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萌”故我在:兽迷角色扮演的游戏狂欢实践逻辑及动因分析
1
作者 谭钧文 董云龙 《新闻世界》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近年来兽迷亚文化兽装展演逐渐“出圈”,其呈现特定行为逻辑与动因。本文引用游戏本体论,对兽装展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该过程不仅是游戏实践的过程,更是兽迷们通过穿着“萌”的、理想化的兽装等策略来实现自我的释放及情感表达,从而勾... 近年来兽迷亚文化兽装展演逐渐“出圈”,其呈现特定行为逻辑与动因。本文引用游戏本体论,对兽装展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该过程不仅是游戏实践的过程,更是兽迷们通过穿着“萌”的、理想化的兽装等策略来实现自我的释放及情感表达,从而勾勒出游戏狂欢式图景并建构了游戏与“萌”文化实践的密切关联。考察近年Cosplay文化中的兽装展演,可以更好地关照青年亚文化的集体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文化 兽迷文化 角色扮演 情感实践 游戏实践
下载PDF
中国青春电影中“萌”元素对大学生的美育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伟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萌”元素在中国青春电影中的发展呈现出本土化的流变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它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概括为“萌”元素的硬植入“、萌”元素的内化和“萌”元素的本土化三个基本特征。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以“萌”元素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 “萌”元素在中国青春电影中的发展呈现出本土化的流变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它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概括为“萌”元素的硬植入“、萌”元素的内化和“萌”元素的本土化三个基本特征。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以“萌”元素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和青春电影的重要欣赏群体,二者的结合演绎既给大学生带来了积极的美育价值,同时也存在负面的消极影响。应该辩证性地看待青春电影中“萌”元素对大学生美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严肃对待这一文化现象的美育影响的同时也无需过度焦虑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全方位多途径的美育教育下,“萌”文化难以撼动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春电影 “萌”元素 二次元文化 大学生美育
下载PDF
基于情感化交互的“萌”文化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具有情感互动性的玩具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通过探讨情感化交互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得到了情感化交互原则。并以此为理论根据,提取“萌”文化元素,提出情感化交...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具有情感互动性的玩具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通过探讨情感化交互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得到了情感化交互原则。并以此为理论根据,提取“萌”文化元素,提出情感化交互与“萌”文化相结合的儿童玩具设计方法和实现策略。最后以儿童抓娃娃机设计为应用案例,探索出情感化交互与“萌”文化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潜力,为儿童玩具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交互 “萌”文化 儿童玩具设计
下载PDF
汉语网络流行语“萌”语义演变及认知机制探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白解红 王莎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萌"从日语"燃え"和"萌え"到汉语"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探究汉日同形汉字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是概念隐喻和... 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萌"从日语"燃え"和"萌え"到汉语"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探究汉日同形汉字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是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过程,汉日网民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推动汉字的意义不断演变,使得汉日同形汉字具有共同特征;受制于本土社会文化等因素,同形汉字语义演变轨迹在汉日语境下也经常产生偏离,成为汉日同形汉字的语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日语 网络“萌” 语义演变 认知机制
下载PDF
基于“萌”文化现象的创意文具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采莲 李婷 周丽娜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萌"文化现象与桌面文具自身要素相结合的"萌文具"设计策略和创意表达方式。方法通过分析我国文具行业的发展状况,"萌"文化对文具用品设计的影响和意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 目的研究"萌"文化现象与桌面文具自身要素相结合的"萌文具"设计策略和创意表达方式。方法通过分析我国文具行业的发展状况,"萌"文化对文具用品设计的影响和意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对萌系列产品的消费心理和情感需求,研究了"萌"文化下针对不同人群、表达形式以及精神内涵的产品设计策略。结论对"萌"文化现象下的创意文具设计策略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文化 创意文具 设计策略
下载PDF
