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官员致仕制度概述 被引量:3
1
作者 朱瑞熙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33-40,72,共9页
中国古代称官员退休为“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何休注:“致仕,还禄位于君。”《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注:“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官员年迈退休是一种成文制度。
关键词 致仕制度 官员 宋代 “致仕” 退休 代称
下载PDF
唐代的致仕制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宏 《新闻世界》 2007年第4期44-44,共1页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历史上,唐代的致仕制度较有特色。
关键词 致仕制度 唐代 “致仕” 名称
下载PDF
古人写致仕诗:表达“无为不争”之意
3
作者 彭庆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I0002-I0002,共1页
古代官员称退休为“致仕”,意即辞职归家,或叫告老还乡。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一般致仕年龄约为70岁,患疾则可提前。很多人会作致仕诗以表达各不相同的心境。北宋年问苏州太守孙冕的《书苏州厅壁》云:“人生七... 古代官员称退休为“致仕”,意即辞职归家,或叫告老还乡。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一般致仕年龄约为70岁,患疾则可提前。很多人会作致仕诗以表达各不相同的心境。北宋年问苏州太守孙冕的《书苏州厅壁》云:“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仕” 无为 古人 苏州 心境
下载PDF
说“致仕”(上)
4
《奋斗》 2007年第9期59-59,共1页
几年前,上海一位语文大家金文明先生.针对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两部文集的文史差错作了批评与考辨.集结成书《石破天惊逗秋雨》,一时洛阳纸贵。金先生在自序中说:“余先生的两部文集不过几十万字.其中的文史差错竞达... 几年前,上海一位语文大家金文明先生.针对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两部文集的文史差错作了批评与考辨.集结成书《石破天惊逗秋雨》,一时洛阳纸贵。金先生在自序中说:“余先生的两部文集不过几十万字.其中的文史差错竞达一百多处。如果换上了我.一定会有‘石破天惊’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仕”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余秋雨 文史 文集 考辨
原文传递
说“致仕”(下)
5
作者 尚志发 《奋斗》 2007年第10期59-59,共1页
金国实行六十岁退休制度是确实的。其原因也许很复杂.但最重要的是金国是处于国家转型时期,一些年迈老臣,固守祖制.妨碍国家的改革图强。六十致仕制度的实行,基本上可以使金太祖、太宗朝的老臣都“告老还乡”了。如果我们认真研究... 金国实行六十岁退休制度是确实的。其原因也许很复杂.但最重要的是金国是处于国家转型时期,一些年迈老臣,固守祖制.妨碍国家的改革图强。六十致仕制度的实行,基本上可以使金太祖、太宗朝的老臣都“告老还乡”了。如果我们认真研究金世宗朝的这一改革.肯定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仕” 退休制度 转型时期 致仕制度 金世宗 改革 太宗
原文传递
古代的“致仕”
6
作者 夏雪 《老人世界》 2009年第11期38-39,共2页
退休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各级官员进行,所以古代退休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致仕”的本义是... 退休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各级官员进行,所以古代退休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致仕”的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仕” 古代 退休制度 “官本位” 政治制度 官员 中国
原文传递
“致仕”引发的“战争”
7
作者 刘洪清 《中国社会保障》 2015年第7期57-57,共1页
古代官员辞职退休、告老还乡有“悬车”“乞骸骨”等称谓。其实,还有一个“致仕”的称谓更引人关注。“致仕”一词本来默默无名,2003年因为金文明和余秋雨关于“致仕”一词的口诛笔伐而声名鹊起,后来引致许多学界名流乃至草根网友加... 古代官员辞职退休、告老还乡有“悬车”“乞骸骨”等称谓。其实,还有一个“致仕”的称谓更引人关注。“致仕”一词本来默默无名,2003年因为金文明和余秋雨关于“致仕”一词的口诛笔伐而声名鹊起,后来引致许多学界名流乃至草根网友加入论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仕” 战争 余秋雨 称谓 还乡
原文传递
“退休”与“致仕”
8
作者 高月夏 《语文月刊》 2011年第4期46-46,共1页
退休,是退出工作岗位休息的意思。自古以来的退休都有一定的标准,也享有一定的待遇。在我国古代,只有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退休,一般老百姓是没有这个福分的,因而古代不说退休,而叫“致仕”。
