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被引量:243
1
作者 张善文 王永诗 +1 位作者 石砥石 徐怀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特点 ,提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概念。该体系为 3层结构 :下部为油源通道网层 ,中部为仓储层 ,上部为油气聚集网层 ,这种岩相结构由河流层序发育过程中可容空间的变化速率从小到大所决定。在济阳坳陷北部 ,油... 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特点 ,提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概念。该体系为 3层结构 :下部为油源通道网层 ,中部为仓储层 ,上部为油气聚集网层 ,这种岩相结构由河流层序发育过程中可容空间的变化速率从小到大所决定。在济阳坳陷北部 ,油源通道网层由古近系和断裂网构成 ,切入烃源岩的油源断裂起油气向上运移的单向阀作用 ,为新近系提供它源油气 ;仓储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低位域辫状河流相砂砾岩 ,连通性好、分布广、厚度大 ,蓄积来自古近系的油气形成毯状聚集 ;油气聚集网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明化镇组的退积域和高位域沉积 ,以曲流河相为主的砂体平面呈树枝状 ,剖面呈透镜状 ,油气通过砂体 断裂输导网络运移聚集。对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中石油运移、聚集过程的二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在油源断裂幕式活动的地震泵作用下 ,周期性沿断裂向上输送的油气首先充注仓储层 ,呈毯式以放射状方式运移 ,通过沟通仓储层与上覆岩层的断裂进入上覆砂层的油在断裂两侧的砂体聚集成藏。济阳坳陷新近系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已发现 3类 9种油 (气 )藏类型 ,潜山披覆构造主体及其周围分布构造型油气藏组合 ,储量丰度大 ;岩性型油气藏组合受河道控制 ,分布范围广 ,横向变化大 ,油水关系复杂 ;缓坡构造带分布地层型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体系 济阳坳陷 新近系 河流相层序 油源断裂 浅层断裂 垂向运移 侧向运移 浅层次生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
下载PDF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在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善文 王永诗 +1 位作者 彭传圣 石砥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1-796,共6页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是在济阳坳陷30多年油气勘探的实践中,对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油气运聚方式决定了那些与洼陷内油源断层直接相接的继承性披覆背斜构造带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部位。在盆缘,如果发育较稳定的...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是在济阳坳陷30多年油气勘探的实践中,对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油气运聚方式决定了那些与洼陷内油源断层直接相接的继承性披覆背斜构造带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部位。在盆缘,如果发育较稳定的盖层,仓储层会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在油源大断层发育而次生断层不发育的情况下,油气在仓储层中横向运移后易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在盆内,那些与大油源断层直接相接的次生断裂带,或者具备油源断层与仓储层相接、且次生断裂与仓储层和有利储盖组合的储集层相接的区带,可形成岩性油气藏。根据该理论,深入分析了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各要素,使济阳坳陷的新近系盆缘地层超覆油气藏与盆内岩性油气藏勘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凹陷 油气成藏体系 新近系 地层超覆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善文 王永诗 +1 位作者 姜素华 王志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6-482,共7页
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揭示断层幕式排烃期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指导,开展了油沿断裂纵向运移及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定量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模型,建立断层内油压力衰减梯度的数学模型,根据... 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揭示断层幕式排烃期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指导,开展了油沿断裂纵向运移及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定量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模型,建立断层内油压力衰减梯度的数学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油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压力梯度公式,计算出油沿断裂进入仓储层的初始压力,再根据仓储层的地质模型,建立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压力衰减模型及上网层开启时的泄压模型,推导出油沿仓储层横向运移的压力梯度公式及泄压公式,最终得出仓储层运移油的合力公式。并指出当运移动力大于运移阻力,即运移合力为正时,仓储层以运移油为主,当运移动力等于或小于运移阻力,即运移合力为负时,仓储层以临时仓储(成毯)、成藏为主。通过对运移合力的计算,可以判断油在仓储层内运移、成毯和成藏的状态,预测仓储层运移、成毯或成藏的范围,从而指导该体系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层 运移动力 运移阻力 油气成藏体系 沾化凹陷
下载PDF
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油气运聚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姜素华 李涛 姜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7,共6页
