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传统史学的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林 张月芬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8-67,共10页
藏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有其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献。本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表明,至少在公元9世纪,藏族已形成其风格独具的历史编撰体系了。
关键词 传统史学 历史编撰 敦煌石窟 吐蕃 藏族 史学观念 历史文献 体系 文书 时期
下载PDF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启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陈启能一国外有些学者把西方新史学的兴起称作“哥白尼式的革命”①,这是用以表示新史学与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西方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史学相比,是一种根本性质的转变。关于这种转变,国内已有...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陈启能一国外有些学者把西方新史学的兴起称作“哥白尼式的革命”①,这是用以表示新史学与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西方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史学相比,是一种根本性质的转变。关于这种转变,国内已有不少文章论及,为了概括地说明新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传统史学 史学 当代西方史学 历史哲学 史料 研究对象 史学观念 历史认识论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代序:史学观念与宋代音乐研究的意义——林萃青《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的解读 被引量:6
3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4-5,共10页
写在前面的话 林萃青先生的《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即将问世,我非常兴奋。不只是因为作为出版人将推出一部杰出的音乐学著作而为之庆贺。更多的是,作为学者、宋代音乐研究的关心者,特别是林萃青先生的学生辈朋友,并参与... 写在前面的话 林萃青先生的《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即将问世,我非常兴奋。不只是因为作为出版人将推出一部杰出的音乐学著作而为之庆贺。更多的是,作为学者、宋代音乐研究的关心者,特别是林萃青先生的学生辈朋友,并参与了该文集的策划和翻译的组织工作,感到非常激动。我相信它将给学界带来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研究 论文集 音乐史 宋代 史学观念 意义 解读 代序
下载PDF
“实证”观念与当代中国史学 被引量:8
4
作者 江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5,共8页
“实证”是当代中国史学进程中一个含义复杂的主题词,它既显示了当代中国史学一种富有成果的发展方向,又折射出其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困境。20世纪80年代,对实证观念的批判确立了历史研究的“主体性”,开启了历史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9... “实证”是当代中国史学进程中一个含义复杂的主题词,它既显示了当代中国史学一种富有成果的发展方向,又折射出其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困境。20世纪80年代,对实证观念的批判确立了历史研究的“主体性”,开启了历史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90年代,关于历史学“客观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触及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可能为当代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进一步提供观念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研究 国史 年代 历史研究 确立 争论 当代中国 新发展 观念 前提
下载PDF
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 被引量:8
5
作者 汪高鑫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2,共4页
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五德终始说对于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五德终始说提出的古史系统和内蕴的经世意识与正统观念,则对于... 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五德终始说对于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五德终始说提出的古史系统和内蕴的经世意识与正统观念,则对于以司马迁和班固为代表的汉代史学的历史撰述与史学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汉代史学构建的古史系统所蕴含的正统观念,以及以《汉书》为代表的中国正统史学的出现,与五德终始历史学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德终始说 汉代史学 正统观念
下载PDF
评章学诚的史学史观念 被引量:4
6
作者 罗炳良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6,共7页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 ,“史学史”的概念和学科体系的创建是 2 0世纪初由梁启超明确提出的。但是 ,中国史家的史学史观念却由来已久 ,而且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 ,史学史观念的内涵也逐步丰富与深刻。本文初步考察了 1 8世纪中国史家章学诚...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 ,“史学史”的概念和学科体系的创建是 2 0世纪初由梁启超明确提出的。但是 ,中国史家的史学史观念却由来已久 ,而且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 ,史学史观念的内涵也逐步丰富与深刻。本文初步考察了 1 8世纪中国史家章学诚的史学史观念 ,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中国史学史之史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史学观念 中国史学史之史
下载PDF
“革命”与“历史”——刘大年史学观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广友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40,共8页
