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哲学的“自我证成难题”与马克思思想的哲学维度
1
作者 贺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8,共11页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是否存在着哲学维度,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而马克思哲学的“自我证成难题”构成这一争议的焦点。如何回应马克思哲学的“自我证成难题”,对阐明马克思思想的哲学维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需要澄清并深...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是否存在着哲学维度,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而马克思哲学的“自我证成难题”构成这一争议的焦点。如何回应马克思哲学的“自我证成难题”,对阐明马克思思想的哲学维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需要澄清并深入分析马克思哲学的“反哲学”和“非哲学”的真实所指,并从马克思关于哲学与生活实践的辩证关系的变革性理解出发,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哲学维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哲学的合法性提供根本性辩护,并彰显其哲学观独特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的哲学维度 马克思哲学的“自我证成难题” 独立哲学的外观 生活实践的观点
下载PDF
《中国奇谭》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
2
作者 李欣 《戏剧之家》 2024年第7期134-138,共5页
从威廉·雷蒙斯的“情感结构”理论出发,以文本分析为基点,《中国奇谭》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经济哲学的层面上,与现实展开对话。无论是《小妖怪的夏天》中的小人物叙事,《鹅鹅鹅》中对古典美学精神的召唤,《林林》中“自我”与“他... 从威廉·雷蒙斯的“情感结构”理论出发,以文本分析为基点,《中国奇谭》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经济哲学的层面上,与现实展开对话。无论是《小妖怪的夏天》中的小人物叙事,《鹅鹅鹅》中对古典美学精神的召唤,《林林》中“自我”与“他者”的相遇反思,《乡村巴士》中的祛魅与精神的重新安顿,还是《小满》中对梦境的探究与精神病症的克服,《中国奇谭》实质完成了一次对中国现代性的质询,而正是这种契合了一代人的整体情感结构的质询,使其完成了一次国族叙事的精神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奇谭》 情感结构 小人物叙事 中国古典美学 “自我”与“他者” 祛魅 梦境 自我超越
下载PDF
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丽娟 张轶 漆思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9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9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1~12月进... 目的探讨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9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1~12月进行常规护理的48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开展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计划的48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欧洲癌症研究质量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分、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评分及护理服务评价(Servqual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的CD-RISC各维度评分、EORTC QLQ-C30评分中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及SUPPH各维度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组间比较均为观察组更高(P均<0.05),2组EORTC QLQ-C30评分中的症状领域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P均<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好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护理行化疗的肺癌患者,在加强心理弹性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好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学治疗 人本理念 “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 心理弹性
下载PDF
翻转课堂模式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马小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英语教学范式,强化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效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延伸英语学习维度,培养大学生各项能力。而“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或目标的信心,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升...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英语教学范式,强化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效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延伸英语学习维度,培养大学生各项能力。而“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或目标的信心,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为更好地推广及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我们应结合“翻转课堂”与“自我效能”的内涵,探究“翻转课堂”所带来的影响,提出科学的优化策略及应对方法,以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模式 大学生 英语学习 “自我效能感” 影响
下载PDF
“自我”与“他者”视角下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为例
5
作者 罗溧溧 田兴斌 《艺术科技》 2024年第5期152-155,共4页