政治传播中的“萌”宣传现象探讨——以“群众路线”系列动漫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正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近年来,以动漫等为代表的"萌"宣传已经成为中国官方开展政治传播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群众路线"系列动漫为个案,探讨其在政治内容表达、形象塑造和语言运用方面展示出的"萌"特色,以及"萌"宣... 近年来,以动漫等为代表的"萌"宣传已经成为中国官方开展政治传播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群众路线"系列动漫为个案,探讨其在政治内容表达、形象塑造和语言运用方面展示出的"萌"特色,以及"萌"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萌"宣传的成功对当前的政治传播具有启发性,也提醒我们在年轻的网民中进行传播,一定要有"萌"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虎”动漫 “萌”宣传
下载PDF
“萌”意何来:“感觉自己萌萌哒”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应珂 余斌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9期124-125,共2页
"感觉自己萌萌哒"一语作为泛娱乐化的表达,值得思量。周作人在《苦茶庵笑话集》序言里提到:"中国现时似乎盛行‘幽默’,这不是什么吉兆。帝俄时代一个文人说,讽刺是奴隶的言语。"流行语具有自成一体的语言符号系统... "感觉自己萌萌哒"一语作为泛娱乐化的表达,值得思量。周作人在《苦茶庵笑话集》序言里提到:"中国现时似乎盛行‘幽默’,这不是什么吉兆。帝俄时代一个文人说,讽刺是奴隶的言语。"流行语具有自成一体的语言符号系统,以特殊逻辑而运作。本文对"萌"、日语"萌え""萌萌哒"到微博话题"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流行趋势进行梳理,从语言学角度的语义、结构、语用视角对"感觉自己萌萌哒"一语分析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 流行语 “感觉自己哒” 语用
下载PDF
基于“萌”文化的网红产品消费行为研究——以星巴克“猫爪杯”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段楠楠 《新闻传播》 2020年第11期32-33,共2页
近年来,互联网掀起了一阵"萌"风热潮,"萌"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引领了新一轮的潮流。对此,一些商家顺势而出,推出了一大批带有"萌"属性的商品,一种新的文化产业经济业态——"萌经济"应运而生。基于... 近年来,互联网掀起了一阵"萌"风热潮,"萌"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引领了新一轮的潮流。对此,一些商家顺势而出,推出了一大批带有"萌"属性的商品,一种新的文化产业经济业态——"萌经济"应运而生。基于"萌"文化的审美背景下,以网红产品——星巴克"猫爪杯"为研究对象,先描述"萌"文化的兴起和"猫爪杯"的流行,再从"撸猫"文化盛行下的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情感诉求的营销模式、小资生活的精准定位与炫耀性心理等方面详细分析"猫爪杯"流行的原因,最后分析"猫爪杯"的成功对带动"萌"经济发展的启示,从而由点及面地探讨一种文化的生成及其经济的推动力,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激情,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文化 星巴克“猫爪杯” “萌”经济 创意产业
下载PDF
“萌”元素在动漫周边产品设计中的呈现形式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庆 《艺术科技》 2018年第2期121-121,共1页
随着动漫产业的迅速发展,在青少年群体中动漫作品和相关的动漫产品都深受好评,是拉动青年群体消费的关键因素。"萌"元素是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群体在文化不断发展背景下创新的理念,并且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有着广泛的消费市... 随着动漫产业的迅速发展,在青少年群体中动漫作品和相关的动漫产品都深受好评,是拉动青年群体消费的关键因素。"萌"元素是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群体在文化不断发展背景下创新的理念,并且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本文就"萌"元素在动漫周边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原则进行分析,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元素 动漫周边 产品设计 形式
下载PDF
汉日语言中“萌”字的词义词性流变考释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娟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及中日文化的不断交流,近年来,大量日源新词通过互联网、游戏、动漫等载体源源不断地注入汉语中。其中,"萌"字以其生动到位的表达效果广受中日两国民众的热烈追捧。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及中日文化的不断交流,近年来,大量日源新词通过互联网、游戏、动漫等载体源源不断地注入汉语中。其中,"萌"字以其生动到位的表达效果广受中日两国民众的热烈追捧。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萌"的词源、词义、词性和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 “萌え”词义 词性 文化生态
下载PDF
“卖萌”与卖“萌”:“萌文化”的表现特征与消费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庞胜楠 李攀 《文化产业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56-64,共9页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现象分析对'萌文化'进行界定,分析了'萌文化'的核心特征以及作为消费对象的'萌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对'萌文化'的研究,深刻把握'萌文化'的内...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现象分析对'萌文化'进行界定,分析了'萌文化'的核心特征以及作为消费对象的'萌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对'萌文化'的研究,深刻把握'萌文化'的内在逻辑,这不仅有助于对该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深入开发'萌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发挥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文化” 表现特征 市场空间