刘大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革命"与"历史"的视角考察,刘大年的史学观念的形成与民主革命和建国后以阶级斗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环境直接关联;"文革"后刘大年所坚守... 刘大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革命"与"历史"的视角考察,刘大年的史学观念的形成与民主革命和建国后以阶级斗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环境直接关联;"文革"后刘大年所坚守的革命史学观念突出反映了他的学术定位和风格;以革命史学观念为核心理念的"革命史范式"受到"现代化范式"的挑战,但仍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已成为坚持这种史学观念论者们要解决的紧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大年 阶级斗争 史学观念 范式 当代史学
下载PDF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观念的更新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善武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3-38,共6页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的根本在于观念的更新。作为观念的更新,首先要认真清理、彻底改变过去被“左”的思潮所扭曲了的史学认识,切实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正确认识历史现象;除了解决历史观的问题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的根本在于观念的更新。作为观念的更新,首先要认真清理、彻底改变过去被“左”的思潮所扭曲了的史学认识,切实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正确认识历史现象;除了解决历史观的问题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打破过去的某些思维定势,努力去探求促使中国音乐史学创新的多方面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学 观念更新 唯物史观 思维定势
下载PDF
两宋时期史学正统观念的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记录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7-219,共3页
正统观念是传统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自汉代以来迄于清代,各时代的史学都普遍重视于对历史王朝正统与否的评判。由于时代特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各时代史学的正统观念也有差异。以往的史学研究,对历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虽有涉猎,但多不系统。... 正统观念是传统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自汉代以来迄于清代,各时代的史学都普遍重视于对历史王朝正统与否的评判。由于时代特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各时代史学的正统观念也有差异。以往的史学研究,对历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虽有涉猎,但多不系统。本期这组专题讨论文章,通过对历代传统史学正统观念系统梳理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具体内涵、思想本质及其发展变化。汪高鑫的《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统观念》一文,论述了两汉史学正统观念的具体表现:重视宣扬天命王权思想,以为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提出神意解说;通过构建历史王朝统系,以确立史学上的正统主义;通过"摒秦"与"宣汉",来否定秦朝的历史统绪,确定汉朝的历史地位。这都与两汉经学的具体影响密不可分。马小能的《魏晋南北朝史学正统观念的特点》一文,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与民族融合背景之下史学的正统观念,认为王朝更迭频仍促使史家在史书撰修时的断限、起元及具体内容上都非常注意弥缝与讳饰;强调南北朝时期史学正统之争通过夷夏之辨的方式进行,而结果却是历史文化认同意识的加强。王记录的《两宋时期史学正统观念的发展》一文,肯定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史学正统观念发展的鼎盛时期和转折时期。说它是鼎盛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论正统成为一时风尚,关于正统问题的讨论理论色彩更浓重;说它是转折时期,是因为宋代学者不仅对前代正统问题进行了批判总结,而且开辟了正统理论的新天地。许殿才的《王夫之的正统之辨》一文,认为王夫之作为传统史学正统论的总结者,并不赞成使用正统论进行历史评判,因为其理论根基有先天缺陷,在实际运用中也因遭遇多重困难而导致混乱。王夫之肯定君主是维系天下秩序的核心,立君统以定天下是天经地义,但需要有道统与之配合,才会形成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观念 两宋时期 史学思想 转折时期 鼎盛时期 梁启超
下载PDF
王先谦的史学成就及思想与观念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青芝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52-54,共3页
王先谦,晚清著名学者,在史学上成就显著,撰述丰硕,涉及到古籍的校勘、笺注和考证;史地学与民族史的研究;史料的汇编和纂辑;外国史地的研究等。这些著述反映出王先谦具有求是、爱国、经世、变易、夷夏之辨的史学思想与观念。
关键词 王先谦 史学成就 思想与观念
下载PDF
因果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冲突与统一——司马迁与古希腊罗马史学观念之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成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将因果判断和价值判断置于中西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从而探讨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司马迁史学观念的基本趋向是将价值判断置于因果判断的矛盾中,并最终统一于历史中;而古希腊罗马的史学观念则主要表现为两者长期对立而无法统一... 将因果判断和价值判断置于中西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从而探讨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司马迁史学观念的基本趋向是将价值判断置于因果判断的矛盾中,并最终统一于历史中;而古希腊罗马的史学观念则主要表现为两者长期对立而无法统一。从中西史学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司马迁对因果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的理解不仅是深刻的,而且也是符合近现代史学发展趋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古希腊 古罗马 史学观念 因果判断 价值判断 历史比较学
下载PDF
