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两汉“节”观念的嬗变及其社会意义
1
作者 邹国力 李禹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7-85,共9页
“节”观念起源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末期,盛行于两汉。其内涵在先秦两汉之间有着重要的转型,具体表现在:起源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末期的“士节”强调士对当时贵族阶层的个体效忠,至两汉则转变为对国家效忠的“臣节”,进而拓展成为女性效忠... “节”观念起源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末期,盛行于两汉。其内涵在先秦两汉之间有着重要的转型,具体表现在:起源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末期的“士节”强调士对当时贵族阶层的个体效忠,至两汉则转变为对国家效忠的“臣节”,进而拓展成为女性效忠丈夫及彰显于社会的“女节”。至此,“节”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一个重要而多元的社会伦理范畴,与“忠”“孝”“义”等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模式,并对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秩序起到了强有力的维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 “士节” “臣节” “女节” 社会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