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模型大鼠CCK、Ghrelin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志华 沈玉鹏 +1 位作者 李怡霏 石玉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脑-肠轴”理论,通过观察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模型大鼠血清、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胆囊收缩素(CCK)、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厌食大鼠模型,选取72只Wistar日龄30 d大鼠,SPF级,雌雄各半,体质量(60... 目的基于“脑-肠轴”理论,通过观察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模型大鼠血清、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胆囊收缩素(CCK)、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厌食大鼠模型,选取72只Wistar日龄30 d大鼠,SPF级,雌雄各半,体质量(60±1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儿宝颗粒,1.75 g/kg)、运脾消食颗粒高剂量组(4.20 g/kg)、运脾消食颗粒中剂量组(2.10 g/kg)、运脾消食颗粒低剂量组(1.05 g/kg),每组12只;模型建立后灌胃给药,容量10 mL/k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14 d,最后1次给药结束禁食禁水24 h,采集标本,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CCK、Ghrelin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CCK、Ghrelin蛋白水平。结果对比空白组,模型组血清中CCK含量增加,Ghrelin含量下降,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CCK含量及蛋白水平增加,Ghrelin含量及蛋白水平下降(P<0.05);对比模型组,运脾消食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组血清中CCK含量明显下降,Ghrelin含量明显增加,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CCK含量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Ghrelin含量及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对比阳性组,运脾消食颗粒高剂量组血清中CCK含量明显下降,Ghrelin含量明显增加,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CCK含量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Ghrelin含量及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运脾消食颗粒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厌食模型大鼠血清、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CCK含量及蛋白表达,增加Ghrelin含量及蛋白表达,进而调节“脑-肠轴”的分泌异常,改善大鼠的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食颗粒 “脑-”理论 厌食模型 CCK GHRELIN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和脑-肠轴探讨益气健脾饮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的影响
2
作者 曹昌霞 张国铭 +3 位作者 王宏斌 徐海珍 王君 杨如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61-3467,共7页
目的考察益气健脾饮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健脾饮组(益气健脾饮0.16 g/mL)、益生菌组(2.1 mg/mL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用药组(0.16 g/mL益气健脾饮+2... 目的考察益气健脾饮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健脾饮组(益气健脾饮0.16 g/mL)、益生菌组(2.1 mg/mL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用药组(0.16 g/mL益气健脾饮+2.1 mg/mL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番泻叶和不规律饮食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然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观察小鼠排便情况和体质量变化,通过结肠扩张检测内脏敏感性,旷场实验检测情感障碍。收集小鼠粪便、血清及结肠组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LPS、LDH、D-LA、SP、NK-1、5-HT、NPY水平和结肠组织5-HT、NPY水平,RT-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Occludin、ZO-1、SP、NK-1 mRNA表达,16S RNA Illumina MiSeq/NovaSeq测序平台分析结肠菌群丰度、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小鼠体质量升高(P<0.01),粪便Bristol评分和内脏敏感性降低(P<0.05),旷场实验中活动次数增加(P<0.01);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凋亡细胞占比降低(P<0.01);血清LPS、LDH、D-LA、SP、NK-1、5-HT水平和结肠组织5-HT水平、NK-1、SP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血清NPY水平和结肠组织NPY水平、Occludin、ZO-1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联合用药组小鼠乳杆菌属丰度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降低。Flavonoid biosynthesis(类黄酮生物合成)是联合用药组和益气健脾饮组共同影响的差异通路。结论益气健脾饮和益生菌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改善小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并可能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肠道屏障损伤和肠-脑轴神经递质分泌来缓解腹泻疼痛和情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 益生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 肠道黏膜屏障
下载PDF
基于“心-脾-肾”轴探讨韩祖成辨治老年痴呆用药思路
3
作者 刘畅 张晓乐 韩祖成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146-1150,共5页
