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局图注意力元路径异构网络的药物-疾病关联预测
1
作者 郁湧 杨雨洁 +2 位作者 李虓晗 高悦 于倩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83,共8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全局图注意力元路径异构网络模型(MHNGA)来进行药物-疾病关联预测。首先,收集整理药物和疾病数据,将已知的药物-疾病关联、药物相似性、疾病相似性构建为一个异构网络;其次,引入多个基于元路径的子图,使用图注意力神经网... 提出了一个基于全局图注意力元路径异构网络模型(MHNGA)来进行药物-疾病关联预测。首先,收集整理药物和疾病数据,将已知的药物-疾病关联、药物相似性、疾病相似性构建为一个异构网络;其次,引入多个基于元路径的子图,使用图注意力神经网络提取这些子图的邻居节点的特征,并且通过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来增强特征;最后,通过十折交叉验证的评估,MHNGA取得了93.5%的精确召回曲线下的面积和99.4%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图 药物-疾病关联 预测 图注意力神经网络 元路径
下载PDF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的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治疗2型糖尿病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分析
2
作者 孟祥祺 张春玲 +4 位作者 贾耀霞 雷锦杰 夏阳淼 谭睿 余凌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9-493,共15页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灌胃给药后大鼠入血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盐炙在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生知母-生黄柏药对、盐知母...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灌胃给药后大鼠入血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盐炙在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生知母-生黄柏药对、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2次,中间间隔1 h,末次给药60 min后腹主动脉取血,用甲醇沉淀蛋白法处理后复溶,采用色谱柱Shim-pack GIST C 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B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500。结合数据库二级谱图及文献,分析鉴定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的入血成分。检索2型糖尿病疾病靶点,对入血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AutoDock软件对筛选出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验证实验以HepG2细胞为实验对象,胰岛素联合高糖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CCK8法检验盐炙前后知母-黄柏药对对细胞增殖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生知母-生黄柏药对水提液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5种原型成分,1个芒果苷代谢成分。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7个原型成分,1个芒果苷代谢成分。盐炙后入血成分中芒果苷、小檗碱、3-异丁基戊二酸等成分含量较生品高。KEGG和GO结果显示,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与RNA聚合酶的转录调控、炎症反应、AGE-RAGE、PI3K-AKT、胰岛素抵抗等通路有关。细胞实验表明盐炙前后知母-黄柏药对可以上调p-PI3K/PI3K、p-AKT/AKT、GLUT4蛋白表达,且盐炙组效果优于生品组。结论初步阐释了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入血成分,阿魏酸、小檗碱、小檗红碱、芒果苷与mTOR、SIRT1、EGFR、PPARA等可能是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后增强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PI3K-AKT等相关通路的作用,为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黄柏药对 盐炙 血清药物化学 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验证
下载PDF
自适应球形演化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一迪 温自豪 +2 位作者 任富香 李诗音 唐德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9-994,共6页
相较于传统药物的研发,药物-靶标的预测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加快研发进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数据集平衡度低、预测精确率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自适应球形演化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方法ASEKELM(self-Adaptive Spherical E... 相较于传统药物的研发,药物-靶标的预测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加快研发进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数据集平衡度低、预测精确率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自适应球形演化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方法ASEKELM(self-Adaptive Spherical Evolution based on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该方法根据结构相似的药物与靶标更易存在相互作用的原理筛选出高置信度的负样本;并且为了解决球形演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利用搜索因子历史记忆的反馈机制及群大小线性递减的策略(LPSR),实现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平衡,提高算法的寻优能力;然后利用自适应球形演化算法对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参数进行优化。在基于黄金标准的数据集上将ASEKELM与NetLapRLS(Network Laplacian Regularized Least Square)、BLM-NII(Bipartite Local Model with Neighbor-based Interaction profile Inferring)等算法进行对比,验证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酶(E)、G-蛋白偶联受体(GPCR)、离子通道(IC)和核受体(NR)数据集中,ASE-KEL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与PR曲线下面积(AUPR)均优于对比算法;且基于DrugBank等数据库,ASE-KELM在预测新药物-靶标对的验证过程中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搜索 核极限学习机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药物发现 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症状-药物网络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症药对应关系及机制