关键词 “致仕” 退休 工作岗位 老百姓 古代
原文传递
“入仕”当自律,“致仕”不逾矩
9
作者 萧惑之 李春晓(图) 《中关村》 2011年第2期46-46,共1页
"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重在"所欲不逾矩"。这是往往易被"老干部"忽略的几个字。
关键词 “致仕” 自律 老干部 忽略
原文传递
"致仕"与约定俗成
10
作者 李柳宁 《阅读与写作》 2004年第10期21-22,共2页
今年某大学古籍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中,一篇论文出现了某作家经过努力读书走上了“致仕”之路,在场的一位评委质疑:“致仕”到底指的是获取官职,还是辞去官职之意?此处显然指的是前者,而按基本的古文知识则应是后者。
关键词 “致仕” 古代文化 文学创作 中学 语文
下载PDF
说“致仕”
11
作者 王学钧 《语文月刊》 2003年第12期17-18,共2页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许多"古雅的现代词"。它们由古代汉语直接进入现代汉语,虽经时代和文化变迁,但含义至今未变。"致仕"就是其中一例。 "致仕"一词在先秦就已出现。它在古代汉语里,原是"辞官退居&quo...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许多"古雅的现代词"。它们由古代汉语直接进入现代汉语,虽经时代和文化变迁,但含义至今未变。"致仕"就是其中一例。 "致仕"一词在先秦就已出现。它在古代汉语里,原是"辞官退居",即"告老还乡"之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退休"。如《汉书》卷七十二《两龚(龚胜、龚舍)传》说:"盖闻古者有司年至则致仕,所以恭让而不尽其力也。"意为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退休,就是对老人的恭敬,不使他干到精疲力尽。又如《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六《卫立鼎传》:"立鼎,字慎之,……以年老致仕归。" "年老致仕归"即年老退居回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演变 “致仕” 词义 用法
原文传递
古代官员的政治余热
12
作者 夏炎 《决策探索》 2011年第8期70-71,共2页
古人把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来讲,官员退下来后,其身份与在职时发生了巨大变化。通俗地讲,就是退休后的官员是一个无职无权的自由人。但是,古代官员退休后的身份却不可与没做过官的老百姓同目而语。因为他曾经是官,便有了官... 古人把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来讲,官员退下来后,其身份与在职时发生了巨大变化。通俗地讲,就是退休后的官员是一个无职无权的自由人。但是,古代官员退休后的身份却不可与没做过官的老百姓同目而语。因为他曾经是官,便有了官的履历、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因此,退下来的官回到地方,表面上看,他无职无权,却是一个可以对中央及地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物。在古代,大部分官员退休后,一般都过着悠闲的生活。但是,还有一些官员虽然身退,却依然心系国家和百姓,凭借着个人能力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 古代 余热 政治 社会影响力 “致仕” 地方社会 个人能力
下载PDF
唐代退休官员生活面面观
13
作者 王宏 《江淮法治》 2007年第04S期62-62,共1页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致仕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吐故纳新的重要出口渠道,是官吏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周是致仕制度的萌芽时期,尚未达到形成制度的水平。在秦汉时期逐渐形成风气...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致仕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吐故纳新的重要出口渠道,是官吏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周是致仕制度的萌芽时期,尚未达到形成制度的水平。在秦汉时期逐渐形成风气,官员致仕后获得经济和政治待遇,但仍然比较松散。隋唐时期,逐步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致仕制度,特别是唐代的致仕制度较之以往历代都要完备,保障体系更加可靠。唐之后的宋元明清,大体沿袭隋唐,仅在条款规定上更加具体而富于变化罢了。本文从唐代官员致仕后的生活情况可以看出唐代致仕制度的规范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情况 唐代 官员 退休 “致仕” 致仕制度 隋唐时期 正常运转
下载PDF
古代的退休制度
14
作者 高宗达 《新闻世界》 2007年第4期44-44,共1页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主要对象是政府官员,那时叶“致仕”。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致仕制度。唐代,官员退休以后,五品以上官吏可得一半俸禄,有功之臣,由皇帝批准也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赐予田地,可以养老。