老年痴呆病位在脑,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要病机,故基于“心-脾-肾”轴理论,针对不同证候表现,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角药配伍组合治疗,分别以“当归-炒白术-益智仁”补虚生髓、“郁金-沉香-川牛膝”养血祛瘀、“... 老年痴呆病位在脑,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要病机,故基于“心-脾-肾”轴理论,针对不同证候表现,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角药配伍组合治疗,分别以“当归-炒白术-益智仁”补虚生髓、“郁金-沉香-川牛膝”养血祛瘀、“石菖蒲-半夏-黄柏”祛痰化浊、“莲子心-茯苓-远志”交通心肾为主要代表,综合遣方用药以复脑神清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老年痴呆 角药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脾失藏意”从菌群-肠-脑轴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病因病机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兰慧 张琪 +8 位作者 张博宇 冯丹丹 罗佳尧 杨桐 隋华 王妍 孙庆权 李盛 刘书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8-23,共6页
认知功能障碍指由大脑功能和结构异常引起的个体感知觉、记忆、理解、学习、创造等功能失调。本文基于脾之运化失常、统血无权和清气不升,结合菌群-肠-脑轴,对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展开探讨。中医脾与肠道菌群在... 认知功能障碍指由大脑功能和结构异常引起的个体感知觉、记忆、理解、学习、创造等功能失调。本文基于脾之运化失常、统血无权和清气不升,结合菌群-肠-脑轴,对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展开探讨。中医脾与肠道菌群在生理、病理上相通:脾藏意主认知,脾失健运,运化、统血、升清无能,均可导致脑神失养;肠道菌群与中医脾密切相关,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及代谢等机制影响大脑机能。本文可为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西医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意 认知功能障碍 菌群--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心-小肠-脾”轴探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孟艳 秦合伟 +3 位作者 牛雨晴 宋雪梅 郭宁 王梦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54-658,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于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管壁变硬狭窄、弹性减退,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丰度与数量失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因之一。诸...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于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管壁变硬狭窄、弹性减退,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丰度与数量失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因之一。诸多研究表明,心脉失和、小肠不利及脾气亏虚等诱发AS的病因均可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中医药在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AS方面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且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以中医“心-小肠-脾”轴为切入点,就肠道微生态失衡与AS发病机制进行述评,以明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参与AS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或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灵枢·本神》探讨从“心-脾-肾”轴论治血管性痴呆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捷 赵明 +1 位作者 裴卉 李浩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可责之于心、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并相互干扰所诱发的神失所养、气血瘀滞、痰蒙清窍、阳亢风动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通过古方分析,探究调气活血、补益养神、祛痰开窍、平熄肝风等从“心-脾-肾”轴论治血管性痴呆的思路。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黄帝内经》 “心--”轴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心力衰竭“脾-线粒体-心”轴探讨“心受气于脾”的理论内涵
7
作者 谢抗 李春 +2 位作者 王勇 王伟 王俊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内经》中载“心受气于脾”,心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脾脏功能密切相关。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室”,为心脏和人体提供能量,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功能相似。多项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脾虚证患者中线粒体形态、结构、功能等出现异常,且心力衰... 《内经》中载“心受气于脾”,心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脾脏功能密切相关。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室”,为心脏和人体提供能量,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功能相似。多项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脾虚证患者中线粒体形态、结构、功能等出现异常,且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中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脾-线粒体-心”轴之间交叉相关,轴系失衡则影响心衰等心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恢复“脾-线粒体-心”轴平衡在心衰防治中至关重要。运用中医疗法心脾同调,从平衡“脾-线粒体-心”轴入手,调控线粒体功能,可以显著改善心衰患者及动物模型中的心脏功能,恢复心脏能量代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基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对“脾-线粒体-心”轴进行阐释,进一步探讨了“心受气于脾”的理论内涵,为今后从脾及线粒体功能论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证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线粒体-”轴 心受气于 心力衰竭 “脾-线粒体”轴 “线粒体-”轴
下载PDF