4
作者 孙梓宜 王天琳 +4 位作者 贠张君 林建国 孙晓宁 段锦龙 姚魁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729-1737,共9页
目的:探讨当代医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验案中的驱动型药物及症状-药物的对应关系,并借助网络药理学揭示相关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与维普数据库中当代医家以中药方剂治疗CHF的有效临床验案。验案中包含... 目的:探讨当代医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验案中的驱动型药物及症状-药物的对应关系,并借助网络药理学揭示相关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与维普数据库中当代医家以中药方剂治疗CHF的有效临床验案。验案中包含的中医四诊信息及中药处方利用FangNet平台进行驱动型药物的筛选及“症状-药物”网络的构建。进一步借助网络药理学构建“药物-成分-症状-疾病-靶点”网络,揭示药物干预疾病症状的相关机制。结果:共获得226例临床验案,涉及268味药物,其中23味为驱动型药物。“症状-药物”网络包含下肢肿胀、水肿、胸闷、气喘、气短、尿少等38个CHF常见症状;与茯苓、黄芪、白术、附子、丹参、桂枝等10味驱动型中药的对应关系。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了“症状-药物”网络中胸闷对应的丹参、葶苈子“药物-成分-症状-疾病-靶点”网络,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丹参酮ⅡA为筛选出的关键成分,G1/S期特异性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A)、转录因子Jun(JUN)、蛋白激酶B1(AKT1)、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Myc原癌蛋白(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为筛选的关键靶点。富集分析显示,丹参、葶苈子改善CHF病人胸闷症状的机制可能涉及凋亡信号通路的负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复合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肿瘤抑制基因p53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结论:基于FangNet平台构建了当代医家治疗CHF验案集合的“症状-药物”网络,发掘了CHF常用药物与疾病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丹参、葶苈子改善胸闷的机制可能涉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药物”网络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预测
5
作者 张明香 顾海明 于彬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和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机制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预测方法SA-BiLSTM。首先,利用FP3指纹、MACCS指纹、Pubchem...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和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机制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预测方法SA-BiLSTM。首先,利用FP3指纹、MACCS指纹、Pubchem指纹和PaDEL分子描述符对药物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其次,使用套索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方法消除对分类无关的特征,并利用重复编辑最近邻(repeated edited nearest neighbors,RENN)方法对数据进行平衡处理,得到最优特征向量。最后,将最优特征向量输入结合自注意力机制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分类器预测DDIs。基于五折交叉验证,同时与其它预测方法进行比较,本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获得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为了综合评价SA-BiLSTM的性能,对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网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A-BiLSTM表现出优秀的预测能力,可以为DDIs的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特征提取 重复编辑最近邻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模式下疾病管理网络在产妇围生期抑郁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宋卓玲 朱君 张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761-765,共5页
目的观察“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模式下疾病管理网络在产妇围生期抑郁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濮阳市中医医院分娩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与网络干预组,各80例,常规干预组接受常规干预,网络管理... 目的观察“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模式下疾病管理网络在产妇围生期抑郁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濮阳市中医医院分娩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与网络干预组,各80例,常规干预组接受常规干预,网络管理组接受“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模式下疾病管理网络干预,两组患者均从产前干预至产后3个月。比较产后1周、产后3个月时两组产妇抑郁情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家庭功能[中文版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初产妇角色转变量表)、母婴互动情况[婴儿喂哺评估量表(NCAFS)]。结果产后3个月时,两组产妇EPDS、FAD评分较产后1周时降低,且网络干预组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产妇初产妇角色转变量表、NCAFS评分较产后1周时升高,且网络干预组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模式下疾病管理网络用于产妇围生期抑郁干预中,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症状,并提高产妇家庭功能,促进产妇适应母亲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 疾病管理网络 产妇 抑郁 母亲角色适应