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新理论,对东营凹陷中浅层的输导层及其油气运移特征、所对应的网毯输导体系中的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层主要有连通砂体和断层,连通砂体包括仓储层和其下与之相连的三... 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新理论,对东营凹陷中浅层的输导层及其油气运移特征、所对应的网毯输导体系中的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层主要有连通砂体和断层,连通砂体包括仓储层和其下与之相连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断层对油气的输导作用不仅与断层的级别和类型有关,还与断层的幕式活动有关。根据其油气聚集的特征,可将该区油气藏划分成仓储层和聚集网层两大类9种油气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油气成藏体系 输导层 油气运聚 油气藏类型
下载PDF
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桠颖 徐怀民 +3 位作者 张健 胡斌 叶春 张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3,30,共6页
利用网毯式成藏体系的研究思路,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体系可划分为毯状仓储层、油源通道网层和油气聚集网层3个层次,其中仓储层以岩性地层油... 利用网毯式成藏体系的研究思路,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体系可划分为毯状仓储层、油源通道网层和油气聚集网层3个层次,其中仓储层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聚集网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总体上油气分布呈沿层发散,顺断汇聚的特点;分布稳定、物性好、厚度大的仓储层和沟通仓储的断裂及不整合是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中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气成藏体系 断裂 仓储层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石砥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2-596,共5页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作者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太平油田馆下段成藏条件。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长期活动...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作者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太平油田馆下段成藏条件。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长期活动的义东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由此建立了太平油田新近系地层超覆油藏模式,古地貌形态和砂岩分布特征控制了地层超覆油藏和小型披覆背斜油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体系 太平油田 馆陶组 地层超覆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新北油田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涛 逄铭玉 +3 位作者 胡洪浩 付兆辉 顾永强 蔡燕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5-8,12,共5页
"网毯式油气成藏理论"是胜利油田地质学家经过多年对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进行勘探研究后提出的新理论。垦东地区符合网毯式成藏理论的条件。为了解新北油田地质构造、认识油田成藏规律,结合垦东地区勘探的实践,从油气成藏... "网毯式油气成藏理论"是胜利油田地质学家经过多年对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进行勘探研究后提出的新理论。垦东地区符合网毯式成藏理论的条件。为了解新北油田地质构造、认识油田成藏规律,结合垦东地区勘探的实践,从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入手,论证了垦东地区网毯式油气成藏机制。新北油田存在将下伏地层中的油气输送到仓储层的断裂网和将仓储层及与油气聚集网层沟通的断裂网,这是网毯式油气成藏的前提和关键;新北油田馆下段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相块状砂岩,是重要的油气仓储层,这是网毯式油气成藏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新北油田是典型的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这种成藏体系影响和控制着油气藏类型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藏体系 新北油田
下载PDF
塔中低凸起石炭系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结构及输导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江同文 徐朝晖 +2 位作者 徐怀民 阳建平 尹楠鑫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具有构造演化旋回多、烃源岩发育层系多、油气成藏期次多、油气藏破坏次数多等特点,油源普遍混淆,已发现油气藏以它源油气成藏体系为主,难以通过单油源含油气系统来解决油气成藏的认识问题。论文以塔中低凸起石炭系油气藏为... 塔里木盆地具有构造演化旋回多、烃源岩发育层系多、油气成藏期次多、油气藏破坏次数多等特点,油源普遍混淆,已发现油气藏以它源油气成藏体系为主,难以通过单油源含油气系统来解决油气成藏的认识问题。论文以塔中低凸起石炭系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引入"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理论,剖析了油气成藏体系结构及特征,揭示了油气输导体系。结果表明:塔中低凸起石炭系发育CⅢ、CⅠ两套次级成藏体系单元,各成藏体系单元结构包括油源通道网层、仓储层、油气聚集网层等三层结构;油气输导体系划分为四类十一型,即断裂输导型、不整合输导型、连通砂体输导型及火山岩输导型,输导模式包括"Y"型、"T"型及"S"型等。塔中低凸起为典型的复合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成藏体系结构和输导体系的建立为石炭系油气藏滚动开发拓展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体系 输导体系 成藏模 石炭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油气成藏输导体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桠颖 徐怀民 +1 位作者 姚卫江 刘楼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6,50,共6页