借鉴 扩展 深化 重构——史学新观念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虹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115,5,共6页
20世纪西方史学的观念更新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相应于大史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扩展、以及多元视角和跨学科研究等趋势,西方音乐史学也有必要对诸如音乐的消费者群体、与音乐史有关的非音乐界人物、女性人物... 20世纪西方史学的观念更新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相应于大史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扩展、以及多元视角和跨学科研究等趋势,西方音乐史学也有必要对诸如音乐的消费者群体、与音乐史有关的非音乐界人物、女性人物以及非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等,给予更多的关注。突破音乐史就是个别最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历史这一局限,将视野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扩展,重构音乐史更真实、完整而立体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史学观念 西方音乐史 音乐消费者群体 非音乐界人物 女性人物 非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史学正统观念的特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小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正统观念是传统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自汉代以来迄于清代,各时代的史学都普遍重视于对历史王朝正统与否的评判。由于时代特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各时代史学的正统观念也有差异。以往的史学研究,对历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虽有涉猎,但多不系统。... 正统观念是传统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自汉代以来迄于清代,各时代的史学都普遍重视于对历史王朝正统与否的评判。由于时代特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各时代史学的正统观念也有差异。以往的史学研究,对历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虽有涉猎,但多不系统。本期这组专题讨论文章,通过对历代传统史学正统观念系统梳理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具体内涵、思想本质及其发展变化。汪高鑫的《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统观念》一文,论述了两汉史学正统观念的具体表现:重视宣扬天命王权思想,以为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提出神意解说;通过构建历史王朝统系,以确立史学上的正统主义;通过"摒秦"与"宣汉",来否定秦朝的历史统绪,确定汉朝的历史地位。这都与两汉经学的具体影响密不可分。马小能的《魏晋南北朝史学正统观念的特点》一文,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与民族融合背景之下史学的正统观念,认为王朝更迭频仍促使史家在史书撰修时的断限、起元及具体内容上都非常注意弥缝与讳饰;强调南北朝时期史学正统之争通过夷夏之辨的方式进行,而结果却是历史文化认同意识的加强。王记录的《两宋时期史学正统观念的发展》一文,肯定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史学正统观念发展的鼎盛时期和转折时期。说它是鼎盛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论正统成为一时风尚,关于正统问题的讨论理论色彩更浓重;说它是转折时期,是因为宋代学者不仅对前代正统问题进行了批判总结,而且开辟了正统理论的新天地。许殿才的《王夫之的正统之辨》一文,认为王夫之作为传统史学正统论的总结者,并不赞成使用正统论进行历史评判,因为其理论根基有先天缺陷,在实际运用中也因遭遇多重困难而导致混乱。王夫之肯定君主是维系天下秩序的核心,立君统以定天下是天经地义,但需要有道统与之配合,才会形成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正统观念 史学 民族融合 国家分裂 中国历史 三国鼎立 大一统
下载PDF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史学观念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树栋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本刊于今年第二期发表了一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笔谈,现又推出一组"西方古代中世纪历史理论"笔谈。在此组笔谈中,张广智教授的文章对西方古代历史理论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即历史进程中的神人关系、历史进程中的古... 本刊于今年第二期发表了一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笔谈,现又推出一组"西方古代中世纪历史理论"笔谈。在此组笔谈中,张广智教授的文章对西方古代历史理论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即历史进程中的神人关系、历史进程中的古今关系和历史盛衰中经济因素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易宁教授的文章从历史变化、时间和空间及其联系等方面分析波利比乌斯普世史观念的内涵,并且指出了波利比乌斯历史思维的特点以及他的历史理论在西方古代史学中的价值。侯树栋教授的文章讨论基督教神学的历史解释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怀等问题,分析了西欧中世纪早期史学观念中的神性与理性及其关系。这三篇文章大体上都注意到将西方古代中世纪历史理论问题与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本刊今后将继续推出在比较视野下,对中西历史理论作出探讨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中世纪 史学观念 中世纪早期 文艺复兴时代 西方学者 批判精神 史料来源 50年代
下载PDF
从“革命史观”到“整体史观”——史学观念的转型与“重构中国电影史”刍议 被引量:4
15
作者 景虹梅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0-93,共4页
"重构中国电影史"的呼声应当是伴随着史学观念的转型而出现的一种迫切的现实诉求。这一诉求在实践中以近20年来醒目的电影史专题研究初步获得可喜的成果。它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摆脱中国电影史传统写作中的"革命史观"... "重构中国电影史"的呼声应当是伴随着史学观念的转型而出现的一种迫切的现实诉求。这一诉求在实践中以近20年来醒目的电影史专题研究初步获得可喜的成果。它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摆脱中国电影史传统写作中的"革命史观"的意识形态桎梏,而趋向于一种新型的"整体史观"的建构。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新进展为中国电影史教学带来了新的视野,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只有在科学的史学观念指导下,电影史的研究和电影史的教学均不断稳步、扎实、有序地深入、拓展和革新,中国电影史的全面构建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学 观念转型 重构中国电影史