基于肠-脑轴理论以腹部推拿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刚 季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肠-脑轴理论,以腹部推拿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及病房的60例心脾两虚型G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部推拿作为主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基于肠-脑轴理论,以腹部推拿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及病房的60例心脾两虚型G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部推拿作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HAMA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和HAMA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情绪不宁、心悸胆怯、失眠健忘与多思善疑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HAMA量表积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腹部推拿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GAD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两虚证 广泛性焦虑症 腹部推拿 -
下载PDF
四逆升降散干预“肝-脾轴”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陈雯 钱风华 +4 位作者 孙旗 丁纯蕾 杨家豪 姜旭升 沈梦雯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1期1929-1933,共5页
目的探讨四逆升降散通过干预“肝-脾轴”来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的西医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四逆升降散安慰剂,治疗组患者予四逆升降... 目的探讨四逆升降散通过干预“肝-脾轴”来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的西医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四逆升降散安慰剂,治疗组患者予四逆升降散方,治疗周期均为1周。分别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血清白三烯B4(LTB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F)、乳酸(La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胺转氨酶(GGT)水平;治疗前、治疗第7天肝左叶厚度、肝左叶长度、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右叶前厚度、肝右叶前后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随访两组住院天数及28 d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治疗3、7 d后PaO_(2)、P/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3 d后Lac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7 d后肝左叶长度、脾脏厚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均未见明显改善作用(P>0.05)。两组治疗3、7 d后LTB4、TNF-α、Lac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7 d后PaO_(2)、P/F、肝左叶厚度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天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逆升降散可以通过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通气功能状况,提高生存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肝-脾轴”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存在一定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四逆升降散 中医药 - LTB4
下载PDF
介导骨骼肌-肝脏轴串扰的肌源性和肝源性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肌少症作用机制的新进展
10
作者 顾子微 赵宇星 +1 位作者 赵柯湘 肖谦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3-517,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肌少症是中老年人群高发的代谢性疾病,两者发病机制存在部分重叠。肝脏和骨骼肌能够合成和释放多种肝源性因子和肌源性因子,这些因子通过激活调控代谢的信号通路来维持能量稳态,介导骨骼肌-肝脏轴进行“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肌少症是中老年人群高发的代谢性疾病,两者发病机制存在部分重叠。肝脏和骨骼肌能够合成和释放多种肝源性因子和肌源性因子,这些因子通过激活调控代谢的信号通路来维持能量稳态,介导骨骼肌-肝脏轴进行“对话”。本文就NAFLD与肌少症发病中部分肌源性因子和肝源性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揭示骨骼肌-肝脏轴之间的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肌少症 骨骼-肝脏 肌源性因子 肝源性因子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肠-脑轴从肝脾同调探讨偏头痛诊疗思路
11
作者 陈红艳 田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肠道菌群-肠-脑轴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因此调节肠道菌群成为治疗偏头痛的新靶点。中医肝、脾与西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关系密切,该文通过对中医肝、脾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二者相互影响的阐述展现出... 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肠道菌群-肠-脑轴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因此调节肠道菌群成为治疗偏头痛的新靶点。中医肝、脾与西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关系密切,该文通过对中医肝、脾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二者相互影响的阐述展现出中医肝、脾不仅参与肠道和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且在肠道与大脑的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链接作用。该文以“肝脾相关”理论阐述肠道菌群-肠-脑轴的作用及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并从中医角度论述肠道菌群-肠-脑轴与偏头痛发病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药以肠道菌群-肠-脑轴为治疗靶点,运用肝脾同调法论治偏头痛诊疗思路的可行性,以期为中医药防治偏头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肠道菌群-- 同调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12
