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奇特的“葬礼”
1
作者 孙祥虎 杨达贵 《学语文(B版)》 2006年第7期62-63,共2页
唐娜是波兰一所小学的老师,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她志愿参加了一个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爱惜生命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唐娜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大家写出所有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写,有的写着“我... 唐娜是波兰一所小学的老师,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她志愿参加了一个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爱惜生命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唐娜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大家写出所有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写,有的写着“我无法将足球踢过第二条底线”、“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有的写着“我没法做10次以上的仰卧起坐”、“我发排球无法越过球网”等。而此时,唐娜也正认真地写着:“我无法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母子会”、“我无法不用体罚好好管教亚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祥虎 《奇特的“葬礼” 小学 语文 阅读欣赏 故事
下载PDF
动物的“葬礼”
2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 2009年第11期52-53,共2页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会用举行葬礼的方式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然而,这种行为并非人类独有,在动物世界中,一些动物也会为“逝者”举行形式各异的“葬礼”。
关键词 中学 阅读 语文学习 《动物的“葬礼”
原文传递
有趣的动物“葬礼”
3
作者 欧阳军 《海内与海外》 2002年第8期66-66,共1页
人死了,人们会举行葬礼,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在动物世界里,一些动物死了,也会举行有趣的葬礼,有的令人啼笑皆非。
关键词 动物 “葬礼” 本能
原文传递
论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创新因素
4
作者 张悦心 《黄河之声》 2009年第18期24-25,共2页
《英雄》交响曲在贝多芬的整体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分析《英雄》的创新因素有助于看到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史上所起到的桥梁作用,可以理解后来贯穿贝多芬创作的基本逻辑——"英雄通过斗争取得胜... 《英雄》交响曲在贝多芬的整体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分析《英雄》的创新因素有助于看到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史上所起到的桥梁作用,可以理解后来贯穿贝多芬创作的基本逻辑——"英雄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一思维模式的确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题材 展开部“葬礼进行曲”——(独立声部)变奏曲式 渴望
下载PDF
The beauty in death: Emily dickinson's 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5
作者 CHEN Ji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年第10期38-41,48,共5页
As one of the greatest female poe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Emily Dickinson depicted the beauty in death with the unique secluded touch. Death, the most recurrent theme of her poems, is adequ... As one of the greatest female poe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Emily Dickinson depicted the beauty in death with the unique secluded touch. Death, the most recurrent theme of her poems, is adequately unfolded in her 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The beauty of death is revealed from visual and auditory persp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TH BEAUTY visual AUDITORY
下载PDF
试论中蒙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1949—1952) 被引量:2
6
作者 谷继坤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2年第4期89-97,186-187,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是首批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两国很快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虽然同处社会主义阵营,但建交之后的中蒙关系并没有进一步的提升,整体处于冷淡疏离的状态。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为打破中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是首批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两国很快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虽然同处社会主义阵营,但建交之后的中蒙关系并没有进一步的提升,整体处于冷淡疏离的状态。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为打破中蒙彼此疏离的关系提供了第一个契机,之后中蒙双方实现了互派大使。1952年1月蒙古领导人乔巴山去世,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赴蒙吊唁,借助于“葬礼外交”,推动了中蒙关系的前进。同年10月,蒙古新任领导人泽登巴尔率团访华,中蒙两国最高领导人实现了首次会晤,双方自此打破了彼此之间存在的疑虑,加深了双方的政治互信,此后中蒙关系明显改善,得到了初步发展。中蒙外交关系建立与初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清晰地昭示出,旧有的彼此认知等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是复杂的,政治互信才是推动中蒙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建交 “葬礼外交” 高层互访 政治互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