下载PDF
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中国物质使用障碍疾病负担及预测研究
7
作者 毕慧 马丹华 +2 位作者 许桂丽 华云鹏 邢亮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60-769,共10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物质使用障碍(SUD)的发病和疾病负担情况,评估不同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SUD疾病负担的影响,并预测2020—2034年SUD的疾病负担情况,为SUD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通过发病率、过...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物质使用障碍(SUD)的发病和疾病负担情况,评估不同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SUD疾病负担的影响,并预测2020—2034年SUD的疾病负担情况,为SUD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通过发病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等指标描述疾病负担,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SUD标化发病率、标化DALYs率的变化趋势,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探讨SUD发病率及疾病负担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SUD的发病率及疾病负担趋势进行拟合,同时预测2020—2034年SUD的发病率及疾病负担。结果1990—2019年中国苯丙胺类药物[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0.9%]、可卡因(AAPC=-0.5%)SUD标化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P<0.001),大麻(AAPC=0.9%)SUD标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01),阿片类药物SUD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P>0.05)。这4种SUD造成的DALYs率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AAPC_(苯丙胺类药物)=-2.2%、AAPC_(可卡因)=-1.5%、AAPC_(大麻)=-1.0%、AAPC_(阿片类药物)=-1.0%,P<0.001)。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结果显示,苯丙胺类药物、可卡因、大麻、阿片类药物SUD的发病峰值均在25~30岁组。大麻SUD造成的DALYs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而苯丙胺类药物、可卡因类、阿片类药物SUD的DALYs率分别在25~29岁、30~34岁、35~39岁组达到峰值。时期结果显示,苯丙胺类药物、可卡因、大麻SUD的发病风险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阿片类药物SUD发病风险呈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又升高的趋势。出生队列效应结果显示,苯丙胺类药物、可卡因、阿片类药物SUD的发病风险除个别出生队列出现小幅度波动外,整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苯丙胺类药物、可卡因、阿片类药物SUD造成的DALYs率风险整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大麻SUD造成的DALYs率风险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4年苯丙胺类药物、可卡因、阿片类药物SUD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大麻SUD的发病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归因于苯丙胺类药物、可卡因、大麻及阿片类药物SUD的DALYs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中国SUD疾病负担未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发病率和疾病负担均不同程度地受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及队列效应的影响,早期预防和有效干预是控制SUD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滥用 物质使用障碍 疾病负担 趋势分析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连-升麻药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学机制探讨
8
作者 姜皓曦 董君莹 +2 位作者 王珂 余轶群 史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4-163,169,共11页
[目的]探讨黄连-升麻药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现代药理机制,分析可能存在的中医治法相关疗效因素,进一步指导中医临床辨治。[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 [目的]探讨黄连-升麻药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现代药理机制,分析可能存在的中医治法相关疗效因素,进一步指导中医临床辨治。[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药物成分及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Human 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GeneCards)等检索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采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以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PPI网络图并筛选出核心靶点,上传至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网络图,利用AutoDock 4.2.