDF
小小画笔 大大世界——浅谈幼儿“绘画日记”活动的探索与拓展
13
作者 许玲玲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2年第3期110-110,共1页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绘画日记” 探索与拓展
下载PDF
试论“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
14
作者 江锡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创造”诗派 郭沫若 “绘画美” 时代精神 “诗中有画” 成仿吾 中国新诗 《女神》 自然流露 创造社
下载PDF
照片对画家创作的启发与影响探究——从安格尔到图伊曼斯
15
作者 贺琳娟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4期110-112,242,共4页
照片作为绘画创作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和辅助手段,自发明以来就被画家使用,并对绘画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使用照片通常作为一种“隐秘的行动”,在主流的美术史书写中很少被提及,因此文章从创作过程的角度,分三个阶段系统梳理... 照片作为绘画创作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和辅助手段,自发明以来就被画家使用,并对绘画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使用照片通常作为一种“隐秘的行动”,在主流的美术史书写中很少被提及,因此文章从创作过程的角度,分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代表性画家使用照片的历史。首先是福柯所指的19世纪中后期的照相式绘画,即新古典主义的安格尔、浪漫主义的德拉克洛瓦、拉斐尔前派的罗塞蒂、现实主义的库尔贝对照片的单向度借鉴与观看。其次是摄影的独特性,尤其是迈布里奇、马雷等人的连续摄影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以及杜尚的影响,此时照片与绘画分享了共同的现代性视觉机制。最后是二战后在后现代主义“绘画终结”的语境下,培根、里希特、张晓刚、图伊曼斯等画家对照片的观念性表达和转译。文章通过对艺术史的回顾,研究画家透过照片看到了什么、照片是如何启发画家获得对现实的崭新认识的,并探讨照片在新艺术形态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使用照片对绘画史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照片 照相式绘画 视觉机制 “绘画终结”
下载PDF
中国动画创作理念的争论与思考
16
作者 红川 石钦 《美与时代(城市)》 2012年第12期43-44,共2页
中国动画实践创作以“绘画”为主还是以“运动”为主的创作理念的争论从创作的本身来讲本无差别,一旦融入市场消费追求“绘画”与“运动”结合的艺术效果及市场效应是动画创作者需要考究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将动画形象“民族化”与“国... 中国动画实践创作以“绘画”为主还是以“运动”为主的创作理念的争论从创作的本身来讲本无差别,一旦融入市场消费追求“绘画”与“运动”结合的艺术效果及市场效应是动画创作者需要考究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将动画形象“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融合,寻找中国动画创作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与“运动” “民族化”与“国际化” 融合
下载PDF
傅抱石在南昌的艺术追求和奋斗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志亮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傅抱石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雕刻家,他早年出国留学日本后回国执教。他擅长山水画并独创"抱石皴"画法,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傅抱石早年在南昌求学期间生活艰苦,但他依旧对"刻印"、"绘画... 傅抱石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雕刻家,他早年出国留学日本后回国执教。他擅长山水画并独创"抱石皴"画法,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傅抱石早年在南昌求学期间生活艰苦,但他依旧对"刻印"、"绘画"不断钻研,并在南昌一师读书期间完成了《国画源流述概》和《摹印学》两部著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刻印” “绘画” 艺术追求
下载PDF
浅析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浩 《文教资料》 2009年第36期16-17,共2页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分别从诗歌的语言、音律、结构等角度,并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主张”加以论述,从而从多角度展现徐志摩诗歌中的魅力...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分别从诗歌的语言、音律、结构等角度,并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主张”加以论述,从而从多角度展现徐志摩诗歌中的魅力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下载PDF
建筑美 简洁美 个性美——近五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命题技术特点
19
作者 程鸣 《语文知识》 2014年第4期77-80,共4页
近代诗坛“新月诗派”提出著名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艺术创作主张.而细观近五年的安徽高考语文试题,我们发现,它们也具有“建筑美、简洁美、个性美”的命题技术特点.而这“三美”命题技术特点却常常不被人所注意.据我所知... 近代诗坛“新月诗派”提出著名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艺术创作主张.而细观近五年的安徽高考语文试题,我们发现,它们也具有“建筑美、简洁美、个性美”的命题技术特点.而这“三美”命题技术特点却常常不被人所注意.据我所知,在各大报刊和互联网分析探讨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特点的文章,从没有人涉及命题技术特点这一内容,更没有人对此作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题 命题技术 建筑美 个性美 简洁美 安徽 “绘画美” 创作主张
下载PDF
试论佛教在日本化过程中的文化现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立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3期83-88,共6页
试论佛教在日本化过程中的文化现象韦立新日本佛教的来历,从历史方面看,大致可以这么概括:来自印度,经过西域、中国、朝鲜,于6世纪前后传入日本。关于其历史,既有认为始于钦明天皇十三年(公元552)之说,也有学者认为始于宣... 试论佛教在日本化过程中的文化现象韦立新日本佛教的来历,从历史方面看,大致可以这么概括:来自印度,经过西域、中国、朝鲜,于6世纪前后传入日本。关于其历史,既有认为始于钦明天皇十三年(公元552)之说,也有学者认为始于宣化天皇三年(公元538),甚至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化 佛教经典 文化现象 日本化 文化特性 比较文化 佛教思想 《源氏物语》 文化史 “绘画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