目的:我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因此要注意传播的影响因素,即如何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文章对花木兰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花木兰形象塑造产生差异性的原因,探究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新... 目的:我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因此要注意传播的影响因素,即如何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文章对花木兰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花木兰形象塑造产生差异性的原因,探究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方法:基于“自我”与“他者”视角,采取文献研究法,从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故事来源、故事解读、“自我”与“他者”视角下花木兰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启示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结果: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对女性的态度不同,花木兰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结论: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要把握好讲述故事的主体问题;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取决于树立怎样的中国形象。从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出发,从中国文化中仔细挑选,既要在表达原著思想的前提下,选择符合普适价值观的部分,也要去除糟粕,去除有违人伦道德的部分。选好想要传播的中国故事后,先要中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即用“自我”视角讲中国故事;再是外国人转述中国故事,即用“他者”视角讲述新时期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他者” 《花木兰》 跨文化传播 中国故事
下载PDF
反垄断法下平台企业“自我优待”行为的违法性认定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兵 赵青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121,共8页
在反垄断法下判断平台企业“自我优待”行为的违法性,需遵循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一般方法,即界定相关市场、认定市场支配地位、分析行为效果。界定相关市场需以涉案行为为导向,以一般理性需求者对替代性的认识为标准,结合平台特... 在反垄断法下判断平台企业“自我优待”行为的违法性,需遵循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一般方法,即界定相关市场、认定市场支配地位、分析行为效果。界定相关市场需以涉案行为为导向,以一般理性需求者对替代性的认识为标准,结合平台特征进行个案分析。认定市场支配地位需合理选取市场份额计算指标,重视平台企业掌握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并厘清控制必需设施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关系。分析行为效果需着眼市场竞争秩序而并非个别竞争者的利益得失。可以将竞争者的具体损失视为评价限制竞争效果的一个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受影响的竞争者范围、程度,涉案行为对消费者利益、创新等所能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效果进行比较衡量,最终判断涉案“自我优待”行为是否构成反垄断法上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自我优待” 反垄断法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违法性认定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上“自我呈现”的批判性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双百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1,共6页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媒介密集、全球连接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呈现”的媒介现象变得日益流行。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研究以社会互动为主,鲜少有人将其与媒介仪式关联起来。文章首先以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遍...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媒介密集、全球连接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呈现”的媒介现象变得日益流行。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研究以社会互动为主,鲜少有人将其与媒介仪式关联起来。文章首先以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遍存在的“自我呈现”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媒介化仪式的范畴,旨在以更宽广的视角思考媒介化过程对大众“自我呈现”的建构意义,以及它是如何与政治经济权力关联的;其次,从技术供给、媒介逻辑、媒介化社交三个层面引出“自我呈现”的仪式生成;最后,从批判的视角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在最为稀松平常的“自我呈现”过程中以更隐蔽的方式完成数据监控及隐性剥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呈现” 社交媒体 媒介化仪式 批判
下载PDF
“自由的自我艺术家”——哈罗德·布鲁姆的哈姆莱特
8
作者 李莉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3-59,共7页
莎士比亚笔下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宇宙的中心。历来莎评家都曾对哈姆莱特进行过多元阐释。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大师哈罗德·布鲁姆对哈姆莱特的阐释可谓独树一帜。布鲁姆诗学视阈中的哈姆莱特是最自由的自我艺术家。... 莎士比亚笔下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宇宙的中心。历来莎评家都曾对哈姆莱特进行过多元阐释。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大师哈罗德·布鲁姆对哈姆莱特的阐释可谓独树一帜。布鲁姆诗学视阈中的哈姆莱特是最自由的自我艺术家。布鲁姆的哈姆莱特专注于其无限的内在性,探索内在意识以追寻自我;通过自我倾听,自我言说而不断进行自我变化以通向自由之路;超越尼采的虚无主义而达到一种淡然超脱的状态从而最终超越自我。布鲁姆的哈姆莱特多维度地呈现了一个黑格尔所谓的“自由的自我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 “自由的自我艺术家” 哈姆莱特 “自我倾听”
下载PDF
儒家角色伦理学与“美国文艺复兴”中的“自我”书写——以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为核心的考察
9
作者 杜璇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9-85,共7页
