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闻一多新诗“绘画美”涵义扩展:从描形到意境
1
作者 蒋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6-71,共6页
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本义是指色彩,但其诗论和诗作也少量涉及廓线、构图、意境等其他绘画要素,这些要素是在"绘画的美"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姑且视之为其扩展义,它们与色彩一起推进了新诗的形式探索和本体建... 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本义是指色彩,但其诗论和诗作也少量涉及廓线、构图、意境等其他绘画要素,这些要素是在"绘画的美"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姑且视之为其扩展义,它们与色彩一起推进了新诗的形式探索和本体建设。其中最醒目、最大众化的颜色、形状描绘是诗歌画面语言的第一个层次,构图是第二个层次,形式趣味与整体意境构成第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结构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具有不同的审美意味,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理论也由此呈现出多层面的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诗“绘画美” 描形 构图 意境
下载PDF
闻一多诗歌主张“绘画美”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施军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26,共4页
“绘画美”概念的语义指涉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绘画美”的倡导更多地是借鉴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诗人对现代西方某些哲学的思考与吸收;对“绘画美”的追求源于闻一多作为诗歌理论家探索艺术革... “绘画美”概念的语义指涉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绘画美”的倡导更多地是借鉴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诗人对现代西方某些哲学的思考与吸收;对“绘画美”的追求源于闻一多作为诗歌理论家探索艺术革新的勇气,源于他对绘画艺术的爱好;就诗歌创作思潮而言,这一主张对于矫正当时诗坛的创作,也发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生成原因 学意义 “绘画美” 闻一多 诗歌
下载PDF
“绘画美”诗论回望及近年来诗坛审丑化逆流批判——从“余秀华热”的白话新诗返祖病症说开去 被引量:1
3
作者 姬志海 《中外诗歌研究》 2018年第1期36-38,共3页
近年来,“余秀华热”反映了“朦胧诗”的退潮和“第三代诗人”自觉地分化以后,以抒写“口语”“口水”乃至“下半身”为能事的“平民写作”阵营在诗歌斗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也表明当下诗坛在基本思想价值、美学价值评判上的严重... 近年来,“余秀华热”反映了“朦胧诗”的退潮和“第三代诗人”自觉地分化以后,以抒写“口语”“口水”乃至“下半身”为能事的“平民写作”阵营在诗歌斗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也表明当下诗坛在基本思想价值、美学价值评判上的严重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美” 白话新诗 诗坛 病症 批判 丑化 诗论 第三代诗人
下载PDF
“绘画美”的动人显现——读东山魁夷与吴冠中的散文
4
作者 段育和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27-30,共4页
认识东山魁夷与吴冠中,人们大多是先从他们的绘画开始的.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画家,尤其是风景画的创作,堪称一代巨匠.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也着力于风景画的创作,其独特风采为国内外所瞩目.在读了他们的一些散文之后,始觉他们同... 认识东山魁夷与吴冠中,人们大多是先从他们的绘画开始的.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画家,尤其是风景画的创作,堪称一代巨匠.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也着力于风景画的创作,其独特风采为国内外所瞩目.在读了他们的一些散文之后,始觉他们同时还是优秀的散文家.而且作为绘画大师,他们的散文创作自然地有着和他们的绘画选材联系着的多落墨于自然风景的特点.研读他们的风景散文篇什或是散见于其它散文中的描述风景的文字,会产生一种突出而鲜明的共同印象,即他们的散文文画渗透、画境、文境,两者相兼,是散文的“绘画美”的动人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冠中 “绘画美” 东山魁夷 写景散文 川端康成 散文创作 大自然 风景画 意境 日本文学传统
下载PDF
凸现画境——徐志摩诗作的绘画美实践
5
作者 叶志良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47-50,共4页
徐志摩对绘画美的实践,是在两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的:一是表层的绘画美,二是深层的绘画美,由此追求新诗的画境。 所谓表层的绘画美,指诗形的外观排列。诗人常在灵感启发下,追索一种现代汉语字词本身和互相组合的图案化的可能性,利用诗的排... 徐志摩对绘画美的实践,是在两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的:一是表层的绘画美,二是深层的绘画美,由此追求新诗的画境。 所谓表层的绘画美,指诗形的外观排列。诗人常在灵感启发下,追索一种现代汉语字词本身和互相组合的图案化的可能性,利用诗的排列的外形和诗歌抒情形象的某种相似相通,造成一种生理和心灵契合的视觉效果。如《半夜深卷琵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徐志摩诗 视觉形象 抒情主人公 “绘画美” 意象 视觉效果 诗歌抒情 心灵契合 “灵魂”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绘画美”
6
作者 郭晶晶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第21期97-97,共1页
张爱玲的小说与绘画艺术联系紧密,对绘画技巧的领会运用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试图从美术的角度分析她作品中华丽恣肆的色彩语言和象征技巧的运用。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绘画美” 绘画艺术 绘画技巧 象征技巧 色彩语言 华丽
原文传递
闻一多的新诗理论“绘画的美”新探
7
作者 蒋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982-987,共6页
闻一多提出新诗"绘画的美",其本义是指色彩而非轮廓、构图、意境等,即诗歌要善于运用有文采的词藻描写事物丰富的色彩。新诗"绘画的美"理论致力于诗歌形式探索和本体建构,有利于诗歌形象化建设;闻一多既主张新诗要... 闻一多提出新诗"绘画的美",其本义是指色彩而非轮廓、构图、意境等,即诗歌要善于运用有文采的词藻描写事物丰富的色彩。新诗"绘画的美"理论致力于诗歌形式探索和本体建构,有利于诗歌形象化建设;闻一多既主张新诗要具有"绘画的美",又反对诗画类型混同,其对诗与画的理性态度对于人们正确处理诗与画的关系以及艺术的自律与越位的关系以有益的启示;诗论与诗作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彼此间存在交集,也存在错位,而这种矛盾打开了作品解读的另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诗“绘画美” 色彩
下载PDF
