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赫金论“苏格拉底对话”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涵之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8,共7页
巴赫金有关"苏格拉底对话"的论述是直接服务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裁和情节布局特点的描摹。"苏格拉底对话"作为言语体裁的一种,它在思想、对话、形象等要素上奠定了"庄谐体"的基础且与小说发展史上... 巴赫金有关"苏格拉底对话"的论述是直接服务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裁和情节布局特点的描摹。"苏格拉底对话"作为言语体裁的一种,它在思想、对话、形象等要素上奠定了"庄谐体"的基础且与小说发展史上"狂欢体"线索密切相连。论文从"苏格拉底对话"与言语体裁、"苏格拉底对话"与思想形象、"苏格拉底对话"的狂欢式感受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一言语体裁与"狂欢体"线索相连的原因,着重探讨了其内在的"对话"属性,从而指出构成思想形象的前提在于对话关系对个别声音、个别意识的明确,个别声音、个别意识对于对话关系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对话” 言语体裁 思想形象
原文传递
道德教育中“对话”的式微及其重建
2
作者 朱辉煌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对话"作为探求德性真理的形式与方法在东西方皆有其渊源,在形式上,苏格拉底通过诘问、辩论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德性真理,孔子则以先知者的角色与弟子们针对道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丰富生动的探讨。"对话"的式微... "对话"作为探求德性真理的形式与方法在东西方皆有其渊源,在形式上,苏格拉底通过诘问、辩论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德性真理,孔子则以先知者的角色与弟子们针对道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丰富生动的探讨。"对话"的式微是道德教育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通过在道德教育领域运用以"苏格拉底式对话"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重建"对话"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教育 “苏格拉底对话” 案例教学法 “Socratic dialogu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