下载PDF
基于模因论分析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的规律与变化——以“萌”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校 王晚明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39-41,共3页
近年来,有大量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传入中国后,有些日本流行语的词义、词性发生了一定变化。虽然国内外对日本流行语有较长时间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日本本土产生流行语的原因以及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 近年来,有大量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传入中国后,有些日本流行语的词义、词性发生了一定变化。虽然国内外对日本流行语有较长时间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日本本土产生流行语的原因以及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而缺少对日本流行语传播规律及变化的研究。因此,基于模因论视角,对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的规律及其在中国本土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流行语 模因论 传播 “萌”
下载PDF
“萌”与“萌え”——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宇雁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5-19,共5页
近年来中日两国都流行使用"萌"字表示一种特殊的流行文化。文字先于文化被接受,致使传播到中国的"萌"与日语"萌え"语义上有出入,在文化上的表现也相应有所不同。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的"萌&q... 近年来中日两国都流行使用"萌"字表示一种特殊的流行文化。文字先于文化被接受,致使传播到中国的"萌"与日语"萌え"语义上有出入,在文化上的表现也相应有所不同。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的"萌"文化很难取得像日本"萌え"文化那样的规模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ぁたく 中日文化比较
下载PDF
视觉中的“萌”问题——以《银河护卫队2》为例
14
作者 罗艺乐 《今传媒》 2018年第9期111-113,共3页
近年来,"萌"掀起一阵热潮。"萌"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次元壁",充斥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但同时,"萌"和可爱应做区分,在可爱的外表下,"萌"更强调无意识,更倾向... 近年来,"萌"掀起一阵热潮。"萌"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次元壁",充斥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但同时,"萌"和可爱应做区分,在可爱的外表下,"萌"更强调无意识,更倾向于价值判断,影片《银河护卫队2》的上映将"萌"发挥到了极至。本文以《银河护卫队2》为例,结合当代中国现状,谈及"萌"文化以及如今其视觉化、消费化的使用特点,试图分析"萌"文化背后所存在的一系列被大众忽视的伦理问题、政治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 视觉化 新媒体 伦理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关于汉语流行语“萌”的分析
15
作者 蒋新桃 《惠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83-88,共6页
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其产生有着体现时代烙印的认知因素及相关社会文化特征,对流行语的研究不仅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也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文章考察了流行语"萌"的语义来源、构词功能、语义色彩,并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 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其产生有着体现时代烙印的认知因素及相关社会文化特征,对流行语的研究不仅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也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文章考察了流行语"萌"的语义来源、构词功能、语义色彩,并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萌"流行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发现"萌"系流行语持续较高网络关注度不是简单的语言单向输入或输出,而是汉日两种语言双向互动、中日文化互相影响的结果,并有其隐藏在语言符号背后的认知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流行语 “萌”
下载PDF
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女性形象“萌化”研究
16
作者 元晶 白云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098-0101,共4页
2023年8月,一部由网络用户煎饼果仔原创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走红网络,成为“爆款”。破圈传播、多方关注的背后,是创作者借微短剧形态,将守护国宝、家国情怀等宏大主题寓于年轻化的表达之中,尤其体现在剧中女主角国宝“小玉... 2023年8月,一部由网络用户煎饼果仔原创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走红网络,成为“爆款”。破圈传播、多方关注的背后,是创作者借微短剧形态,将守护国宝、家国情怀等宏大主题寓于年轻化的表达之中,尤其体现在剧中女主角国宝“小玉壶”的“萌化”形象塑造上。因此,本文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作为个案研究,从女性形象的“萌化”功能、女性形象“萌化”流行原因等维度进行分析,进而总结该剧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成功经验,反思目前部分网络微短剧中女性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趋势加以探析,以期为网络微短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微短剧 女性形象 “萌化”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萌化传播”策略的调适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绍曦 曹凌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1期40-42,共3页