试论“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
8
作者 江锡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创造”诗派 郭沫若 “绘画美” 时代精神 “诗中有画” 成仿吾 中国新诗 《女神》 自然流露 创造社
下载PDF
浅析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浩 《文教资料》 2009年第36期16-17,共2页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分别从诗歌的语言、音律、结构等角度,并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主张”加以论述,从而从多角度展现徐志摩诗歌中的魅力...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分别从诗歌的语言、音律、结构等角度,并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主张”加以论述,从而从多角度展现徐志摩诗歌中的魅力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下载PDF
建筑美 简洁美 个性美——近五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命题技术特点
10
作者 程鸣 《语文知识》 2014年第4期77-80,共4页
近代诗坛“新月诗派”提出著名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艺术创作主张.而细观近五年的安徽高考语文试题,我们发现,它们也具有“建筑美、简洁美、个性美”的命题技术特点.而这“三美”命题技术特点却常常不被人所注意.据我所知... 近代诗坛“新月诗派”提出著名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艺术创作主张.而细观近五年的安徽高考语文试题,我们发现,它们也具有“建筑美、简洁美、个性美”的命题技术特点.而这“三美”命题技术特点却常常不被人所注意.据我所知,在各大报刊和互联网分析探讨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特点的文章,从没有人涉及命题技术特点这一内容,更没有人对此作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题 命题技术 建筑 个性 简洁 安徽 “绘画美” 创作主张
下载PDF
影视画面的美学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森茂芳 《民族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3-13,共11页
1895年电影诞生,1936年电视问世,一个百年史,一个甲子岁,在这百年、甲子中,影视理论的发展可大而概之的分为三大历史阶段或三个理论体系,一是以美国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的导演格里菲斯和原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的导... 1895年电影诞生,1936年电视问世,一个百年史,一个甲子岁,在这百年、甲子中,影视理论的发展可大而概之的分为三大历史阶段或三个理论体系,一是以美国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的导演格里菲斯和原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电影美学:二是以法国巴赞与德国克拉考尔为代表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三是以法国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画面 “诗性智慧” 电影理论 阿恩海姆 “绘画美” 学现实 电影语言 中国电影 生活流 学智慧
下载PDF
古典诗词画面美赏析策略探微
12
作者 张桂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第4期31-32,共2页
宋代词人苏轼在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提出了格律诗创作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中有画”的“画”和“绘画美”中的“画”就是... 宋代词人苏轼在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提出了格律诗创作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中有画”的“画”和“绘画美”中的“画”就是画面,也就是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画面 “诗中有画” “绘画美” 赏析 唐代诗人 艺术境界 “画”
下载PDF
试说“神韵美”——诗歌语言艺术探幽
13
作者 张国鹄 《写作》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亚里斯多德),自然也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最高的语言艺术”则必然具有审美的性质,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美学追求。“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文心雕龙》),刘勰表述的正是诗歌语言的美学...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亚里斯多德),自然也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最高的语言艺术”则必然具有审美的性质,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美学追求。“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文心雕龙》),刘勰表述的正是诗歌语言的美学追求。这里表现为三种美学形态:“绘画美”(“锦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艺术 神韵 《文心雕龙》 学追求 亚里斯多德 “绘画美” 诗歌语言 学形态
下载PDF
《再别康桥》的诗艺美
14
作者 龚军辉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1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再别康桥》 诗艺 “绘画美” 徐志摩诗歌 艺术风格 “音乐美” 新格律诗 诗中有画 “三美” 思想内容
下载PDF
试论佛教在日本化过程中的文化现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韦立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3期83-88,共6页
试论佛教在日本化过程中的文化现象韦立新日本佛教的来历,从历史方面看,大致可以这么概括:来自印度,经过西域、中国、朝鲜,于6世纪前后传入日本。关于其历史,既有认为始于钦明天皇十三年(公元552)之说,也有学者认为始于宣... 试论佛教在日本化过程中的文化现象韦立新日本佛教的来历,从历史方面看,大致可以这么概括:来自印度,经过西域、中国、朝鲜,于6世纪前后传入日本。关于其历史,既有认为始于钦明天皇十三年(公元552)之说,也有学者认为始于宣化天皇三年(公元538),甚至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化 佛教经典 文化现象 日本化 文化特性 比较文化 佛教思想 《源氏物语》 文化史 “绘画美”
下载PDF
借鉴“绘画的美”理论,指导写作唯美作文
16
作者 张迎萍 《写作(下)》 2017年第10期46-47,共2页
教师可以借鉴闻一多先生'绘画的美'理论,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通过选取不同视角、运用多彩词汇、关注细节变化和放飞想象等途径,令小学生尝试运用诗画同源的特点尝试创作,写出唯美的作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绘画美”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