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使”类兼语句的汉外对比与习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冰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6-130,共5页
“致使”类兼语句是国际中文教学的代表性句式之一,在句法结构层面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是致使动词可以相互替换且句义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在语义结构层面的特征是具有双重语义结构,且句中的致事和结果分别具有[-自主性][+使因性]和[-可控性][... “致使”类兼语句是国际中文教学的代表性句式之一,在句法结构层面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是致使动词可以相互替换且句义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在语义结构层面的特征是具有双重语义结构,且句中的致事和结果分别具有[-自主性][+使因性]和[-可控性][+变化性]的语义特征。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致使”类兼语句的偏误主要表现在句式误用、成分误加、成分遗漏和成分误用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使”类兼语句 句式特征 汉外对比 偏误分析
下载PDF
浅析动态HAVE的句法语义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松松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1-54,共4页
具体探讨了仅仅局限于英语而在其它语言中难觅踪影的一种HAVE用法——动态(dynamic)HAVE。运用HAVE分解法,分析"致使"和"经历"HAVE的句法语义特征发现:动态HAVE动词构成了词项语义丰富的复杂谓词。诸如此类的动词... 具体探讨了仅仅局限于英语而在其它语言中难觅踪影的一种HAVE用法——动态(dynamic)HAVE。运用HAVE分解法,分析"致使"和"经历"HAVE的句法语义特征发现:动态HAVE动词构成了词项语义丰富的复杂谓词。诸如此类的动词从它们的句法功能而不是词汇语义特征获得释义。它们的语义解释取决于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HAVE “致使”have “经历”HAVE HAVE分解法
下载PDF
现代汉语“使”字句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魏会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5期42-43,共2页
本文结合认知理论对“使”字句的语义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使”字句表层句法结构是致使义深层语义结构的“直接映射”:并对“使”字句的语义特征进行考察,发现绝大部分“使”字句具有【-动态性】、【-自主性】和【+已然性】的特征。
关键词 “使”字句 “致使 【-动态性】 【-自动型】 【+已然性】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假性双及物构式探究——以“S+V(了)+N+NC”为例
4
作者 裴蓓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56-61,共6页
"S+V(了)+N+NC"是一个假性双及物构式。该构式与双及物构式在句法、语义、语用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是一个"致使—结果"构式,其构式义为施事发出某个动作,对受事造成某种非可控、非自主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如意结果。
关键词 假性 双及物 “致使—结果”构式
下载PDF
上古汉语“方式+结果”动词研究
5
作者 王先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18,共7页
通过词义、句法语义和音义匹配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上古汉语中存在一些“方式+结果”动词,包括表致死义的“弑”类动词,表断折义的“截、斩、拉”,表分离义的“剖”,表使出义的“抉”,以及通过音变构词派生出的“贯_(去)、染_(去)”... 通过词义、句法语义和音义匹配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上古汉语中存在一些“方式+结果”动词,包括表致死义的“弑”类动词,表断折义的“截、斩、拉”,表分离义的“剖”,表使出义的“抉”,以及通过音变构词派生出的“贯_(去)、染_(去)”。这些动词所处的语义场中通常存在一个作为上位词的“致使+结果”动词,且在上古汉语中都没有相配的表状态变化的不及物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致使+结果”动词 “方式+结果”动词 方式/结果互补
下载PDF
崇阳方言的“把得”被动句 被引量:2
6
作者 祝敏 《华中学术》 CSSCI 2018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崇阳方言'把得'被动句具有句式单一、强施动性和拂意性等特点。另外,被动标记'把得'在崇阳方言中兼具'给予'义、'致使'义、'被动'义和'换做'义,其演变的关键在于'把得'单宾语... 崇阳方言'把得'被动句具有句式单一、强施动性和拂意性等特点。另外,被动标记'把得'在崇阳方言中兼具'给予'义、'致使'义、'被动'义和'换做'义,其演变的关键在于'把得'单宾语给予句的句法特征和'把得'的'致使'义语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阳方言 被动句 “把得” “给予”义 “致使”义
原文传递
再谈“野人与之块”
7
作者 王宇航 刘洪波 《汉字文化》 2020年第17期65-71,共7页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史实,后人对其中一句"野人与之块"的理解颇有争议。文章赞同"土块说"。文章是从字形探讨"凷"之本义;对"凷"与"蒉"何为本字进...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史实,后人对其中一句"野人与之块"的理解颇有争议。文章赞同"土块说"。文章是从字形探讨"凷"之本义;对"凷"与"蒉"何为本字进行阐述;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有关语句进行形式与意义的解读;探寻语境中"凷"的合理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凷”与“蒉” 双及物构式 “致使—移动”构式 语境考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