利用输导体地质综合研究方法,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输导体的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按照输导体与毯状仓储层中底砾岩的接触关系,可建立3类9型输导体样... 利用输导体地质综合研究方法,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输导体的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按照输导体与毯状仓储层中底砾岩的接触关系,可建立3类9型输导体样式,包括上沟通型、下沟通型、自沟通型、内沟通型断裂输导体,沟通型、未沟通型不整合面输导体,上沟通型、下沟通型、内沟通型砂体连通输导体;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组合出'Y'型输导模式、'T'型输导模式、'H'型输导模式;输导体在仓储层的'成毯'和'溢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复杂的网状输导体系控制了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分类及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气成藏体系 输导体系 底砾岩 仓储层
下载PDF
临清坳陷东濮凹陷新近系油气网毯式成藏条件和特征初探 被引量:13
10
作者 石砥石 王永诗 +1 位作者 王亚琳 杨贵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7-429,共13页
网毯式成藏体系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成藏理论,在济阳坳陷乃至渤海湾盆地新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至今尚未发现新近系油气田。本文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 网毯式成藏体系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成藏理论,在济阳坳陷乃至渤海湾盆地新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至今尚未发现新近系油气田。本文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新近系成藏条件,认为馆陶组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是本文所称的“毯”;长期活动的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由此建立的东濮凹陷油气成藏模式指出馆陶组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可以形成与济阳坳陷斜坡带类似的新近系地层超覆油藏,具有古地貌形态控制油藏分布、连续性差和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体系 断层 油气运移 新近系 东濮凹陷
下载PDF
准北缘哈山地区斜坡带网毯式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圣柱 张奎华 +2 位作者 肖雄飞 吕铁良 吴倩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4,6+5,共6页
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岩心和地震资料,对断层、不整合、砂体的输导能力进行评价,认为南部乌夏断裂带大断裂及其伴生断裂是研究区的油源断裂,为油气由深部向浅部垂向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八道湾组和清水河组砂岩厚度大,泥质隔层少,横向连... 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岩心和地震资料,对断层、不整合、砂体的输导能力进行评价,认为南部乌夏断裂带大断裂及其伴生断裂是研究区的油源断裂,为油气由深部向浅部垂向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八道湾组和清水河组砂岩厚度大,泥质隔层少,横向连通性好,成岩作用弱,物性好,为油气横向运移的通道;不整合面上部的近物源底砾岩,分选差、物性差,对油气的横向输导作用不大.深浅2套断裂、上下2套毯状砂层匹配构成了研究区高效的网毯式输导格架.综合分析构造背景、输导体系、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关系,提出了"断-毯-梁"三因素控藏的认识.断裂(油源断层、油藏断层)控制油气聚集层位,毯状输导砂体控制平面分布,鼻状构造背景控制相对聚集,储集层岩性、物性控制富集程度.成藏体系分析,建立了宽缓斜坡带源外沿梁网毯式输导成藏模式,指出毯内断层遮挡的断块圈闭、砂体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和次级断裂沟通的毯上砂体构造-岩性圈闭、岩性圈闭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成藏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北缘 哈山地区
下载PDF
网毯式油气成藏理论在孤东红柳油田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平 《内江科技》 2013年第12期81-81,80,共2页
胜利油田孤东红柳地区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孤东红柳地区是孤南洼陷油气向垦东凸起运移的必经之路,长期活动的垦东断... 胜利油田孤东红柳地区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孤东红柳地区是孤南洼陷油气向垦东凸起运移的必经之路,长期活动的垦东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本文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孤东油田红柳地区馆陶组成藏条件,为老区挖潜提供了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体系 红柳油田 油气运移 成藏理论 挖潜 馆陶组下段 应用 胜利油田
下载PDF
济阳断陷湖盆输导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永诗 郝雪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400,共7页
