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形象塑造的身份定位——从《沫若自传》前言和序引中简析
1
作者 陈宇 庞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6期79-80,共2页
本文力图从《沫若自传》前言和序引中,根据自传的不同写作年代、写作背景,分析郭沫若的写作心态,廓清郭沫若对"自我"身份的不同定位,厘清郭沫若在自传正文中建构"自我"形象时对自身身份的指认,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揭示郭沫若自我形... 本文力图从《沫若自传》前言和序引中,根据自传的不同写作年代、写作背景,分析郭沫若的写作心态,廓清郭沫若对"自我"身份的不同定位,厘清郭沫若在自传正文中建构"自我"形象时对自身身份的指认,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揭示郭沫若自我形象建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形象 身份定位 《沫若自传》 前言 序引
下载PDF
九叶诗派对浪漫主义追求的自我超越
2
作者 蒋登科 《中外诗歌研究》 2009年第3期14-15,共2页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诞生于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反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的诗歌强调主观抒情.突出“自我”形象,大多具有外向抒情的特点。虽然浪漫主义诗歌自身中的诗歌语言、诗歌观念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但是,艺术总是要不断发展变化的...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诞生于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反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的诗歌强调主观抒情.突出“自我”形象,大多具有外向抒情的特点。虽然浪漫主义诗歌自身中的诗歌语言、诗歌观念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但是,艺术总是要不断发展变化的。当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一种诗歌思潮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时,诗歌艺术探索就会寻找新的突破口.当浪漫主义诗歌直抒胸臆的艺术追求难以适应人们表达复杂的内心体验需要的时候,将会产生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诗歌 自我超越 九叶诗派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自我”形象 主观抒情 文学思潮 艺术追求
下载PDF
评萧红的诗歌创作
3
作者 孟丽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4-36,共3页
萧红的诗“自我”形象明显 ,是她的身世、经历、性格、感情的忠实记录 ,自然流露 ,充满了对生活、理想、爱情的憧憬。
关键词 萧红 诗歌创作 “自我”形象 性格 感情 新诗 文学评论 抒情
下载PDF
Chinese Image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Otherness"
4
作者 Jun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7期25-27,共3页
In the US and British literature, there are many works using China or the Chinese people as depict objec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literature, the shape of the image of China is diverse. Currentl... In the US and British literature, there are many works using China or the Chinese people as depict objec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literature, the shape of the image of China is diverse. Currently, the research of the image of China or Chinese people in the US and British literature has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the majority concentrated on the study before the new century writers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the new century, the cau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people in American literature have the positive impact on self-awareness and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 s i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pective of othemess the US and British literature Chinese image
下载PDF
平托《远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4
5
作者 姚京明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3期55-68,共14页
作为航海大发现的主角,葡萄牙人是最早来到中国的欧洲人之一,他们留下许多有关中国的记述,其中平托的<远游记>对16世纪初期的中国有广泛的描述.作者在社会集体想象的基础上,再根据历史现实、自己的虚构和需要,把中国塑造成一个美... 作为航海大发现的主角,葡萄牙人是最早来到中国的欧洲人之一,他们留下许多有关中国的记述,其中平托的<远游记>对16世纪初期的中国有广泛的描述.作者在社会集体想象的基础上,再根据历史现实、自己的虚构和需要,把中国塑造成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同时又通过中国这个"他者"的形象审视自我,折射出来到东方的葡萄牙人的"自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游记》 平托 中国 葡萄牙 “自我”形象 乌托邦思想
原文传递
逆向行文新意多——可仿可学的作文方法谈
6
作者 李弗不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 2009年第10期10-13,共4页
这是一篇饱含作者经历,极具切身体验的有感之作。文章自始至终写出了一个清晰的“自我”形象,并用这个‘自我”形象强烈地彰显出‘社会主流”绝不是束缚自己心灵的所谓的潮流,人类正道上虽然拥挤,甚至处处有羁绊、险阻等,但逆“流... 这是一篇饱含作者经历,极具切身体验的有感之作。文章自始至终写出了一个清晰的“自我”形象,并用这个‘自我”形象强烈地彰显出‘社会主流”绝不是束缚自己心灵的所谓的潮流,人类正道上虽然拥挤,甚至处处有羁绊、险阻等,但逆“流”者无怨无悔,无畏无惧,这个主题被小作者把握得非常准确。此外,用题记开篇,结尾段还能以景衬情等,都是看点,整篇文章紧扣话题,无丝毫游离感,的确是一篇优秀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方法 “自我”形象 新意 行文 逆向 “流” 结尾段 作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