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潮流的三个缺憾
- 1
-
-
作者
刘求长
-
机构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8-22,26,共6页
-
文摘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同时有它的缺憾:搞新旧文学对立,以推倒中国传统旧文学为新文学发展开路;走西化(欧化)的发展道路;极"左"的彻底无产阶级革命化排斥了文学发展应有的多样性。缺憾产生的思想认识根源在于:不懂得与不尊重新旧文学并存的发展规律;漠视文学艺术的民族性特征;思想方法上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思维,矫枉必须过正思维,彻头彻尾的"化"思维。文学艺术的发展基本上也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对它的发展过程不能有违背艺术规律的人为的外部的强制性干预。
-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
缺憾
缺憾产生的原因
“自然史的过程”
-
Keywords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discounts
causes of producing discounts
a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
- 2
-
-
作者
王効民
-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
-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9年第3期43-60,共18页
-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前人,以人的实践为出发点,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实践决定了社会结构,即社会有机体;人的实践是历史的过程,考察了前资本主义、集中研究了西欧资本主义,进而探求后资本主义三种社会形态下,人的各异的实践(生产、生活、精神)方式;人的实践的合力形成的历史潮流、历史趋势,决定了历史时代的演进、时代的主题,决定了社会历史是“自然史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迈进了“和平与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摈弃陈旧的“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实行改革开放,调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显著成绩。今天中国人民正在做的事业,就是和全世界人民一起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踏实前进。
-
关键词
“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人的实践
历史的过程
“自然史的过程”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