关键词 退休制度 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 政府官员 “致仕” 致仕制度 俸禄 官吏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
15
作者 谢宪 《共产党员》 2010年第11期57-57,共1页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文雅的称谓叫“致仕”,即“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此外,还有“致事”、“致政”等雅称。
关键词 退休制度 官员 古代 中国 “致仕” 官职
下载PDF
古人退休不比今人早
16
作者 胡胜盼 《共产党员(下半月)》 2015年第7期55-55,共1页
在今人眼中,古人貌似没有退休一说。其实不然,古人也退休,而且退休年龄不比现代人早。古人一般称退休为“致仕”或“致事”,也叫“致政”等。《尚书》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礼记》中也说:“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 在今人眼中,古人貌似没有退休一说。其实不然,古人也退休,而且退休年龄不比现代人早。古人一般称退休为“致仕”或“致事”,也叫“致政”等。《尚书》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礼记》中也说:“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关于退休年龄,明代之前规定为70岁,明清调整为60岁。在古代,其实只有官吏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退休。官吏到了退休年龄,必须要向皇帝呈上申请退休的奏折,皇帝批复同意后才能离开工作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古人 “致仕” 《尚书》 《礼记》 工作岗位 现代人 官吏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
17
作者 谢宪 《决策与信息》 2009年第4期66-66,共1页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此外,还有“致事”、“致政”等雅称。
关键词 退休制度 古代 中国 “致仕”
下载PDF
古人的“延迟退休”
18
《江淮法治》 2017年第4期40-40,共1页
“延迟退休”并不是新发明新创造,古已有之。古代的退休只限于各级官员,叫做“致仕”,也有叫“致事”或“致政”的。官员退休制度从周代就已经形成。《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就是说大夫这个级别的官员七十岁就可回... “延迟退休”并不是新发明新创造,古已有之。古代的退休只限于各级官员,叫做“致仕”,也有叫“致事”或“致政”的。官员退休制度从周代就已经形成。《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就是说大夫这个级别的官员七十岁就可回家颐养天年了。周公旦在辅佐周成王长大后退休,天子没让他回封地鲁国,而是让他居住在洛邑,享受最高的礼遇,并把打理鲁国的事务交给了他的儿子伯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古人 “致仕” 退休制度 官员 致事 大夫 鲁国
下载PDF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
19
作者 谢宪 《武汉文史资料》 2013年第6期50-51,共2页
退体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出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各级官员进行,所以古代退体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体制度。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 退体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出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各级官员进行,所以古代退体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体制度。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古代 中国 “官本位” “致仕” 官员 退休 官职
下载PDF
我等不到了
20
作者 朱小海 《现代苏州》 2015年第3期112-112,共1页
这个题目来自于余秋雨201O年的自传。我将那本书称之为余大师气急之下大失风度的失败之作。最近几年,大家伙儿都喜欢对余大师冷嘲热讽,要么戏谑为“文化口红”,要么直斥为“文革余孽”,反正有事没事拿他打个趣。实事求是讲,能一眼... 这个题目来自于余秋雨201O年的自传。我将那本书称之为余大师气急之下大失风度的失败之作。最近几年,大家伙儿都喜欢对余大师冷嘲热讽,要么戏谑为“文化口红”,要么直斥为“文革余孽”,反正有事没事拿他打个趣。实事求是讲,能一眼看出“致仕”这类错误的有识之士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起哄架秧子,我就属于这个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致仕” 余秋雨 大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