作者 章钰川 余绪超 +2 位作者 肖慧荣 吴娜 涂艳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6-9,34,共5页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分析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8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予疏肝理脾汤口服以及穴位埋...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分析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8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予疏肝理脾汤口服以及穴位埋线治疗)与对照组4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黏膜愈合率、中医证候评分、改良Mayo评分、脑肠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黏膜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改良Mayo评分均较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5-羟色胺、P物质均较前显著降低、血管活性肠肽较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UC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脑肠肽指标,减轻黏膜病变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疏肝理 穴位埋线 -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
13
作者 吴文平 商庆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该文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的思路和应用。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颤证 -
下载PDF
基于“心-脾-肠”轴的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理论探讨
14
作者 李馨雅 姜钧文 张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50-53,共4页
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领域一直具有独特优势,临床上运用“心脾母子同治”、“心合小肠”等中医理论治疗胸痹疗效显著。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且根据肠道菌群的特点,其... 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领域一直具有独特优势,临床上运用“心脾母子同治”、“心合小肠”等中医理论治疗胸痹疗效显著。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且根据肠道菌群的特点,其很大程度上与中医学“脾”“小肠”相似,由于“心、脾、小肠”三者互相影响、相互为用。文章依据“心-脾-肠轴”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冠心病间的相关性,丰富完善防治胸痹的中医药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冠心病 肠道菌群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探讨补脾强力复方干预亚甲减合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功能损伤机制研究
15
作者 钱忆家 王强 +2 位作者 雍波 郭菁 李若照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目的探讨补脾强力复方对亚甲减合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HPTT)轴功能的修复作用,为补脾强力复方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角度治疗重症肌无力及其共病寻... 目的探讨补脾强力复方对亚甲减合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HPTT)轴功能的修复作用,为补脾强力复方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角度治疗重症肌无力及其共病寻找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通过甲巯咪唑灌胃45 d及含鼠源性AchR-sα亚基97-116肽段序列(R97-116)免疫乳剂皮下注射建立合并亚甲减的EAMG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泼尼松组(P组)、补脾强力复方低剂量组(LBD组)、补脾强力复方中剂量组(MBD组)、补脾强力复方高剂量组(HBD组),加上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C组和M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28 d,同时进行行为学观察后分别处死取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chR-Ab、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建模后各组大鼠体质量相对C组明显下降(P<0.01),给药后取材前M组大鼠较各治疗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与LBD组相比,HBD组、P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M组大鼠Lennon评分趋势进一步升高,LBD组、MBD组较给药前症状变化不明显,HBD组与P组Lennon评分降低。与M组相比,LBD组、MBD组、HBD组、P组大鼠血清AchR-Ab、TSH、TRH、TNF-α、IL-4、IL-17均下降,TGF-β均升高(P<0.05),其中以HBD组、P组变化更为明显(P<0.01),然而T3、T4、fT4变化不明显。结论补脾强力复方各组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合并亚甲减的EAMG大鼠行为学异常,包括体质量和Lennon等级,其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改善大鼠临床症状。同时补脾强力复方能够修复损伤的HPTT轴,调节该轴各个靶器官释放的激素水平,使其向正常机体的分泌水平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复方 重症肌无力 亚临床甲状腺减退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
下载PDF
肌肉骨骼超声在“和谐使命-2023”海外医疗服务任务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祖峰 林文波 +3 位作者 黄彦栋 陈月桂 蒋海波 唐大海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治疗在“和谐使命-2023”海外医疗服务任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海外患者及医院船官兵共202名具备适应证人员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肌肉骨骼介入治疗的资料,探讨在今后任务中更好地开展此...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治疗在“和谐使命-2023”海外医疗服务任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海外患者及医院船官兵共202名具备适应证人员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肌肉骨骼介入治疗的资料,探讨在今后任务中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的措施。结果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的人员有202例,阳性病例共131例。在海外患者中,膝部疾病发生率最高(50.96%);在医院船官兵中,膝部疾病占比最高(51.85%)。进行超声引导下肌肉骨骼注射治疗4例,治疗用时(18.60±5.19)min、术前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7.45±1.02)分、术后VAS评分(2.70±0.68)分、术后观察时间30 min。结论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实用性强,不仅可以较好地诊断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还可以引导进行精准治疗,值得在“和谐使命”任务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使命-2023 肌肉骨骼超声 海外医疗服务 医院船