以济阳坳陷为例,在陆相断陷盆地输导体系要素及其输导空间型式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网毯式"、"T型"、"阶梯型"和"裂隙型"四种输导体系典型样式。其中网毯式输导体系又可分为侧向斜坡模式和垂向... 以济阳坳陷为例,在陆相断陷盆地输导体系要素及其输导空间型式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网毯式"、"T型"、"阶梯型"和"裂隙型"四种输导体系典型样式。其中网毯式输导体系又可分为侧向斜坡模式和垂向断裂带模式,阶梯型输导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断裂-砂体模式和断裂-不整合模式。陆相断陷盆地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构造部位发育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系样式,它们共同组成了断陷盆地复式输导体系网络,控制了油气分层、油藏分类及分布特征。在高度概括陆相断陷盆地输导体系样式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网毯式和T型两种模式的成功勘探实践为例,说明断陷盆地输导体系样式不仅是不同地质要素的空间组合,还深刻表现了对成藏的控制作用,更深入反映了陆相断陷盆地油气的运聚规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理论、方法的不断完善,必将在勘探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T型 阶梯型 裂隙型 输导
下载PDF
塔中4油田含砾砂岩段网毯式油气成藏输导体系研究
14
作者 雷诚 张承泽 +2 位作者 周飞 佘姣凤 张银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17期193-194,共2页
运用网毯式成藏输导体系的新理论,对塔中4油田石炭系含砾砂岩段的油气成藏输导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输导体系中的油气运移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主要有断裂、不整合面和连通砂体;不同类型的输... 运用网毯式成藏输导体系的新理论,对塔中4油田石炭系含砾砂岩段的油气成藏输导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输导体系中的油气运移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主要有断裂、不整合面和连通砂体;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组合出单断层输导模式和多断层输导模式;复杂的网状输导体系控制了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分布及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4油田 油气成藏体系 输导体系
原文传递
渤海海域QHD32-6亿吨级大油田的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小红 韦阿娟 +1 位作者 王应斌 加东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为丰富和深入理解渤海海域大油田的形成特征,以QHD32-6大油田为例,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分析了研究区生烃史、断裂活动史、馆陶组砂体特征,最后系统全面论述了"网毯式油气成藏"、"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 为丰富和深入理解渤海海域大油田的形成特征,以QHD32-6大油田为例,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分析了研究区生烃史、断裂活动史、馆陶组砂体特征,最后系统全面论述了"网毯式油气成藏"、"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QHD32-6油田油气主要来源于渤中深洼沙三段烃源岩和沙三与沙一二段混源岩,西次洼的沙三和沙一二段烃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渤中深洼和西次洼源岩的成藏过程不同。2馆陶组砂体不仅是油气的侧向运移通道,也是油气临时存储的场所。"网毯式油气成藏"加之"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促使QHD32-6大油田的形成。3新近系优势运移路径控制了大油田形成的最终位置。QHD32-6构造是渤中深洼和西次洼生成油气的主要聚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砂体输导 新构造运动 油气成藏 优势运移路径 QHD32-6大油田
下载PDF
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16
作者 杨梦旋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12期130-130,共1页
根据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以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为例,研究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经研究分析可得,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成藏体系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包括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的毯状仓储层... 根据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以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为例,研究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经研究分析可得,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成藏体系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包括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的毯状仓储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油气聚网层和油源通道网层。从总体上看,油气分布的特点是沿层发散、顺断汇聚,但是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中主要的控制因素是分布的稳定性和物性,其中包括厚度较大的仓储层和沟通仓储的断裂。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为例主要分析了网毯式成藏体系结构与油气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气成藏体系 油气成藏 特征
原文传递
济阳成熟探区非构造油气藏深化勘探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丕龙 张善文 +3 位作者 宋国奇 肖焕钦 王永诗 宗国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5,共6页
