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连珠”体起源于“对问”——刘胜《闻乐对》为连珠雏形论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大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8,共8页
《左传》、《国语》、《战国策》中多有以"臣闻"起首来发表见解的,至有几个"臣闻"格式的连用,假如把其中"臣闻"格式抽绎并汇聚起来,这是"连珠"体构成的模式之一。刘胜《闻乐对》为"连珠&q...
《左传》、《国语》、《战国策》中多有以"臣闻"起首来发表见解的,至有几个"臣闻"格式的连用,假如把其中"臣闻"格式抽绎并汇聚起来,这是"连珠"体构成的模式之一。刘胜《闻乐对》为"连珠"雏形,为受诏作之,如果脱略其有关自我事迹的叙说,那就是完全的"连珠"体;脱略具体性而只存"臣闻"格式,这是"连珠"体又一构成模式。因此,"连珠"体就是此二者的结合,把某种推理、论证从原生态语境中抽离出来进行新的组合,使得原本有具体指向的劝谏话语有了某种抽象和普世化,这些话语在新的语境中被再联结、新组合又有"历历如贯珠"的语言上的要求;其意义指向也由单纯的劝谏而兼有观赏,接受者由痛苦的被劝谏者而兼有对形式的某种欣赏,不再仅仅是对内容的接受。倒过来讲,"连珠"某某首又如同《韩非子》中《说林》、《储说》,人们或许可以直接将其引用在自己的论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臣闻”格式
连珠
对问
普世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连珠”体起源于“对问”——刘胜《闻乐对》为连珠雏形论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大雷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8,共8页
文摘
《左传》、《国语》、《战国策》中多有以"臣闻"起首来发表见解的,至有几个"臣闻"格式的连用,假如把其中"臣闻"格式抽绎并汇聚起来,这是"连珠"体构成的模式之一。刘胜《闻乐对》为"连珠"雏形,为受诏作之,如果脱略其有关自我事迹的叙说,那就是完全的"连珠"体;脱略具体性而只存"臣闻"格式,这是"连珠"体又一构成模式。因此,"连珠"体就是此二者的结合,把某种推理、论证从原生态语境中抽离出来进行新的组合,使得原本有具体指向的劝谏话语有了某种抽象和普世化,这些话语在新的语境中被再联结、新组合又有"历历如贯珠"的语言上的要求;其意义指向也由单纯的劝谏而兼有观赏,接受者由痛苦的被劝谏者而兼有对形式的某种欣赏,不再仅仅是对内容的接受。倒过来讲,"连珠"某某首又如同《韩非子》中《说林》、《储说》,人们或许可以直接将其引用在自己的论述中。
关键词
“臣闻”格式
连珠
对问
普世化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连珠”体起源于“对问”——刘胜《闻乐对》为连珠雏形论
胡大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