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采用PyMOL软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采用脊柱两侧注射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构建RAU大鼠模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各组大鼠口腔组织中核心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得到黄连、升麻活性成分共19个,靶点191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27个,药对干预RAU核心靶点23个,并依据连接度筛选出7个最关键的靶点,核心通路为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有效成分豆甾醇与各关键靶点均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发现,该药对可有效减少大鼠口腔溃疡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关键靶点表达明显更高(P<0.05);高剂量组靶点的mRNA相对表达和口腔溃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结论]黄连-升麻药对治疗RAU的分子机制,与其抗炎、保护口腔黏膜、调节免疫等作用有关,而相关的中医疗效机制涉及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托毒敛疮生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升麻 复发性口腔溃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靶点预测 药物机制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鉴定药物靶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金金 梁旭俊 +1 位作者 毕武 张鹏飞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75-282,共8页
药物靶标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特殊结构,它能与药物相互作用,促使药物发挥疗效。全面识别药物靶标对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副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靶标识别和鉴定技术,如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ctivity-based pro... 药物靶标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特殊结构,它能与药物相互作用,促使药物发挥疗效。全面识别药物靶标对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副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靶标识别和鉴定技术,如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ABPP)、以化合物为中心的化学蛋白质组学(compound-centric chemical proteomics,CCCP),需要对化合物小分子进行修饰,这可能会降低甚至改变药物分子的活性。因此,无需对药物分子进行化学修饰的技术,如药物亲和反应的靶标稳定(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细胞热位移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和热蛋白质组分析(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逐渐成为药物靶标研究的重要手段。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是鉴定药物靶标蛋白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药物靶标研究方法的应用,并对药物靶标鉴定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靶标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BPP) 以化合物为中心的化学蛋白质组学(CCCP) 药物亲和反应的靶标稳定(DARTS) 细胞热位移分析(CETSA) 热蛋白质组分析(TPP)
下载PDF
多源描述符融合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框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志兴 丁彦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2-793,共12页
识别药物靶标相互作用(DTI)是药物发现的一项关键任务,在虚拟筛选、药物重定位和识别药物副作用等领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传统的生物实验方法识别DTI通常昂贵且耗时,随着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已有许... 识别药物靶标相互作用(DTI)是药物发现的一项关键任务,在虚拟筛选、药物重定位和识别药物副作用等领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传统的生物实验方法识别DTI通常昂贵且耗时,随着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已有许多研究利用深度学习预测潜在的DTI。然而,先前的许多研究仅利用药物和蛋白的单视角特征预测DTI,忽视了多源描述符的潜在价值。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描述符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框架(DFDTI),充分利用药物和蛋白不同视角的结构信息。首先,通过全连接(FC)层为多源描述符生成低维表示;然后,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描述符对DTI预测的贡献度不同,利用通道注意力机制给予不同的描述符权重;此外,使用单层Transformer编码器增强描述符的特征表示;最后,拼接药物和蛋白的增强特征表示,并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DNN)中以预测DTI。实验结果表明,DFDTI能够有效融合不同类型的描述符,在3类评价指标上均优于该文中所有的基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红梅 郭真俊 张丽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18-325,共8页
阐述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问题的主要变体,并对各种变体的方法进行深入梳理与分析,对常用数据集进行整理与分析,最后对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进行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 数据集
下载PDF
基于结构深度网络嵌入方法的微生物-疾病关联关系预测
12
作者 陈亚丽 雷秀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4,共14页
