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见死不救”行为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应吉宣
黄彩霞
《法制与经济》
2007年第02S期60-61,共2页
"见死不救"行为对社会道德造成了损害,对处在危难之中的人们的伤害则更直接。然而"见死不救"行为却一次次发生着,这表示对"见死不救"行为的道德约束机制出现问题。此时,我们是否可以用法律的方法来对&qu...
"见死不救"行为对社会道德造成了损害,对处在危难之中的人们的伤害则更直接。然而"见死不救"行为却一次次发生着,这表示对"见死不救"行为的道德约束机制出现问题。此时,我们是否可以用法律的方法来对"见死不救"行为进行约束?甚至是否应该用刑事法律对其进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法律思考
道德约束机制
社会道德
刑事法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尹国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1-23,36,共4页
近年来"见死不救"行为屡屡发生,能否对"见死不救"行为进行立法规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界定了"见死不救"行为在法律上的含义,介绍了国内外对"见死不救"行为的立法情况,分析了对"见死不...
近年来"见死不救"行为屡屡发生,能否对"见死不救"行为进行立法规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界定了"见死不救"行为在法律上的含义,介绍了国内外对"见死不救"行为的立法情况,分析了对"见死不救"行为的立法可行性,以及司法实践中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问题。认为对具有违法性的"见死不救"行为可以在刑法上进行明确定性,但在司法实践中的定性,应当注意不履行义务的不作为和作为行为之间要有等价性,或者具有一致的可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见死不救
罪”
不作为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3
《行政与法制》
2003年第5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定性
法律分析
刑法
中国
作为义务论
故意杀人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
31
4
作者
黎宏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34,共7页
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处罚涉及刑法学中的不作为犯理论。从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 ,可以说 ,在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面临迫切的现实的危险 ,被害人与行为人之间存在具体的依赖关系 ,行为人具有消除上述现实危险的义务而不履行其义务 ,...
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处罚涉及刑法学中的不作为犯理论。从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 ,可以说 ,在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面临迫切的现实的危险 ,被害人与行为人之间存在具体的依赖关系 ,行为人具有消除上述现实危险的义务而不履行其义务 ,结果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的时候 ,行为人的不履行义务的不作为和作为之间具有等价性 ,“见死不救”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定性
法律分析
不作为
故意杀人罪
中国
原文传递
“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
16
5
作者
池应华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5,共5页
在危急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时伴生着一种人们称之为“见死不救”的现象。“见死不救”行为是否应被定罪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定罪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只有在事实已被认定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法律评价。“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构...
在危急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时伴生着一种人们称之为“见死不救”的现象。“见死不救”行为是否应被定罪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定罪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只有在事实已被认定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法律评价。“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构成到底如何?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见死不救”行为进行解读,从而作出准确的法律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定
法律评价
见死不救
亲社会
行为
责任扩散
旁观者效应
“见死不救”行为
社会心理学
行为
理论
事实构成
原文传递
夫妻间见死不救应当认定不作为杀人行为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瑞瑞
陆小平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8S期63-64,共2页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务部门在“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问题上逐渐表现出处罚不救助者的态度。尤其是在夫妻之间因为琐事吵闹,一方自杀,另一方见死不救,结果导致自杀者身亡等类似案件上,已经出现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终审判决。然而,...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务部门在“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问题上逐渐表现出处罚不救助者的态度。尤其是在夫妻之间因为琐事吵闹,一方自杀,另一方见死不救,结果导致自杀者身亡等类似案件上,已经出现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终审判决。然而,在法院的相关判决中,却寻找不到关于“作为义务”的明确论证,这就给刑法理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杀人
行为
夫妻
应当
终审判决
定性问题
司法实务
作为义务
刑法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对“见死不救”行为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应吉宣
黄彩霞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07年第02S期60-61,共2页
文摘
"见死不救"行为对社会道德造成了损害,对处在危难之中的人们的伤害则更直接。然而"见死不救"行为却一次次发生着,这表示对"见死不救"行为的道德约束机制出现问题。此时,我们是否可以用法律的方法来对"见死不救"行为进行约束?甚至是否应该用刑事法律对其进行约束?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法律思考
道德约束机制
社会道德
刑事法律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尹国栋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1-23,36,共4页
文摘
近年来"见死不救"行为屡屡发生,能否对"见死不救"行为进行立法规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界定了"见死不救"行为在法律上的含义,介绍了国内外对"见死不救"行为的立法情况,分析了对"见死不救"行为的立法可行性,以及司法实践中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问题。认为对具有违法性的"见死不救"行为可以在刑法上进行明确定性,但在司法实践中的定性,应当注意不履行义务的不作为和作为行为之间要有等价性,或者具有一致的可罚性。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见死不救
罪”
不作为犯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3
出处
《行政与法制》
2003年第5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定性
法律分析
刑法
中国
作为义务论
故意杀人罪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
31
4
作者
黎宏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34,共7页
文摘
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处罚涉及刑法学中的不作为犯理论。从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 ,可以说 ,在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面临迫切的现实的危险 ,被害人与行为人之间存在具体的依赖关系 ,行为人具有消除上述现实危险的义务而不履行其义务 ,结果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的时候 ,行为人的不履行义务的不作为和作为之间具有等价性 ,“见死不救”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定性
法律分析
不作为
故意杀人罪
中国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
16
5
作者
池应华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5,共5页
文摘
在危急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时伴生着一种人们称之为“见死不救”的现象。“见死不救”行为是否应被定罪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定罪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只有在事实已被认定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法律评价。“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构成到底如何?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见死不救”行为进行解读,从而作出准确的法律判断。
关键词
事实认定
法律评价
见死不救
亲社会
行为
责任扩散
旁观者效应
“见死不救”行为
社会心理学
行为
理论
事实构成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夫妻间见死不救应当认定不作为杀人行为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瑞瑞
陆小平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8S期63-64,共2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务部门在“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问题上逐渐表现出处罚不救助者的态度。尤其是在夫妻之间因为琐事吵闹,一方自杀,另一方见死不救,结果导致自杀者身亡等类似案件上,已经出现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终审判决。然而,在法院的相关判决中,却寻找不到关于“作为义务”的明确论证,这就给刑法理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见死不救”行为
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杀人
行为
夫妻
应当
终审判决
定性问题
司法实务
作为义务
刑法理论
分类号
D923.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见死不救”行为的法律思考
应吉宣
黄彩霞
《法制与经济》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见死不救”行为的定性分析
尹国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行政与法制》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黎宏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31
原文传递
5
“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
池应华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6
原文传递
6
夫妻间见死不救应当认定不作为杀人行为
刘瑞瑞
陆小平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