“美国文艺复兴”三杰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的“自我”意识激发了美国独立民族意识的觉醒,超越主义中对自我内在神性的过分强调使得主体思想陷入了唯我的泥淖,超越主义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反思和反省。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汉... “美国文艺复兴”三杰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的“自我”意识激发了美国独立民族意识的觉醒,超越主义中对自我内在神性的过分强调使得主体思想陷入了唯我的泥淖,超越主义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反思和反省。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汉学家安乐哲提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角色伦理学作为走出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窘境的有效疗救手段。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的“自我”书写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人学、仁学思想有共通之处,由此可见对儒家思想研究、诠释和传播在未来世界文化秩序构建的具有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书写 爱默生 梭罗 惠特曼 超验主义 儒家伦理学
下载PDF
电影作为人的“自我助产术”——论斯蒂格勒对电影《会面》的解读
10
作者 刘仲炎 《视听》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在《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一书中,贝尔纳·斯蒂格勒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解读了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电影《会面》,由此指出,电影如镜子一样,在本体论上具有虚幻性,在现象层面体现了实在性。斯蒂格勒在“技术本体论”基础上进... 在《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一书中,贝尔纳·斯蒂格勒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解读了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电影《会面》,由此指出,电影如镜子一样,在本体论上具有虚幻性,在现象层面体现了实在性。斯蒂格勒在“技术本体论”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电影作为技术装置,对主体的建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影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助产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会面》 镜像阶段 “自我助产术”
下载PDF
《悠悠岁月》的“自我民族志”书写探析
11
作者 李唯 王艳芳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2-116,共5页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将照片和影像资料作为回忆的叙事代码,“超个人”地撰写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集体记忆。作家把自己看作一个民族志的样本,站在社会结构层面去探索历史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这部“社会自传”是...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将照片和影像资料作为回忆的叙事代码,“超个人”地撰写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集体记忆。作家把自己看作一个民族志的样本,站在社会结构层面去探索历史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这部“社会自传”是安妮·埃尔诺对自己进行民族志研究的成果,也实现了文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悠悠岁月》 安妮·埃尔诺 “自我民族志” 社会自传
下载PDF
探寻“自我”之路:电影《唐人街探案3》的主体性消解
12
作者 金蒙兰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15期207-209,共3页
电影《唐人街探案3》是一部悬疑犯罪类型片,故事由两个嵌套在一起的案件构成,既讲述了黑帮密室案件,又续写了“唐探”系列所呈现的“Q”对主人公秦风的考验邀请。影片延续了以往喜剧加探案的模式,于“唐探宇宙”而言,《唐人街探案3》更... 电影《唐人街探案3》是一部悬疑犯罪类型片,故事由两个嵌套在一起的案件构成,既讲述了黑帮密室案件,又续写了“唐探”系列所呈现的“Q”对主人公秦风的考验邀请。影片延续了以往喜剧加探案的模式,于“唐探宇宙”而言,《唐人街探案3》更侧重于主角世界观的建立,主人公在探案解密中寻找“自我”。本文旨在通过米歇尔•福柯的理论,来分析《唐人街探案3》中角色的主体性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街探案3》 主体性 “自我 规训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下对播音主持的“自我”培养与“超我”认知探索
13
作者 樊瑞卿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第24期138-140,共3页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新的媒体环境为播音主持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播音主持行业必须要顺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特点,在基础培养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细分培养方向,注重播音员主持人、媒体行业从业者“自我”表达基础上的“...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新的媒体环境为播音主持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播音主持行业必须要顺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特点,在基础培养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细分培养方向,注重播音员主持人、媒体行业从业者“自我”表达基础上的“超我”认知,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发展。作为媒体从业者还要跟随市场及行业发展前景的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着眼通过弗洛伊德的“自我”“超我”理论探讨融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转型的整体思考以及从业者如何提高自身在新时代的高效高质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优质表达 播音主持 “自我”“超我”
下载PDF
论弥尔顿对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的改写——以《伊利亚特》和《失乐园》为例
14
作者 吴玲英 李蒙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进。本文在分析“原始史诗”之代表《伊利亚特》中女性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弥尔顿在“文学史诗之冠”《失乐园》中改写了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首先,《失乐园》的史诗英雄虽名为亚当夏娃之整体,但很大程度上乃史诗中唯一的女性夏娃之个体,弥尔顿在塑造史诗英雄的过程中将其主要关注锁定在夏娃身上。其次,诗人始终突显夏娃的“自我”,不仅展示了夏娃因“原初自我”中的“自恋”“自傲”而堕落的经过,而且呈现了夏娃通过“自省”“自知”“自赎”而将“自我”重构为“生态自我”并获得精神再生的过程。女性人物在史诗中的重新定位是弥尔顿对史诗传统的重要贡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荷马史诗传统 《伊利亚特》 女性定位 “他者” 改写 “自我