了解微生物-疾病关联不仅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病机理,而且可以促进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深度网络嵌入的方法(NEMDA)来识别潜在的微生物-疾病关联。首先,通过整合人类微生物-疾病关联数据库(human microbe-disease associatio... 了解微生物-疾病关联不仅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病机理,而且可以促进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深度网络嵌入的方法(NEMDA)来识别潜在的微生物-疾病关联。首先,通过整合人类微生物-疾病关联数据库(human microbe-disease association database,HMDAD)和Disbiome数据库,扩大微生物和疾病的数量以及已知的微生物-疾病关联关系。接着,将结构深度网络嵌入用于提取微生物-疾病二分网络的特征,并且引入微生物功能相似性、微生物相互作用谱相似性和疾病语义相似性、基于症状的疾病相似性,分别作为微生物和疾病的生物学特征。然后,将这3个特征结合构成微生物-疾病对的特征,并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最后,通过五折交叉验证和案例分析来评估NEMDA的性能,在五折交叉验证下,NEMDA表现良好,预测性能高于KATZMDA、NCPHMDA、LRLSHMDA、PBHMDA、NTSHMDA和BRWMDA 6种比较方法。哮喘、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的案例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NEMDA预测性能良好,其是一个有效的预测微生物-疾病关联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疾病关联 微生物相似性 疾病相似性 结构深度网络嵌入 深度神经网络
下载PDF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平台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任浩然 邓博韬 +1 位作者 李建华 孝大宇 《现代计算机》 2023年第5期104-108,共5页
旧药新用是应对突发疾病的有效手段。利用计算技术筛选潜在的药物-靶标关联,有利于快速发现治疗疾病的候选药物。基于Matlab语言设计了一款药物-靶标预测平台,在标准数据集上运用网络一致性投影方法预测,分析了余弦相似性计算、高斯内... 旧药新用是应对突发疾病的有效手段。利用计算技术筛选潜在的药物-靶标关联,有利于快速发现治疗疾病的候选药物。基于Matlab语言设计了一款药物-靶标预测平台,在标准数据集上运用网络一致性投影方法预测,分析了余弦相似性计算、高斯内核相似性计算及Logistic变换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了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重定向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预测 平台
下载PDF
预测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异构网络嵌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文华 杨进 +2 位作者 唐德玉 韩芳芳 蔡永铭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8期30-35,共6页
药物-靶点相互作用(DTIs)预测是药物发现的重要过程。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生物数据的计算方法正高效率地加速这一过程。然而,这些方法大多忽略了靶标和药物的序列特征和异构性。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提出多重网络嵌入框架(MLB-NE... 药物-靶点相互作用(DTIs)预测是药物发现的重要过程。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生物数据的计算方法正高效率地加速这一过程。然而,这些方法大多忽略了靶标和药物的序列特征和异构性。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提出多重网络嵌入框架(MLB-NEDTP)的预测模型,首先分析序列特征,然后将融合的特征嵌入多层异质信息网络中,以提高预测性能。多个数据集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ATOMNET等最新模型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靶点相互作用 多层异构网络 序列分析 网络嵌入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靶标结合亲和力预测模型
15
作者 张茹 吴逸嘉 姚茹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23期80-82,87,共4页
药物-靶标结合亲和力(Drug-Target Affiinity,DTA)预测在药物发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DTA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药物靶标亲和力,但是仍存在单一形式的分子表征学习方法对分子学习不充分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靶标... 药物-靶标结合亲和力(Drug-Target Affiinity,DTA)预测在药物发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DTA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药物靶标亲和力,但是仍存在单一形式的分子表征学习方法对分子学习不充分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靶标结合亲和力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药物信息编码部分,采用图同构神经网络和多层感知器分别学习分子图和PubChem分子指纹信息,利用注意力机制丰富药物分子图信息;在靶标信息编码部分,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学习蛋白质序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药物-靶标亲和力(DTA)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演化蛙跳算法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
16
作者 陆行政 林畅然 +1 位作者 李智健 唐德玉 《现代计算机》 2023年第15期35-39,44,共6页
为建立一个高效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DTI)预测分类模型,针对预测DTI的常用模型传统支持向量机在参数选择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演化蛙跳算法(EFLA)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该算法在第一阶段用量子进化算子来实现局部搜索,第二阶段利用自适应特... 为建立一个高效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DTI)预测分类模型,针对预测DTI的常用模型传统支持向量机在参数选择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演化蛙跳算法(EFLA)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该算法在第一阶段用量子进化算子来实现局部搜索,第二阶段利用自适应特征向量进化算子实现全局搜索。实验结果表明:演化蛙跳算法在进行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实验中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群体智能 支持向量机 量子进化算子 演化蛙跳算法 自适应特征向量进化算子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药物-靶标亲和力预测算法
17
作者 邓海生 吴逸嘉 杨江海 《信息与电脑》 2022年第21期88-90,94,共4页