下载PDF
媒介变革与史学观念转向: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的方法与视野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4-58,共5页
中国动画电影历史短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新媒体时代,媒介变革促使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方法与观察视野进行重新勾勒。本文试从动画电影“后理论”史学观念转向重新定位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的方法,提出将比较艺术学、叙述学、电... 中国动画电影历史短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新媒体时代,媒介变革促使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方法与观察视野进行重新勾勒。本文试从动画电影“后理论”史学观念转向重新定位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的方法,提出将比较艺术学、叙述学、电影工业美学研究方法论引介形成中国动画“新史学”理论;运用动画电影工业化、传统文化资源“现代转化”、动画电影工业美学创新等新视野,完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从传统动画电影史学论说向开放多元史学论说的学术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变革 动画“后理论”史学观念转向 研究方法 研究视野
下载PDF
科学观念与科学主义历史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76-81,共6页
关键词 现代科学主义 史学 现代科学观念 人文主义史学 客观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史学 认识的客观性 解释学 近代科学主义 波普尔
下载PDF
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统观念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高鑫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1-214,共4页
正统观念是传统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自汉代以来迄于清代,各时代的史学都普遍重视于对历史王朝正统与否的评判。由于时代特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各时代史学的正统观念也有差异。以往的史学研究,对历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虽有涉猎,但多不系统。... 正统观念是传统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自汉代以来迄于清代,各时代的史学都普遍重视于对历史王朝正统与否的评判。由于时代特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各时代史学的正统观念也有差异。以往的史学研究,对历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虽有涉猎,但多不系统。本期这组专题讨论文章,通过对历代传统史学正统观念系统梳理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具体内涵、思想本质及其发展变化。汪高鑫的《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统观念》一文,论述了两汉史学正统观念的具体表现:重视宣扬天命王权思想,以为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提出神意解说;通过构建历史王朝统系,以确立史学上的正统主义;通过"摒秦"与"宣汉",来否定秦朝的历史统绪,确定汉朝的历史地位。这都与两汉经学的具体影响密不可分。马小能的《魏晋南北朝史学正统观念的特点》一文,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与民族融合背景之下史学的正统观念,认为王朝更迭频仍促使史家在史书撰修时的断限、起元及具体内容上都非常注意弥缝与讳饰;强调南北朝时期史学正统之争通过夷夏之辨的方式进行,而结果却是历史文化认同意识的加强。王记录的《两宋时期史学正统观念的发展》一文,肯定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史学正统观念发展的鼎盛时期和转折时期。说它是鼎盛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论正统成为一时风尚,关于正统问题的讨论理论色彩更浓重;说它是转折时期,是因为宋代学者不仅对前代正统问题进行了批判总结,而且开辟了正统理论的新天地。许殿才的《王夫之的正统之辨》一文,认为王夫之作为传统史学正统论的总结者,并不赞成使用正统论进行历史评判,因为其理论根基有先天缺陷,在实际运用中也因遭遇多重困难而导致混乱。王夫之肯定君主是维系天下秩序的核心,立君统以定天下是天经地义,但需要有道统与之配合,才会形成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史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两宋 王夫之 正统观念
下载PDF
孔子史学观念发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永刚 《船山学刊》 2006年第1期175-177,共3页
本文以符号“史”发微孔子史学观念,认识到其“循礼以持中”的史学观念上承周公,而予以规范,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双重影响;并且其“循礼以持中”的史学观念与其礼乐德治的思想是相贯通的。
关键词 史学观念 孔子 双重影响 “史” 礼乐
下载PDF
从史学论文标题的变化看学术观念的转移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建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2,共2页
学术论文标题自然包括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这里所谓标题的变化指形式而言。自己是文革后恢复高考进入大学读书的,三十多年来阅读了不少史学论文,发现学人在论文的命题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有从论文题目加上提示语的变化,或者说题目有... 学术论文标题自然包括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这里所谓标题的变化指形式而言。自己是文革后恢复高考进入大学读书的,三十多年来阅读了不少史学论文,发现学人在论文的命题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有从论文题目加上提示语的变化,或者说题目有从单标题到正副标题或提示语三段式的演变趋势,回想自己也有这种变化。因此,想就此谈点感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标题 史学论文 学术观念 内容与形式 恢复高考 命题形式 论文题目 提示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