下载PDF
基于肺-脾-大肠轴理论探讨平衡火罐疗法联合膈肌起搏技术在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呼吸困难中的应用
17
作者 洪佳杰 王燕 徐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5-0158,共4页
探讨基于肺-脾-大肠轴理论的平衡火罐疗法联合膈肌起搏技术在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呼吸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对照组和研究组各取35例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除了常规治疗也用了平衡火罐疗法和膈肌起搏技术... 探讨基于肺-脾-大肠轴理论的平衡火罐疗法联合膈肌起搏技术在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呼吸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对照组和研究组各取35例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除了常规治疗也用了平衡火罐疗法和膈肌起搏技术。结果 研究组的病人某些肺功能指标像VC和MVV比对照组强多了(p<0.05),并且FEV1和FEV1/FVC的比例也提升了(p<0.05)。说明病情改善效果显著。 结论 基于肺-脾-大肠轴理论的平衡火罐疗法联合膈肌起搏技术对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理论 平衡火罐疗法 膈肌起搏技术 COPD痰浊壅肺证 呼吸困难
下载PDF
运脾柔肝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基于rs-fMRI脑区活动水平变化的研究
18
作者 章细霞 丁雪菲 +4 位作者 滕剑 李慧 顾超 魏兰福 潘程宇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观察运脾柔肝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观察IBS-C患者的脑区活动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门诊43例IBS-C患者,评价运脾柔肝方的临床疗效。选取20例健康受试者,观察IBS-... 目的:观察运脾柔肝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观察IBS-C患者的脑区活动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门诊43例IBS-C患者,评价运脾柔肝方的临床疗效。选取20例健康受试者,观察IBS-C患者及健康受试者脑区活动水平差异。进行焦虑、抑郁评估,观察伴与不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脑区活动水平的差异。观察IBS-C患者治疗前后脑区活动水平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均有效(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SAS评分降低(P<0.05)。静息状态下,IBS-C组患者左舌回的脑区活动水平升高,左额下回、右额中回的脑区活动水平降低(P<0.05)。伴焦虑抑郁情绪的IBS-C患者右额下回的脑区活动水平较不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升高(P<0.05)。治疗后IBS-C患者左顶叶中央后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的脑区活动水平降低,小脑的脑区活动水平升高(P<0.05)。结论:运脾柔肝方可有效缓解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在静息状态下,IBS-C患者大脑的特定区域活动异常,说明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和相应网络的自发神经元活动的变化可能与IBS-C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柔肝方 - 脑区活动水平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则治法
19
作者 陈温璇 马丽娜 +3 位作者 黄巧艺 刘南阳 裴卉 李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400-2403,共4页
脑-肠轴是大脑和胃肠道之间的双向交叉系统,可通过血脑屏障、炎症通路、迷走神经系统等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基于脑-肠轴理论,以脾为本,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阐明阿尔茨海默病脾气虚损、清阳不升,进而脾... 脑-肠轴是大脑和胃肠道之间的双向交叉系统,可通过血脑屏障、炎症通路、迷走神经系统等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基于脑-肠轴理论,以脾为本,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阐明阿尔茨海默病脾气虚损、清阳不升,进而脾失健运、内生痰瘀,最终痰瘀化毒、损害脑神的病机变化,针对不同病机结合其他脏腑采取脾肾同调、疏肝健脾、补益心脾、清热解毒的治法以复神机,进而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为中医从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中西医认识述要
20
作者 邹欣甫 王得昌 +2 位作者 邹欣妍 王康锋 陈泽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3-1839,共7页
随着西医学的研究和进展,多数医家认为精神心理状态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脑肠轴在二者的发病机制中皆处于重要的地位,以脑肠互动理论来论治本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西医认为脑-肠肽、肠道菌群失调等... 随着西医学的研究和进展,多数医家认为精神心理状态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脑肠轴在二者的发病机制中皆处于重要的地位,以脑肠互动理论来论治本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西医认为脑-肠肽、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精神心理状态改变等症状,中医上则多把脑-肠轴理论与中医各证型特点相关联。因此,以脑-肠轴为基点从脑-肠肽、肠道微生物、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心理因素、中医药治疗方面综述IBS-C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病机制,为同行在临床的诊疗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肠道菌群 焦虑 抑郁 心理因素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