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脉结代,心动悸”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建杰 《河南中医》 2011年第4期427-428,共2页
"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固为名训,但万不可见到"脉结代,心动悸"者,不予辨证都予以炙甘草汤治疗,应先予辨证。倘虚证挟实证不重者,应以治虚为主;实证加虚证不重者,应以治实为要;虚实相兼证各半者,可攻补兼施。
关键词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 桃仁红花煎 伤寒论
下载PDF
诠释学文本内部循环下的炙甘草汤方义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涛 姜丁荣 +2 位作者 张丽丽 杨瑾 张国骏 《河南中医》 2013年第5期636-637,共2页
通过比较《伤寒论》第21条与第177条原文的异同,探讨炙甘草汤的适用证候及配伍意义。基于诠释学文本内部循环方法分析,炙甘草汤药物组成应该分为:桂枝去芍药汤和滋阴养血两部分,其主要功用是"通阳养血"。
关键词 炙甘草汤 桂枝去芍药汤 “胸满” “心动悸” “脉促” “脉结代 诠释学循环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炙甘草汤应用指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曦 郑艳 宋立毅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期13-14,共2页
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 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炙甘草汤证中亦不可或缺,炙甘草汤的确是治疗脉律、心律失常之良方,但其所治的脉律、心律失常应与心功能不全有密切联系。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应是心功能不全,并符合仲景所述的结或代脉象之一的脉律失常,且属于中医"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证 “心动悸” “脉结代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圆运动理论指导下应用炙甘草汤治疗眼部疾病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辉 周剑 +1 位作者 邱礼新 于静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498-502,共5页
圆运动理论由清代彭子益提出,以"中气为轴、四维为轮"为框架,以"升降浮沉"为运行机制,揭示了大自然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炙甘草汤又称复脉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名方,具有益气养阴、通阳复脉的功... 圆运动理论由清代彭子益提出,以"中气为轴、四维为轮"为框架,以"升降浮沉"为运行机制,揭示了大自然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炙甘草汤又称复脉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名方,具有益气养阴、通阳复脉的功效。根据圆运动理论,心阳不断敛降、下行,封藏于肾水中转化为肾阳,再通过肾气上升,从而实现阳气升降浮沉。阳气的运行,一定有相应的阴液伴随,滋润收敛,心气才能下降。若心阴不足,脉络枯滞,日久阳气亦损,即出现"脉结代、心动悸"。中医眼科学认为心脑眼一体,临证时炙甘草汤可用于治疗包括干眼症、碱烧伤、视疲劳、眼底视网膜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运动理论 炙甘草汤 眼部疾病 “脉结代、心动悸”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