近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发展,网民乐于在不太严肃的新闻中通过“萌化”语言、表情包、鬼畜视频等独特方式参与新闻信息的大众传播。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构建至关重要。目前,“萌化”已成为重要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主流... 近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发展,网民乐于在不太严肃的新闻中通过“萌化”语言、表情包、鬼畜视频等独特方式参与新闻信息的大众传播。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构建至关重要。目前,“萌化”已成为重要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主流话语的内容生产领域,在国家形象的立体性塑造、高效性传播、持续性驱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家形象“萌化传播”也存在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只有构建渲染式议程设置,创设共情语境,加强主流话语价值引领,确保理性立场,以及聚焦自我认同建构过程,注重系统生成,才能在新媒体语境下实现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创新发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围绕传播形式、传播话语、传播内容把控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萌化传播”的基本特点,指出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萌化传播”主要存在流于形式、泛娱乐化、过分求新等潜在风险,提出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萌化传播”的策略调适:设置渲染式议程,创设共情语境;加强主流话语价值引领,确保理性在场;聚焦自我认同建构过程,注重系统生成。文章认为,国家形象“萌化传播”是新媒体时代主流话语和亚文化互动互构的必然结果,只有政府、媒体、受众共同参与,认真把握媒体传播规律,才能做好新媒体时代国家的形象传播,才能持续推进国家形象传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国家形象 “萌化传播” 基本特点 潜在风险 策略调适
下载PDF
二次元文化视角下“萌经济”市场的开发与利用
18
作者 林霞 邵嘉苇 《中国市场》 2023年第22期76-79,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消费观念的改变,一种新兴的经济正在崛起,并在我国的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中不断发展,这种经济形式被称为“萌经济”。文章从二次元文化视角,分析了“萌经济”的历史渊源,以及“萌经济”的消费行为特征,并结合我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消费观念的改变,一种新兴的经济正在崛起,并在我国的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中不断发展,这种经济形式被称为“萌经济”。文章从二次元文化视角,分析了“萌经济”的历史渊源,以及“萌经济”的消费行为特征,并结合我国“萌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如何开发适应该群体消费的“萌经济”产品营销策略。以此探讨一种文化的生成及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为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传播,以及为如何借力二次元文化实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元 “萌经济” 青年亚文化 消费行为
下载PDF
“萌文化”下的故宫目的地品牌营销分析
19
作者 何苏杭 《市场周刊》 2023年第5期75-78,共4页
“萌文化”风靡的当下,故宫顺应时代的潮流,以“萌”为营销理念建立其独特的品牌营销模式。通过将传统文化与“萌文化”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和品牌归属感,以及提升故宫的品牌影响力。文章以故宫为分析对象,梳理了“... “萌文化”风靡的当下,故宫顺应时代的潮流,以“萌”为营销理念建立其独特的品牌营销模式。通过将传统文化与“萌文化”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和品牌归属感,以及提升故宫的品牌影响力。文章以故宫为分析对象,梳理了“萌文化”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以及故宫目的地品牌营销特点和营销模式,以期为其他旅游目的地进行品牌营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文化” 故宫 目的地品牌营销
下载PDF
作为文化的“萌”元素:互联网时代中国青春电影的接受美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孔朝蓬 刘琦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136,共4页
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融合为背景,深入阐释源于二次元文化的"萌"元素对中国青春类型电影及其接受美学的影响。本文认为,"萌"文化的介入将观众对戏剧冲突的审美能量部分地转移到对人物性格及其形象的拜物教式迷恋... 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融合为背景,深入阐释源于二次元文化的"萌"元素对中国青春类型电影及其接受美学的影响。本文认为,"萌"文化的介入将观众对戏剧冲突的审美能量部分地转移到对人物性格及其形象的拜物教式迷恋之上,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一类型片的严肃性,而且也使得其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保守转向"。本文进而从传播效果和文化治理的角度,呼吁从不同维度展开互联网环境下文化艺术融合趋势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元 “萌”文化 青春电影 接受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