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中的百分比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露 秦勇 蔡金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探讨"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中出现的百分比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因非肾脏相关疾病行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的儿童腹部... 目的探讨"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中出现的百分比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因非肾脏相关疾病行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的儿童腹部CTA影像及临床资料,共246例,男131例,女115例;年龄范围1月~<13.0岁,平均年龄(4.94±3.48)岁;所有儿童均除外左肾及左肾静脉相关疾病与变异,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按年龄分为7组:婴儿期(1月~<1.0岁)为1组,其他1.0~<13.0岁儿童以两岁为间隔分为6组。在CTA图像上,以同时具有左肾门部左肾静脉最大内径(D2)≥3倍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的左肾静脉内径(D1)以及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aortomesenteric angle,AMA)<45°为标准,判断是否存在"胡桃夹"现象,分析"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出现的百分比,以及AMA的变化。结果 246例中,34例(13.82%)出现"胡桃夹"现象,婴儿组出现百分比为0%,余下各组百分比依次为5.77%(3/52),12.20%(5/41),16.67%(8/48),18.75%(6/32),23.81%(5/21),28.00%(7/25),各年龄组"胡桃夹"现象出现的百分比存在显著的等级趋势性增高差异(χ~2=13.879,P<0.01),年龄越大出现百分比相对越高,而AMA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变小。结论 "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出现的百分比约为13.82%,其可以作为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出现在一部分正常儿童中,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可避免将其过度诊断为"胡桃夹"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现象 儿童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