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钱学森之问”:话语指向、机制纠偏及践履路径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汪长明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
-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4,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度思政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研究”(DFY-LL-2021009)的成果之一。
-
文摘
逻辑指向上,“钱学森之问”隐含阶段论、主体论、目标论、特色论、规律论五重语义范畴。以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解惑”为核心归纳的师道尊严导致知识受体探索欲稀释--教师角色之“困”,以现代大学学分制为技术尺度的“过度教育”导致知识受体产生知识依赖--教育供给之“误”,以知识转移障碍为效能壁垒的知识变异导致教育资源流失--教学效能之“碍”,三者在高等教育场域的交互叠加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语境下的“范式悖论”,出现培养目标与机制供给错位。破解“钱学森之问”,“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有赖:情感层,摒弃基于教师课堂话语霸权及其社会认知之师道传统,实现解惑权双主体化;思想层,弘扬以自由和创新为核心内涵的大学精神,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知识层,改革大学课程体系,抑制“过度教育”,提倡“教学节制”。概言之,超越“范式悖论”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根本路径。
-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范式悖论”
科技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改革
科学精神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