济阳探区是一个经过 40多年勘探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老区 ,近年来地质风险和工程风险较高的隐蔽油气藏成为主要储量目标。通过深化盆地构造、沉积和成藏条件认识 ,揭示了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和古潜山成藏模式。上第三系河道砂岩油藏主... 济阳探区是一个经过 40多年勘探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老区 ,近年来地质风险和工程风险较高的隐蔽油气藏成为主要储量目标。通过深化盆地构造、沉积和成藏条件认识 ,揭示了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和古潜山成藏模式。上第三系河道砂岩油藏主要受“网 毯”式疏导体系的控制。下第三系低位扇和浊积砂体油气藏集中分布在断裂坡折带 ,断裂坡折带类型不同低位扇油藏组合不同。盆地发育的阶段性和构造动力学条件决定了古潜山多样性 ,多样性古潜山油藏按压性带、张性带和溶蚀带有规律地成带出现。上述三类、三个世代的隐蔽油气藏通常在空间上复合成带 ,横向上叠合连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探区 隐蔽油气藏 “网-毯”式疏导体系 断裂坡折带 古潜山油藏
下载PDF
利用油柱高度研究仓储层中油的运聚状态——以沾化凹陷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素华 王志英 +2 位作者 史新磊 边凤青 王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8-1282,共5页
在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仓储层中油的运移动力和运移阻力分析,计算仓储层油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来研究仓储层运移或聚集油的砂体厚度,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结果表明:(1)... 在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仓储层中油的运移动力和运移阻力分析,计算仓储层油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来研究仓储层运移或聚集油的砂体厚度,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结果表明:(1)当仓储层的砂体厚度大于临界油柱高度时,仓储层可以起到输导油的作用,当仓储层的砂体厚度小于临界油柱高度时,仓储层不能运移油,起聚集油的作用;(2)临界油柱高度的值不是绝对的,它受孔隙度、埋深等因素的影响,三者之间有相互补偿的关系,临界油柱高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埋深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临界油柱高度的计算,研究一定埋深下仓储层砂体的厚度和物性的变化,可以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确定仓储层起输导油气还是聚集油气的作用,这对于寻找他源次生隐蔽型油气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油气成藏体系 仓储层 油柱高度 砂体厚度
下载PDF
用油气运移痕迹的统计结果确定仓储层厚度——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素华 姜雨 李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对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中、东部的特殊地质情况,对仓储层进行了精细划分。以钻井油气显示和试油数据为依据,研究了仓储层中的油气运移规律,提出了仓储层厚度的界定方法,并指出厚度是影响仓储质量... 在对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中、东部的特殊地质情况,对仓储层进行了精细划分。以钻井油气显示和试油数据为依据,研究了仓储层中的油气运移规律,提出了仓储层厚度的界定方法,并指出厚度是影响仓储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在构成仓储层的砂砾岩体达到一定厚度时才能成为有效仓储层。仓储层厚度越大的地方,越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同时在仓储层中显示油气成藏和有油气运移痕迹所要求的砂砾岩体厚度是相近的,而与无油气运移痕迹的砂砾岩体厚度有明显的差别。并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要求作为仓储层的砂砾岩体厚度也随之增大。因此,可以通过计算仓储层厚度来评价仓储层的质量。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便可行,对于评价类似地区的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的仓储质量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痕迹 仓储层厚度 油气成藏体系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沾化凹陷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希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13,共4页
在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对沾化凹陷成藏期仓储层进行研究,揭示了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与油气运聚间的关系。在对现今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和埋深等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的分析,建立成藏期仓储层埋深及孔隙度的演化函... 在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对沾化凹陷成藏期仓储层进行研究,揭示了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与油气运聚间的关系。在对现今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和埋深等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的分析,建立成藏期仓储层埋深及孔隙度的演化函数,恢复成藏期仓储层的古埋深和古孔隙度;利用公式计算出成藏期仓储层内油气运移所受的浮力及毛管压力,根据浮力与毛管压力的差值判断仓储层内油气的运聚状态,当差值为正时,说明运移的动力大于运移的阻力,仓储层以运移油气为主;当差值为负时,说明运移的动力小于运移的阻力,油气不能在仓储层中运移,表现为成毯或成藏的状态。利用动、阻力差值的分布规律,结合古孔隙度、古埋深的恢复结果,可对油气运移、成藏的孔隙度和埋深等要素进行界定。结果表明,沾化凹陷古仓储层油气运移的孔隙度下限为34.5%,埋深下限为1300m;现今仓储层油气运移的孔隙度下限为30.9%,埋深下限为178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层油气成藏体系毛管压力浮力沾化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