近年来,由于药物开发比较耗时,且常常伴有安全性问题,使用深度学习技术预测药物-靶标亲和力(Drug-Target Affiinity,DTA)成为一个有效的替代方案。基于此,提出采用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来有效捕获药物的结构信息,学习被表示成图的... 近年来,由于药物开发比较耗时,且常常伴有安全性问题,使用深度学习技术预测药物-靶标亲和力(Drug-Target Affiinity,DTA)成为一个有效的替代方案。基于此,提出采用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来有效捕获药物的结构信息,学习被表示成图的药物特征,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学习蛋白质特征。将所提出的方法分别在两个基准药物靶标结合亲和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并与已有的先进模型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GCN) 注意力机制 药物-靶标亲和力(DTA)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异质信息网络元路径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懿鸣 欧阳纯萍 +1 位作者 刘永彬 胡富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4,共8页
提出一种融合元路径信息的图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GMDTI)。首先根据8个数据集中的药物、靶标、疾病和副作用数据以及它们之间的8种作用关系,构建药物-靶标异质信息网络(HIN);然后定义两条元路径来捕获药物-靶标HIN... 提出一种融合元路径信息的图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GMDTI)。首先根据8个数据集中的药物、靶标、疾病和副作用数据以及它们之间的8种作用关系,构建药物-靶标异质信息网络(HIN);然后定义两条元路径来捕获药物-靶标HIN中的不同子结构信息和不同节点间隐藏的语义信息,并应用图神经网络的方法聚合节点的一阶邻居信息和元路径中节点间的语义信息;最后利用端到端的学习方法完成DTIs预测。该方法同时考虑药物-靶标HIN的结构特性和元路径语义信息,有助于学习到更多潜在的药物-靶标作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GMDTI的预测准确率高于所有基线模型,AUC达到98.6%,AUPR达到94.5%。同时通过调整数据的稀疏度和降噪实验,证明GMDTI具备优于所有基线模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 图神经网络 异质信息网络 元路径 特征表示
下载PDF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19
作者 丁雪茹 刘慧敏 +2 位作者 何晓东 李华 李志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21-730,共10页
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有急性加重风险的症状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经济性。方法基于IMPACT研究中国亚组数据构建4个健康状态的Markov模型,循环周期设定为3个月,模型模拟期限11年,通过已发表文献获... 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有急性加重风险的症状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经济性。方法基于IMPACT研究中国亚组数据构建4个健康状态的Markov模型,循环周期设定为3个月,模型模拟期限11年,通过已发表文献获得临床疗效、健康收益及成本数据。健康产出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以3倍我国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意愿支付阈值,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法评价氟替美维的经济性,并采用情境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稳健性。结果与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相比,氟替美维治疗有急性加重风险的症状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节省成本8118.66元,同时可以增加0.00006 QALYs,氟替美维具有经济学优势。与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相比,氟替美维治疗多支付了2784.41元,且少获得0.00045 QALYs,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更具经济性。情境分析结果进一步确定了模型的稳健性。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氟替美维每周期药品成本下降至637.29元时,在3倍我国2023年人均GDP的意愿支付阈值下,氟替美维具有经济学效益。结论对于有急性加重风险的症状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氟替美维较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更具经济性;而与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相比,氟替美维在适当降价后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替美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MARKOV模型 成本-效用分析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GABAergic网络在神经发育和脑疾病中对髓鞘再生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范晓迪 张业昊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6,共6页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形成和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形成和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GABAergic突触及其网络调控对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及髓鞘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该文总结了近些年关于GABA及其受体在少突胶质细胞谱系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GABAergic中间神经元与OPCs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介导髓鞘形成的网络调控和未来潜在的候选药物的研究。基于此了解控制OLs分化机制对于确定促进髓鞘修复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围绕GABAergic的研究可能对开发脱髓鞘疾病的新型修复疗法具有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GABA能网络 少突胶质细胞 中间神经元 髓鞘再生 神经发育与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