下载PDF
卡夫卡文学世界“儿子们”群像塑造
15
作者 盛百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该文聚焦于卡夫卡文学世界“儿子们”的群像塑造。通过童年经验分析卡夫卡心理长期处于恐惧状态的深层原因,并将其独特的“父子冲突”书写与奥匈帝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均衡转型相联系,提出卡夫卡笔下“自我矮化”的儿子群像正是他所置身... 该文聚焦于卡夫卡文学世界“儿子们”的群像塑造。通过童年经验分析卡夫卡心理长期处于恐惧状态的深层原因,并将其独特的“父子冲突”书写与奥匈帝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均衡转型相联系,提出卡夫卡笔下“自我矮化”的儿子群像正是他所置身其中的时代语境、族群境遇与家庭环境的文学呈现。作为表现主义德语文学运动边缘的作家,卡夫卡塑造的儿子群像具有特殊性,不是“儿子罢黜父亲”,而是“父亲罢黜儿子”。“儿子们”在水平社会流动与垂直社会流动层面取得的成就在父权之下毫无力量。这样的文学呈现也超越了个体体验上升为特定时代的群体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永远的儿子” “父子冲突” “自我矮化” 水平社会流动 垂直社会流动 现代化转型
下载PDF
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研究——自我与他者关系类型及其行为方式 被引量:35
16
作者 陈莹盈 林德荣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5,95,共9页
旅游促使游客与东道主两个群体相遇,在相遇中产生"客-我"分野与对视。在这样的分野与对视中,"自我与他者谁才是主体"的争议自然产生。对此争议所持的观念,促成了主客之间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而给主客文化带来不同的... 旅游促使游客与东道主两个群体相遇,在相遇中产生"客-我"分野与对视。在这样的分野与对视中,"自我与他者谁才是主体"的争议自然产生。对此争议所持的观念,促成了主客之间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而给主客文化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在文献分析与现实观察的基础上,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归纳出旅游活动的3种主客互动类型,即"自我主体性"类型、"他者主体性"类型与"伦理他者"类型;并进一步结合旅游情境,分析持有不同类型观念的游客与东道主的行为方式与影响。本文认为,旅游发展应倡导"伦理他者"理念以利于主客互动关系处理,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互动 “自我 “他者” 行为方式
下载PDF
两种自我(ego和self)的概念关系探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益明 金瑜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自我 科学心理学 他人 意识性 相对 自身 潜意识 意义 概念 英语
下载PDF
基于学生分类发展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以“自我-社会认识”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志峰 罗梦辉 王春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56,65,共7页
基于行政导向和教师导向的传统本科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是总体来说,仍然存在着同一性和控制性的缺陷。基于学生的"自我-社会认识"和大学教育的"射程"两个维度,可以把学生分为高... 基于行政导向和教师导向的传统本科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是总体来说,仍然存在着同一性和控制性的缺陷。基于学生的"自我-社会认识"和大学教育的"射程"两个维度,可以把学生分为高度匹配型、独立型、被动顺应型和排斥型等几种类型。按照学生的不同类型来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多样化和更为自主性的管理范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教学分类管理改革,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分类 教学管理制度 “自我-社会认识” 大学教育“射程”
下载PDF
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对“自我”的探求──晚期希腊人论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豪 张绍翼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2-88,共7页
古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实现了转向,即从自然转向人本身。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智者学派诚然展开了对人本身的哲学探讨,然而真正说来,对人本身亦即人在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展开全面探讨的,乃是伊壁鸠鲁、斯多亚和怀疑论三派。如果... 古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实现了转向,即从自然转向人本身。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智者学派诚然展开了对人本身的哲学探讨,然而真正说来,对人本身亦即人在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展开全面探讨的,乃是伊壁鸠鲁、斯多亚和怀疑论三派。如果说伊壁鸠鲁派探索了自我的个体性,那么斯多亚派探究了自然的普遍性,怀疑论派则考究了自我的差异性。此三派在人本身问题上的不同指向,不仅构成了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论三者之间的本质差异,而且表明了人作为个体在乱世中如何实现人自身价值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壁鸠鲁派 斯多亚派 怀疑派 晚期希腊 独断论者 “自我 真理标准 偏斜运动 判断主体 人的本性
下载PDF
从“自我教化”到同化:近代柏林的沙龙犹太妇女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立宏 王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8-216,共9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柏林的沙龙代表了沙龙发展史上的高峰。这些沙龙的创办者主要是犹太女性,她们把早期浪漫主义关于"自我教化"的观念内在化,追求展现个性和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由于传统犹太宗教教育不足和受到浪漫主义宗教观... 18世纪末19世纪初柏林的沙龙代表了沙龙发展史上的高峰。这些沙龙的创办者主要是犹太女性,她们把早期浪漫主义关于"自我教化"的观念内在化,追求展现个性和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由于传统犹太宗教教育不足和受到浪漫主义宗教观影响等原因,她们走上改宗之路,试图以同化为代价融入主流社会。但这带来了身份认同危机,并推动了以种族和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反犹主义的发展。这些犹太妇女所经历的自我解放、团体忠诚、社会接受之间的冲突,她们所开始的同化,以及她们的心路历程,在随后两个世纪中将被几代德国犹太人一一重温,开日后德国犹太社团融入德国社会彻底失败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龙 犹太妇女 “自我教化” 同化 反犹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